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赋能,编程未来

铜陵市第四中学

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守正创新,科技教育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键”,编程是科技教育的基础。为不断提高我区科学学科教育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4月27日上午,作为铜官区“教学质量提升年”一项重大活动——铜官区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建设家校交流会在我校杨村校区成功举行。

全市二十余所小学毕业生和家长正在赶往会场

铜官区教育局党工委委员、副局长谷运东,铜官区教研室负责人芮良敏,铜官区教育局智慧学校建设办公室主任刘沪宁,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齐平博士、教授等专家辅导团成员,四中领导班子成员,师范附小、田家炳小学、北京路小学、天津路小学、新苑小学、义安区实验小学等二十余所小学近五百名小学毕业生和家长参加活动。活动由四中党总支副书记、杨村校区执行校长陈光新主持。

四中校长施兴无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向参会的领导、家长、学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地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与市一中联合开展初高中衔接教育即“步青学堂”的基本情况,强调编程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性,对“铜官区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建设基地”作了说明。今年下半年,我校准备组建“编程未来”学生社团,主要针对初一年级,开设不同层次的培训指导,有无基础均可参加。聘请安徽省优秀专家团队给学员专业辅导,组织我校优秀教师给学员文化课学习指导,积极探索分层教学,组织社团参加集训和比赛。

谷运东与施兴无共同为“铜官区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建设基地”揭牌,芮良敏宣读了铜官区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建设专家辅导团成员名单。

谷运东还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感谢四中主动作为,积极承担编程教育课程建设基地重任,也对此项工作充满信心;他感谢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对铜官区教育教学活动的大力支持。

他指出,此次四中杨村校区被确定为“铜官区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建设基地”是继去年该校与一中联合创办“步青学堂”之后又一创新举措,旨在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和特色化办学来稳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树立四中教育新品牌。是“阳光分班”背景下教学方式和模式的主动升级,在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科技人才源头培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努力践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了四中智慧和力量。

他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目前,我区正在积极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铜官区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建设基地”的创办是我区“教学质量提升年”一项重大活动,也是在教育“双减”中积极主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落具体的表现,更是人工智能时代,赋能我区教育质量提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次有力尝试。

随后,齐平教授为二百多名小学毕业生作了《编程启蒙与计算机思维培养》专题讲座,我校英语教研组长汪慧琼为二百多名家长作了《家校并肩行 携手向未来》主题讲座。讲座结束后,我校教师志愿者还引导大家参观了学校机器人科技社团的训练、智能化教室和校园文化建设。参会的家长和学生对我区在中小学推广编程教育表示了浓郁的兴趣,对我校此次举办的铜官区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建设家校交流活动表示赞赏,对我校“编程未来”社团充满了期待。

来源: 铜陵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