简介:
天成和亦成是一对亲兄弟,他们受父亲老赵工的影响也在从事航天事业,这次由于外太空的一次突发事件,一项艰巨的任务落到他们父子三人身上,他们能否经受住考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会有什么趣事呢?请看下文。
(谨以此文献给我可爱的两个孩子,朗和亦朗)
清晨
“亦成哥,早上好,今天是2042年6月15日星期二,天气晴,最高温度27度,适合户外运动,因为紫外线比较强,建议外出时随身带着轻薄防嗮外套。”
“亦成哥,按照你昨天的设定,现在是早餐时间,请尽快从床上下来,穿好衣服。”
“亦成哥,这是给你的早餐,根据你昨天的要求,今天的炒鸡蛋多放了一倍的葱花,牛奶温度比昨天高5度,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合适的话,今天晚上你可以重新对我进行设定。”
“亦成哥,你再不起床的话,我就大喊大叫了”
“亦成哥,新洗的衣服已经......”
“够啦!!!!!”亦成再也受不了机器人小白的喋喋不休,一骨碌的从被窝里窜出来,不到五分钟就洗漱完毕,穿好了衣服,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小白真是老了”,亦成自言自语道,“但还是很管事”。
“谢谢你,老白”,亦成虽然被小白搞的很烦,但他还是对这位资深的家庭成员充满了感情。
“什么,为什么不叫我小白了,为什么叫我老白,我老啦?我是AI,我才不会老。”小白不满意的嘟囔着,正准备从他的智能语音对话系统中搜肠刮肚的找出一句回应亦成的话。这时,一个电话进来了,小白乖乖的滑到客厅的中间,面朝着客厅东墙上的哑光金属银幕,一张略显成熟的笑脸被投射到银幕上去了。
“二成,你起的挺早啊”
“啥事,大早上的”,亦成的小名是二成,自从亦成成人后,二成这个称呼就很少被提起了,就连爸爸妈妈也只叫他大名,只有他哥哥——赵天成依然喜欢称呼他的小名。
“二成,快看新闻,老美的胶囊气泡舱早上发射成功了,等会会进行气泡舱的对接组合,然后就是基于气泡舱的宇航员太空行走,太帅了!”赵天成不无兴奋的说。
二成拍了拍小白的头,小白便从另一个方向,投射出第二块屏幕,正在播放实时新闻,此时,早上到了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正在操作第三个胶囊气泡舱展开,由于材料的原因,气泡舱的展开很慢,由于气泡舱上还有对接机构等设施,所以刚开始展开时,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等膨胀到了一定阶段,就像一个慢慢吹起来的气球了,对接机构,太阳能薄膜也清晰可见了。
“赵局!”亦成用揶揄的口气跟天成说,叫天成赵局的原因是上个月联合国亚太宇航中心刚聘请赵天成为国际空间站全球任务局的副局长。近年来,联合国亚太宇航中心的机构越来越臃肿,看起来这个局长也是个闲职,这一个月最多的任务就是对在轨的几个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一些老旧配件的维修和更换。各个国家的空间站任务除了定期给国际空间站全球任务局报备一下之外,根本不需要这个听起来很厉害的机构做什么实际工作,“赵局,你不觉得气泡舱的发射太仓促了吗?他们对接机构的改型,根本没有跟现有的空间站做充分的适配实验。当然,气泡舱跟气泡舱之间对接并没有问题,但试验设备和物资大部分都在空间站里,我担心明天气泡舱跟空间站的对接会有问题。”
“放心吧,老美的技术这么成熟。要知道,胶囊气泡舱的概念已经提出来30年了,到现在才第一次开展太空实验。不过应该很快,基于胶囊气泡舱的人类家园将遍布太空、月球和火星了,一想就兴奋。对了,昨天你到天和核心舱见到老许了吗?”
亦成无奈地笑笑,“哪有时间啊,我早上四点半升的空,九点半到的中国空间站,然后就一直在安装设备,一直干到下午三点才弄好,我还得赶三点半的返回舱,到家都12点了,老许一直在另一个舱做实验,他倒是给我发信息说看见我了,我是没注意到他。
亦成是空间站设备系统的高级工程师,由于空地传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他可以像上班一样,早上出发去空间站,晚上赶回来回家睡觉。
“好吧,下次见到他,替我向他问好,我还要跟他切磋一下围棋”,天成挂了电话。
任务
尽管6月的北京十分炎热,但位于航天城的指挥大厅却十分凉爽。在一个会议室里,亦成正在跟他的团队讨论老美新型空间站结构,也就是那个胶囊气泡舱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合体的可能性。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中国空间站对接机构特有的自锁机构,反而比老美自己的空间站更适合与胶囊气泡舱的对接机构进行对接,看起来老美的工程师很喜欢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啊。
正当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时,会议室门被推开了,值班主任钱卿气喘吁吁的进来,“不,不好了,美国上午发射的胶囊气泡舱出事了”
亦成赶紧问怎么回事。原来就像亦成所估计的那样,上午美国发射的4个胶囊气泡舱都顺利的打开,相互对接之后,接下来就要与美国自己的空间站进行对接,形成更大的组合体,然后宇航员携带部分物资和试验设备到气泡舱内,从气泡舱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在气泡舱外安装实验设备。结果两名宇航员刚从空间站进入气泡舱,两者的对接机构就发生了故障。宇航员赶紧关闭了对接口,结果气泡舱马上就脱离了空间站。由于气泡舱与空间站对接时,已经脱离了把气泡舱带上天的母飞船。此刻即将失去动力的气泡舱带着两个宇航员,正在太空运行。气泡的物资很有限,最多撑72小时。美国人自己的空间站,由于对接口问题以及无法改变运行轨道,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气泡舱带着两个宇航员飞走,他们只好发起了国际求援。
亦成的脸一下子严峻起来。尽管美国人经常在太空搞事让人心烦,但此刻亦成和钱卿丝毫没有幸灾乐祸的想法,反而,对一种未知任务的设想慢慢构思出来,两个人几乎同时说出来:
“我们可以出手相救!”
两个人一起说完,面面相觑,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没错钱卿和亦成想到一块去了。两人昨天就讨论过今天美国人发射的气泡舱的运行轨道,按照之前的设计,大约30小时之后,即将失去动力的气泡舱将与中国的空间站运行到十分接近的区域,距离也就200米。中国空间站与气泡舱的对接机构设计相似,完全可以让气泡舱停靠在中国空间站上。
这时,美国宇航局已经通过专线与航天城建立了联系,他们的想法与钱卿和亦成一致,于是正式向中国求援。
钱卿笑着对亦成说,“这活接不接?”
“接!”亦成斩钉截铁。
“好,我去准备任务训练模拟机,争取今天下午针对气泡舱的救援任务进行模拟训练,晚上择机发射升空”。钱卿跃跃欲试。
“好的,不过这次培训时间比较紧张,但对培训科目的真实感要求很高,建议你直接找我老爸,他们的新型模拟器是全虚拟现实的,但力触觉反馈很真实,跟任务相关的交互设备只需要3D打印,大概一个小时就准备好了。”亦成快速进入状态。
“好的,亦成,我这就联系老赵工”。
训练
跟美国人讨论完救援方案之后,已经下午两点了。
由于太空任务具有很高的风险,每次实施任务之前,亦成团队都要在地面进行充分的实验和模拟训练,只是之前的维护任务相对简单,训练装置都已经成熟,直接就可以在航天城完成训练。而这次涉及到太空行走、收回并停泊气泡舱,与气泡舱进行交会对接,而气泡舱的对接机构与之前的又不太一样,事态紧急,完全构造1:1的训练装置已经不可能。所以,亦成只能求助他老爸的模拟训练中心,他们拥有很多可以快速配置的虚拟现实训练装置,采用高级触觉力觉反馈装置实现接近实物训练的真实感。
按照计划,亦成将携带两名额外的队员共同完成这个任务。他们乘坐自动驾驶汽车来到位于顺义的航瑞模拟训练中心,出来迎接他们的正是他老爸。亦成的两个队员同事跟老赵工打了招呼,然后紧随其后,进入到为他们准备的模拟训练舱。
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老爸了,亦成看到老爸的后脑勺头发已经花白了,但一根根的还挺精神,“赵工”,亦成当着队员的面不好意思喊老爸,“气泡舱的图纸准确吗,有没有预先对接一下?”
“准的不能再准了,现在的3D打印就是就是牛,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把一堆原材料打印成咱们空间站和气泡舱的关键部件,只是打印的气泡舱不能像老美的那样收起来,但应付下午的训练肯定足够了。”老赵工一本正经的回复。
模拟训练舱位于航瑞模拟训练中心的训练大厅里,因为有三个人要同时训练,所以要有三个模拟训练舱共同运行,每个训练舱占地约60平方米。
“那就开始吧”,亦成说。
“好的,你们抓紧时间进舱,佩戴设备,我亲自给你们装载任务”,老赵工说。
亦成拉开模拟训练舱的舱门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位于中间的动感座舱,座舱半封闭,安装在一个小型的运动系统上,在模拟训练舱的四个角,装了四个机械臂,每个机械臂的下方,放了很多3D打印的空间站和气泡舱的部件。在模拟舱运行时,动感座舱在运动系统的驱动下运动,同时机械臂会在合适的时机抓取特定的空间站和气泡舱部门放到被训练的工程师前方合适的位置,模拟真实任务场景下,工程师所能抓取或触碰到的东西。
不得不说航瑞模拟训练中心是相当专业的,亦成团队在模拟舱里训练了2个半小时,完成了24个科目的训练,等他们从模拟训练舱出来的时候,已经对此前还很陌生的任务胸有成竹。
尽管如此,老赵工还是对亦成团队再三叮嘱:“24个科目仅仅覆盖了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的60%,任务完成的关键是对接机构的操纵,操纵对接机构时,气泡舱必须调整到与空间站不干涉的位置,因为气泡舱的外形很有可能与空间站相碰,所以要特别小心”
“明白,老爸”,亦成认真的点了点头,尽管亦成已经成功完成过数一百次的复杂太空维护任务,但依然不敢放松大意,他牢记老爸的提醒,“对了,早上我哥给我打电话......”
“我听说了,他是学材料的,对气泡的材料很感兴趣。你这次上去执行任务时,见到美国的宇航员后,别忘了跟他要一些资料,满足一下你哥的好奇心"
“好嘞!”
绝望
气泡舱里的宇航员都不到30岁,一个叫汤姆,一个叫汉斯,两位已经在太空呆了三个月了,本来早上的任务执行的都特别顺利,如果物资从美国空间站运输到气泡舱,然后气泡舱跟母飞船再次对接,母飞船的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之后,他们俩就可以跟着母飞船返航了。
结果任务完成了一半,俩人就不小心被困到了这四个大泡泡的组合体中。太空中没有空气,宇宙射线非常多,光照也很强,尽管气泡舱有充足的空气,但由于发电设备还没有安装完毕,所以整个舱的发电能力有限,水循环也有问题。最多72小时之后,两个人就会因为温度下降被冻死。
由于气泡舱的大功率通讯装置还没有安装,仅凭着短距离通讯设备,他们与美国空间站的同事建立了短暂的联系,知道全世界的航天工作者都在想办法对他们进行救援。但随着气泡舱距离美国空间站越飘越远,他们之间的通讯也中断了。
他们被关在一堆漂亮的气泡中,在太空中飘荡。
为了延长气泡舱的使用时间,他们不得不减少水的使用,把温度降到很低,减少用电量。食物倒是充足,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眼巴巴的看着充足的食物挨冻。
时间已经过去了18个小时,汤姆此刻躺在气泡舱里的宇航员座椅上,一言不发。汉斯倒是很乐观。
“汤姆,你说NASA会派救援船吗?”
“汉斯,我说过多少遍了,救援气泡舱只能依靠空间站,NASA现在只有龙飞船,他们的对接口与我们的对接口完全不一样,即使来了,也无可奈何。”
“NASA在这个项目上太着急了,他们太着急显摆气泡舱了,连对接机构这么重要的机构都没有充分设计和实验”汉斯无奈的说。
“谁说不是呢,汉斯,我很冷”
汉斯看了看气泡舱的仪表显示,由于用电量远远超过气泡舱发电的能力,此刻电量指示只剩下不到40%,如果再不来救援的话,他们只能再启动宇航服中的备用电源,这样的话,他们会失去出舱的能力。
“汤姆,再坚持坚持,还记得你们家乡的橡树林吗,冬天那么冷,你们还跑出去打野猪。”
“汉斯,别提野猪了,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一头挨冻的猪。”
救援
亦成团队的救援船是晚上11点发射的,米小莱和吴天天为这次任务担任地面指挥。
亦成团队进入天和核心舱的时间是第二天凌晨5点,简单休息了一下,就着手开始了任务准备。
根据昨天在航瑞飞行训练中心的训练,他们有条不紊的准备喷气背包,并调试了空间站上的长距离机械臂,利用长距离的机械臂和系留的喷气背包,他们可以运动到距离空间站250米远的位置,这正好在流浪着的气泡舱与中国空间站最近的距离范围内。
早上7:00,空间站实验舱中传来了老许的声音,“亦成老弟,目标已经接近,距离1.5公里”。
亦成赶紧说,“收到,谢谢许哥,你今天值班?”
“哪有,本来应该睡懒觉的,你老哥非要让我给你护航,哼哼,害得我又少睡了一个小时觉”。
亦成透过空间站的窗户,看到从另一个舱的窗户中冲着他微笑的老许,老许还是那个老样子,帅气,时而狡黠的微笑。
“700米了,你们可以出舱了,窗口期大概5分钟,抓紧时间,全世界人民都看着你们呢?”
亦成一愣,今天这事还是有风险的,怎么就全球直播了,现在这媒体简直是无所不在。他提醒两位队员,张佳和李玥,一定按照地面训练的流程,坚守岗位。
三个人按照顺序,从救援舱的出口出舱,宇航服十分笨重,增加了喷气背包后,体积就更大了,所以三个人显得特别笨拙,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
当他们全部出舱后,兵分两路,张佳和亦成停靠在机械臂的末端,机械臂向远端伸展,伸展的方向是由米小莱在地面指挥中心设置好的,而吴天天和老许分别在地面指挥中心和空间站的实验舱中实时监控太空站和气泡舱的相对位置。
李玥操纵喷气背包,飞到了空间站中实验舱的位置,实验舱的太阳帆板比较宽。等会与气泡舱交会对接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相撞。李玥按照训练的程序,对实验舱太阳帆板进行了角度翻转,这样为气泡舱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尽管如此,李玥也要在这个位置等候,在气泡舱接近的时候,通过喷气背包调整气泡舱的位置和姿态,以免相撞。
亦成很早就看到了气泡舱,亦成、老许等尝试通过中国空间站里面的通讯设备与气泡舱进行通讯,但是由于汤姆把气泡舱设定成了低功率模式,无法与空间站建立连接,没办法亦成只能单方面对气泡舱采取行动了,亦成和张佳分别用绳子系在机械臂的末端,他们距离空间站大概有210米的距离,此时,距离气泡舱也只有5米了。
亦成操纵喷气背包往前一跃,一下子冲到气泡舱跟前。气泡舱外表面十分光滑,没有抓手,唯一可抓的地方,就是对接机构上面的把手。亦成尝试抓到把手,但是由于喷气背包的冲力很大,他一下子飞过了。还要张佳在后面配合亦成抓住了他的绳子往后一拽,亦成又往回运动了一点,刚好抓住了对接机构上的把手。当然,这也要得益于昨天老爸给他们设计的训练科目。
亦成抓住对接机构的把手之后,让张佳也顺着绳子爬了过来,抓住对接机构另一侧的把手。他们都抓住把手的一瞬间,气泡舱微微一震,汤姆和汉斯一下子从座位上蹦了下来,他们知道有救了。
但最难的还在后面,由于气泡舱动力不足,所以亦成和张佳要利用自身的喷气背包的喷气把气泡舱沿着直线推到中国空间站上预留的对接机构上,这个过程还要避免巨大的气泡与空间站上的太阳帆板相撞。
他们小心翼翼的牵引着气泡舱行进,此时,汤姆也关闭了气泡舱的低功率状态,他们可以通讯了。
接近对接环的时候,李玥发现气泡舱表面出现了裂痕,而且裂痕还在扩大,按照这个速度,只有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他提醒亦成,要果断加速,要利用气泡舱的旋转加速将两者的对接环卡住。亦成照做,但显然气泡舱的供电已经不足,而且气泡在失压。这时两名美国宇航员已经钻进了他们的宇航服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尽快昨天的训练很充分,但正如他老爸所说,训练仅仅覆盖了60%的任务中的问题,昨天虽然已经考虑到气泡舱会破裂,但并不是在对接的过程中破裂。要么早点,原点的时候,让美国宇航员穿着宇航服直接从气泡舱中出来,把气泡舱推跑。如果对接过程中破裂,很有可能会损坏中国空间站。
亦成有点冒汗,这时老许说话了,“亦成,快松开对接机构,让他们自动锁紧”。
对呀,中国的空间站兼容性相当强,如果与新的对接机构进行对接,他还能够启动万能对接模式,也就是说中国空间站的对接机构中也有类似气泡舱的材料,可以快速释放膨胀,对对接机构进行密封锁紧,实现快速对接。
太好了,不到一分钟,对接完成,美国宇航员拖着疲惫的身体缓慢的进入到中国空间站中。然后中国空间站迅速释放了气泡舱,亦成和两名队友用最大的力气,把气泡舱推开,直到远离中国空间站。按照程序,亦成把背后的空气背包安装在气泡舱的对接机构上,让空气背包充当气泡舱的发动机,引导气泡舱返回大气层烧毁。
就在此时,气泡舱的主体彻底破裂了,气泡材料的两个碎片像空间站飘过来,亦成手急眼快,抓住了两个碎片,带回到了中国空间站。
而老许还在坚守岗位,他远程操纵着安装在气泡舱上的喷气背包,让他们迅速下降,冲向大气层。
“成功!!!“无论是中国空间站,还是地面的指挥中心,都传来了欢呼声。美国航天局也通过卫星电话像中国空间站的队员们表示感谢。
繁忙的一天终于结束了,亦成看着空间站外面蓝色的地球,心里想,地球,我这就回来啦,今天一定要睡个懒觉,把老白关机。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