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够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吗?

机器人与人进行交流时,除了语言外,是否能够通过表情、声调、语气,眼神甚至肢体行为等来传递情感信息呢?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自然而富有感情的,因此在人与机器人的交互中,人们也期望机器人具有像人一样的情感能力。

所以怎样让机器人具备人类的情感,已成为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

图1. 机器人与人交流

怎样让机器人“理解”情感?

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时常会说一句话,在和别人交往时要懂得看“眉眼高低”。这里的“眉眼高低”,就是让我们与他人交流时,不仅仅要听懂对方的话,还要学会观察对方的语气、表情、肢体行为,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顺利地进行交流。情感在人的感性行为和感性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能力也是人类智能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2 具有情感的“爱因斯坦”机器人(美国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

不知你是否发现,人类的情感表现有很多相同的特性,也就是规律。我们以肢体语言为例,肢体语言源于生活,如点头、摇头、眼神、手势、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等。例如,点头表示人对某事件的赞同;摇头表示人对某事件的反对;身体某一部位不停地摆动则反映情绪紧张;人伤心时除满脸愁容外,还会配以捶胸顿足等动作;高兴时会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总之,肢体的各种动作,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

什么是情感计算?

首先,我们在这里定义“情感计算”的概念,“情感计算”就是要赋予机器人类似人的观察、理解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最终使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进行自然、情切和生动的交互。

情感计算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情感建模、情感识别和情感生成三大部分。简单地说,首先找出人类情感的规律,确定由情感而产生的特征信号;然后把这些规律用数学的方法表达出来,建立机器人能够执行的数学模型;最后,让机器人执行模型,“生产”自己的情感。

情感计算能实现吗?

情感计算从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争论。有些研究者认为,情感具有不可计算性,情感是人类本身所独有的,机器人不可能模拟和制造。同时,情感计算是人工智能领域一种多余的“奢侈”。

有人提出,人的情感非常复杂,而且往往交织在一起,可能需要海量数据才能够表达,“计算”是不能现实的。还有人提出:“情感的感受强度和表达强度与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量度通常不是成线性函数关系,大部分都是呈非线性的、不连续的、模糊的、概率性的、波动的函数关系等。

事物都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我们既要看到实现情感计算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要看到其实现的必然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能够与我们人类进行自然和谐的情感交流。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