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

是一场神奇的生理过程

是实现生命诞生的奇迹

同时也是女性身体经历的重大挑战

让无数准妈妈「痛不欲生」

然而,母爱无需疼痛证明

尽管传统观念认为,分娩疼痛是自然而然的生理过程,然而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分娩镇痛逐渐走入众多准妈妈的眼中。分娩镇痛不仅能减轻产妇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新生命的顺利诞生保驾护航。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特邀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 裴丽坚 教授为大家科普分娩镇痛的相关问题,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分娩镇痛,让母爱在温馨与呵护中繁花绽放。

===

什么是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是以遵循产妇自愿和临床安全为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以最大程度减轻产妇产痛的医疗服务。目前公认的最佳分娩镇痛技术为椎管内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母婴安全性高,是首选的分娩镇痛方式。

分娩镇痛的历史

分娩镇痛技术的开展距今已有近200年,第一个实施分娩技术的产妇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其于1853年由John Snow医生实施,该技术使用的为氯仿麻醉剂。

我国分娩镇痛起步较晚,1963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张光波 教授率先为67名产妇实施了椎管内镇痛,成为中国分娩镇痛事业的开拓者。


继而在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姚尚龙 教授(我国分娩镇痛基层推广第一人)与 段涛 教授联合发起“快乐产房-舒适分娩”项目,全国近千家医院参与,带动了江苏、湖南、河南等各省市自治区的分娩镇痛基层推广。姚尚龙教授致力于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在应用上进行推广,从而有效提升分娩镇痛率,提高母婴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率。

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 黄宇光 教授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分娩镇痛和舒适化医疗的提案”,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此项提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于2018年先后颁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及《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过试点推动,相关医院椎管内分娩镇痛率已由2017年的27.52%提高至2020年的53.21%。在此期间,为巩固强化母婴安全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分娩镇痛事业的发展。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怎么一回事儿?


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母体脊椎的硬膜外腔内注入镇痛药物以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这种方法因其效果明显、对产妇和胎儿副作用较小而被广泛应用。

在实施分娩镇痛前,医生会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如有严重心脏病、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可能不适宜。评估后产妇需要采取侧卧位,两手抱膝,头向胸口弯,使整个后背呈弯曲状,由医生给予常规消毒,在产妇的腰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将细小的导管置入硬膜外腔。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成功置管后医生将通过导管注入镇痛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由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决定并不断调整,以低浓度、高容积局麻药,少阿片,全程管理,实现可行走的分娩镇痛。在整个分娩镇痛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持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胎心率,以确保母婴安全。

协和分娩镇痛的成果及经验


北京协和医院于2018年成为国家首批椎管内分娩镇痛试点单位,2019年1月正式开启分时段普通产科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并于5月起推行24 h椎管内分娩镇痛服务,首月即实现分娩镇痛率超过50%。随后,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为目标,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各项工作,2023年分娩镇痛率已超过80%,与欧美国家齐平。

协和作为我国分娩镇痛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深入践行国家关于母婴安全的各项提升计划,在实施分娩镇痛服务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这些举措包括:

通过上述系列举措以及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方案,传递先进教学理念,开展科普教育等,有效提升了协和分娩镇痛率,保障了母婴安全。这些经验对其他医院开展分娩镇痛工作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总之,北京协和医院在分娩镇痛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展示了分娩镇痛技术在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妇舒适度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希望更多医院能够借鉴北京协和医院的经验,为更多孕产妇提供高质量的分娩镇痛服务。

▌本文科普创作主题来源于《协和医学杂志》2024年2期论文:《分娩镇痛:舒适与安全并行,教学与质控并举》(←点击阅读原文)通信作者:裴丽坚

编辑 丨刘洋 赵娜

审校 丨李娜 李玉乐

监制 丨彭斌

【版权声明】《协和医学杂志》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及版权存疑,请发送邮件至medj@pumch.cn,我们会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文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科普内容仅用于大众健康知识普及,读者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自行处置,以免延误治疗。治病就医相关需求请于北京协和医院APP线上或线下就诊。

来源: 协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