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有理想的人永远年轻,没有理想的人即使年轻,灵魂也会爬满皱纹……”这是她随身携带的手册上写的一首诗,从医以来,她不忘初心,坚信“只有事业能使生命灿烂”。作为医者,她用自己的医术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作为学者,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老年多器官衰竭这一老年医学和老年急救学的新临床综合征;作为师者,她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成为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她的一生中,始终不懈地履行着对生命的承诺,用自己的激情,为无数老年病患点亮了生命的烛火!
立志从医
王士雯院士1933年1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二个秋天,王士雯从南京市私立第三女子中学毕业。同年9月,王士雯跨进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大门。当时的南京大学医学院是全国的一所重点院校,其前身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为第五军医大学,后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为第四军医大学。这是一所学风很浓的学校,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国最早的81名院士中,有31名院士或在这里就读,或在这里执教。
刚刚步入大学,王士雯就遇到了难题——晕血症。在妇产科见习时,当她第一次站在手术台前,望着孕妇分娩时流出的鲜血,听到痛苦的呻吟和嘶喊,猛然间,她眼前一阵发黑,扑通一声昏倒在地上。
王士雯苏醒之后,主治医师杨天盈老师对她说:“医生之所以被人称为救治人类生命的天使,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但有一颗热爱人类的心,而且能够积极地为一切受难的生命寻找救治的办法。医生对于患者所做的一切手术,都是寻找这种救治办法的重要手段,为患者解除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老师一席话,让王士雯明白了医生崇高的责任,也坚定了自己学医的决心。
为了克服晕血的问题,她和学校食堂里的厨师达成协议,每到杀鸡宰鹅的时候,把她叫上,让她来动手完成这项“重大任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王士雯的胆子变得大起来。无论是上解剖课还是临床见习,她都可以从容镇定地学习研究。她的这些变化让老师和身边的同学感到惊讶!
1955年,王士雯从原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次年来到解放军总医院,成为当时院医生队伍里最年轻的一个。工作后的王士雯,立志要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从医60余年,她关注病人的时间由开始的8小时,到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只要病人有需要,她都会随时出现。在紧张繁忙的临床工作岗位上,她把自己的爱完全倾注于所钟爱的医学事业,抢救延续了数不清的患者的生命。
永远的中国心
1984年,在导师黄克维教授的帮助下,王士雯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在更大范围内掌握、运用老年病知识的愿望,己经52岁的她抱定“不辱医者圣名、为国增光”的信念只身飞往美国,前往世界上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心血管病理。
美国同行对这位来自中国的进修生表示了有限的礼貌。她被告知没有美国医师护照在实验室里只能“看”,不能“做”。但在私下又捎过话来,如果王士雯愿意改变进修计划,帮助导师做当时十分热门的课题“心纳素”的研究,一切就好商量,年薪是17000美元,这是王士雯留美年薪的3.7倍。
王士雯没有犹豫就拒绝了。理由是:“我不是为了钱才来美国的,我是中国的心血管病医生,有中国学者的尊严和品格,我不想为了丰厚的年薪而改变我的进修计划。”她的傲骨一度使得在美国的导师感到不快。她再次被告知进入实验室仅限于观看,不能操作,不能做尸体解剖,更不能……
王士雯第一次感到被伤害了。这使她愈发地想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身后的祖国。一位美国医生进行肺脏解剖时遇到出血,王士雯插话肾脏可能也出血了。美国医师不以为然。但解剖肾脏时果然有出血。王士雯破例被请教谈看法了。她的准确分析使同行们刮目相看。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识,使她破例成为同期进修生中第一个可以在美国实验室进示解剖的医生。
在美期间,王士雯完成了近千例心脏解剖研究,特别是在小冠状动脉分支的病理研究上,获得较大的成功。她以一个中国聪慧女人,一个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一个有雄厚病理学知识和富于提出新见解的形象,赢得了美国同行的尊重,获得了美国心血管病理博士后证书。美国心血管方面的权威刊物《心血管病理》杂志,也为王士雯打出了一道亮丽的评分牌:您是本杂志聘请的亚洲唯一编委。
在取得博士后证书后王士雯毅然返回祖国,并一头扎到临床,在老年心脏病学领域里研究、探索。
执着事业 贡献突出
王士雯长期从事老年心内科临床和研究工作,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为我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心脏病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自1956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后,先后担任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专家组成员、全军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等职。
当时不少医生认为,老年心脏病特别是七八十岁的老年心脏病患者手术风险太大,没必要冒险,但王士雯说:“作为医生,我确实不敢保证自己每一次都能成功,但当病人因病情延误失去抢救时机而撒手人寰的时候,我心里不知有多难受。”她默默的行动着,终于成功了。1981年7月,已成为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肾科主任、军医进修学院教授的王士雯,带着她潜心钻研多年的《100例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血管保障》一文,代表中国参加了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老年学会议,她的论文选题、她的标准的英文讲解、她的儒雅气质,都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关注。一位一向挑剔的新闻记者也不得不把目光投到这位东方女性身上。王士雯走上了少有亚洲人露面的《星辰》报的显著位置,以一个中国科学家特有的聪慧让西方人刮目相看。
由王士雯院士“掌舵”的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在同行中只算“小字辈”,但该所自1998年5月开诊以后,短短几年间,就发展成为了全军的老年心血管病专科技术中心和全军“重中之重”的重点实验室,还是当时国际国内惟一的“老年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她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特殊贡献奖,196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和军队卫生事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由她领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王士雯一生提倡要敢于创新。她常对学生说:“在医学的道路上,仅仅走别人的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创新才是医学事业的灵魂。”
上世纪80年代,她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那时,她刚出国进修回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招标已经结束。鉴于国外学者于1973年正式提出外科领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实现了急救医学史上的重要突破,王士雯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当时4个以上器官衰竭的老年人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大胆提出我国应该对老年人的多器官衰竭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她的意见立即受到总后卫生部重视,这项研究很快被增补列入全军的“七五”重点攻关计划。很快,她和同事们就取得了阶段性突破。老年多器官衰竭临床及基础系列研究,不仅带动了全国多器官功能衰竭研究从此走向深入,而且提升了该院老年病诊治的整体水平,将老年多器官衰竭救治成功率由29.7%提高到59.6%,使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
以她为首席专家申请的“衰老机理及老年病防治基础研究”的成功应用,使老年多器官衰竭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她成功地抢救了6个器官9次衰竭的病人,打破了国外4个以上器官衰竭患者100%死亡的医学定论,填补了世界老年急救医学研究空白。
每一次的创新,每一次的技术突破,背后的动力来自于王士雯数十年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了工作和学习,王士雯每天只睡4~5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随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国执行保健任务时,她房间里的灯总是关得最晚、亮得最早。为了科研或患者,有时一干就是几个通宵。
正是靠着这样惊人的毅力,王士雯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50多年间,经她抢救的患者不计其数,单是在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经她抢救诊治过的就有七位,而六十七位大将、上将中,她治过五十九位!她先后撰写填补我国空白的《老年心脏病学》、《妇女心脏病学》等专著,获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课题1项,军队重点、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多项。撰写老年医学论文等400余篇;创办《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和英文版《老年心脏病杂志》……
这一生最爱的人是病人
“这一生,我最爱的就是病人!”这是王士雯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一生,她也始终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有那么一天,王士雯像往常一样对危重病人进行查房。当她走到一位工人的母亲床前,正在询问病情时,病人突然咳上一口浓痰。年轻的护士连忙转身去找痰盂,而为了防止病人憋气引发心梗,王士雯竟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让病人将浓痰吐在自己的手心上!
在王士雯的言传身教下,心研所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患者蔚然成风,几乎所有的同志都收到过患者的表扬信,迄今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和纠纷,没有一人收受患者的红包。
1998年7月,为取出20年前因公摔伤后存留于右膝关节的碎骨片,王士雯做了一次手术。术后第3天,一位来自山西的老煤矿工人慕名前来找王士雯看病,当时这位老工人并不知道她刚做完手术。忍着疼痛的王士雯从床上撑起来要去看患者,身边的学生劝道:“老师,先别去了,这会儿您也是病人啊。”可她却说:“我是病人,但同时还是一位医生。”
当她坐着轮椅来到患者床前时,那位80多岁的患者,先是吃惊,后是感动,最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王士雯院士60岁生日那天,赋闲在家的老伴,知道王士雯工作忙,就提前订了蛋糕,和孩子一起在家等她。可是,左等右等,直到下午5点多,她还是没有到家,于是,老伴和孩子带着蛋糕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病房前的一块草坪上,捎信让她下楼。
刚刚抢救完病人的王士雯,只是匆忙洗了手就跑下了楼。没换衣服,没吹蜡烛,没有鲜花,没有许愿……一家人在草地上匆匆吃了点蛋糕,前后不到10分钟,一个“寿星”就这样过了个“非同寻常”的生日。
舍小家为“大家”,王士雯院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病重入院期间,她依然在关心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她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她的高尚品德和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王士雯曾身患癌症,但她一直从未停止工作。每次查房,她都坐在患者床边,慢声细语,不急不躁地与患者交流。一位71岁老人急性心肌梗死后连续发生十余种严重并发症,为了患者不再发生危险,王士雯连续42天没有回家。
让大家信服得不是王士雯得过多少头衔,办过多少杂志,获得多少荣誉,而是工作中与患者接触的点点滴滴:“冬天,她会用双手先暖暖冰凉的听诊器再听诊患者;夏天,她会先调整室内温度再进行检查。在检查年老体弱的患者时,为了预防患者受凉,她宁可自己热得满头大汗也不开空调。”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王士雯院士这些看似简单或不经意的细节,不仅像阳光一样温暖了患者的心,感动了她身边的人,也最直观地体现出她的品格与一切服务患者的信念。把医德医风当作生命,立为品牌,王士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敬业廉洁的良好形象,谱写出了一曲正气之歌。
严师慈母 桃李天下
1986年,王士雯被批准为我国第一位老年医学博士生导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老年医学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亲手培养了近百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她治学严谨,甘当人梯,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称号,同时还获得了“伯乐奖”。
每当新生入校,王士雯给大家上的第一节课便是医德医风品行素质教育课。她循循善诱地告诉大家: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病人以生命相托,我们责任重大。对于每一位学生,王士雯都在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安排引导他们未来的学科方向。“科学不是一代人的事业。帮助年轻人超越自己,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王士雯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
王士雯院士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每次教学查房,她都挑最典型最疑难的病例,带学生一起去问诊。她先让学生报告病情,拿出治疗方案,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提示应该注意的每一个症状、体征和疑点。对于学生开出的医嘱,她总是逐一认真检查。“医学是关乎人命的大事,没有纠正错误的机会,医学人才的培养绝不能粗制滥造。”王士雯每次授课时都这样语重心长地说。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王士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来心研所工作的人不管是海归还是自己培养的博士,都必须先做3个月的住院医生,要求他们直接管患者、写病历,到患者身边了解病情,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诸如教学、科研或者出差而改变这一做法。“作为一名医生,就是要会看病、看好病,解除患者的痛苦。”王士雯说,只有练好本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少受罪、早康复。为了尽量给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她都会带上学生参加各种会议。
王士雯对待学生既是严师、又是慈母,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缺点就是,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太严。”然而,在学生们眼中,她既有严厉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每逢她的学生或学生的妻子生孩子,她都要亲自守在她们的床前,确保母子平安,甚至还像母亲一样为她们洗脸洗脚,甚至清洗全身。她的本子上记着每一位学生的生日,每次她都要送上一张贺卡或小礼物。
王士雯院士在年岁渐高、体质渐弱时依然勇于创新,为老年医学事业和老年病患者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她对待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病人的生命无限热爱。在她的一生中,始终不懈地履行着对生命的承诺,用自己的激情,为无数老年病患点亮了生命的烛火!
参考文献:
[1]王向东.医疗实践的典范——追忆王士雯院士[J].医学争鸣,2012,3(05):4-7.
[2]王继荣,罗国金,王佳斌.王士雯:这一生,我最爱的是病人[J].中国卫生人才,2012(07):72-73.
[3].知名保健专家风采录点亮生命的烛火——王士雯[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02):75.
[4]唐先武,钱勇.爱心不泯春常在[N].科技日报,2004-07-22.
[5]钱勇,王雪飞,姚春雨.理想使我年轻[N].光明日报,2004-07-20.
[6]丁继东.让“心”永远年轻——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士雯[J].金秋科苑,2001(08):4-11.
[7]李银平.我国老年医学学科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士雯教授[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04):4-5.
[8]许茂芝.不老的追求——记我国知名老年心血管病专家王士雯院士[J].首都医药,1999(03):9-10.
[9]施晓亚,乔秀清,任永发.学业有成报效祖国——记三位学成回国的共产党员[J].党建,1992(08):30-32.
[10]徐芳.王士雯院士:为了履行对生命的承诺[N].人民日报,2004-10-6.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物理演示与工程训练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