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提出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这为我国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政策保障。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正如茅以升所言“要过河就需要桥和船,科普就是传输科学技术的桥和船”[1]。科普图书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载体,能将抽象化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具象化的呈现,是公众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的文本之源。

在科普图书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类科普图书奖项的诞生与演进对创作与出版起到了多个层面的推动作用。作为科技奖励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普图书奖项旨在鼓励高质量科普供给,助推科普图书出版,引导公众科学阅读,已成为当下繁荣科普事业、以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截面。英美两国的科普建设起步较早,开展科普图书奖励的时间更长,了解这些国家在科普图书奖项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科普图书奖项设置和执行颇具镜鉴意义,值得深入剖析。

一、本体价值:一个前提性问题

在剖析英美两国设立科普图书奖项的实践特征和成功经验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性问题:科普图书奖项有何价值?明晰这一问题,才能体现出研究科普图书奖项的意义。

(一)激励价值:扶持科普创作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科普图书奖项是扶持科普创作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科普图书奖项对科普图书作者和出版机构有肯定和鼓励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优质科普图书的持续产出,加深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推动科普创作的繁荣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美两国就已出现专为表彰科普佳作而设的奖项。如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和儿童图书理事会于1973年共同创办,面向学生的杰出科普图书奖。该奖项旨在鼓励青少年科普读物创作,引导青少年开展科学阅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当下英美两国科普图书奖项迅速增加,已经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而这些奖项设立的初衷与愿景大都旨在表彰科普佳作及其编创者、引导公众理解科学(表1)。

表1 英美代表性科普图书奖项情况统计①

(续表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奖励”一词的解释是“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2],而奖项则是奖励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具体到科普图书奖项,其本质是一种推动科普图书良性发展的制度性力量,不仅能够为作者和出版机构带来良好的社会声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转化潜力。由此释放出的激励效应有助于优化科普图书创作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调动编创者开展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的积极性,从而为优质科普图书的持续供给带来动力支持。

奖项作为一种评价性符号,能为读者的购买决策提供较高可信度的参考。在获奖或提名后,科普图书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机会,从而反哺编创者和出版机构的潜在收益。以亚马逊2020年畅销书排行榜单为例,在畅销排行前20名的科普图书当中,获奖或提名的科普图书占比过半,高达11本,这从侧面反映出奖项对图书商业价值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

(二)纪念价值:蕴含纪念意义的荣誉符码

科普图书奖项除具有激励价值以外,还具备一定的纪念价值,获奖证书、奖杯、奖牌等有形的器物载体使奖励颁发等短暂经历得以具象化呈现和保存。

奖励是对获奖者的肯定和认可,是一种蕴含纪念价值的荣誉符码。获奖者在颁奖过程中生成独特的个体记忆,这种记忆既有个体对自身高光时刻的切身体悟,又有社会对其人生价值的群体认同。这些记忆在获奖证书、奖杯、奖牌等具象化符码中得以进一步固化,从而衍生出更具持久性的纪念意义,这使获奖者得以依托感官上可触及的有形器物,时常唤醒内心深处的相关记忆,获奖者的创作活力与潜在能动性由此被持续强化,创作精神得以长期持续。

二、特征: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奖项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在推动英美国家科普事业发展、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过程中,科普图书奖项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发展至今,英美两国科普图书奖励呈现出较为明晰的4个特征。

(一)办奖主体类型的多样化

从表1所列办奖主体可以看出,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奖项办奖主体呈现出类型多样化的显著特征。

其中,一类办奖主体是科学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如“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主办的“社会科学新闻奖”等;另一类是高校和文化机构,如狄博瑞公共图书馆组织的“狄博瑞优秀儿童科学图书奖”、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共同举办的“J. 安东尼·卢卡斯奖—工作进展奖”等。

除此之外,企业也开始积极地参与到举办科普图书评奖的浪潮中来,如“斯巴鲁美国公司”曾参与举办“美国科学促进会/斯巴鲁科学图书卓越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肩负着推动本国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责任。近年来,英美两国政府皆在本国的科技政策中加入了与科普相关的内容,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响应并付诸实践。

(二)多层分类的奖项设置

目前,英美两国诸多办奖机构设置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科普图书奖项,用以表彰在科普图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编创者。在这些奖项中,既有综合性奖项,也有针对细分专业领域或细分受众的专项奖。

在综合性奖项方面,这些奖项的评奖对象覆盖各个学科领域,旨在评选出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做出贡献的科普佳作。如“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自1988年办奖以来始终致力于表彰各领域出色的科普图书并奖励相关创作者,这些科普图书类别涉及广泛,凡是涉及科学领域的科普图书作品,均有获奖资格。再如美国科学促进会和斯巴鲁美国公司的“美国科学促进会/斯巴鲁科学图书卓越奖”,该奖项的评选范围涵盖了科学的方方面面,如科学史、技术、工程、数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在专项奖方面,则往往包含两种分类维度。第一种是针对各类细分专业领域设置的专项奖。这类奖项通常由某个专业领域的学会或协会主办,如“美国物理学会科学传播奖”,该奖项旨在奖励物理学领域高质量科普图书和创作者。第二种是根据不同类型的细分受众设置的专项奖,比如以受众年龄作为分类标准,大致分为儿童科普图书奖项、青少年科普图书奖项和成人科普图书奖项这几类。作此细分的底层动因在于,受众群体的年龄层不同,他们在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面向不同年龄层的科普图书在题材选择、思想深度、写作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那么在奖项的设置上也应根据不同受众群体而加以区分。如自然世代基金会、英国皇家学会都有专门为儿童或青少年设立的奖项,分别为“绿色地球图书奖-儿童小说奖”“绿色地球图书奖-青年小说奖”“英国皇家学会青少年图书奖”。

随着奖项在设置上分类层次的细化,科普图书多样性创作的活力被激发,这为更广泛的创作者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有助于调动广大创作者的积极性,以创作出高质量的科普图书。在促进不同类型创作者平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满足市场中多样化、个性化、碎片化的受众需求。

(三)层次鲜明的评审制度和评审标准

英美两国科普图书奖项大多设置了层次鲜明的评审制度,分别在参评资格、评审流程、评委构成等层面设置了严谨且清晰的评审标准。以“英国文学与科学学会图书奖”为例,该奖项由英国文学与科学学会设立,在参评资格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须为所评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版的图书;二是在图书内容方面,须是科学与文学领域的图书;三是评委会成员参与编辑或撰写的图书不能参评。在评审流程方面,办奖机构从资格审核、提名、入围到评选的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极为详细的标准和规程。在评委构成方面,奖项评审委员会成员须是在科学和文学领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作家、科学家、评论家、编辑等,甚至有部分奖项还邀请了市场端的读者群体参与评审。“美国科学促进会/斯巴鲁科学图书卓越奖”分别对儿童科学绘本(Children’s Science Picture Book)、中年级科学书(Middle Grades Science Book)、青年科学书籍(YoungAdultScienceBook)、实践类科学图书(Hands-On Science Book)制定了详细的评审标准。

正是基于这种客观具体、层次分明的评审制度和评审标准,科普佳作评选的各个环节才得以明晰,从而切实维护评选过程的公正和公平,有效保障优秀科普图书能够真正被遴选出来。

(四)异质多元的经费来源和奖励形式

笔者根据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奖项官方网站的资料,整理了当前英美两国代表性科普图书奖项经费来源和奖励形式的相关情况(表2)。

表2 英美代表性科普图书奖项经费来源和奖励形式统计

(续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英美两国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普图书奖项经费来源和奖励形式有着异质多元的显著特征。其中,英美两国科普图书奖项的经费来源是多渠道的,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来自学会、协会等办奖机构自有资金,如“美国物理学会科学传播奖”“社会科学新闻奖”等,这些奖项的奖金经费均来自自有资金。第二种来自企业、基金会、个人等民间资本赞助,如“绿色地球图书奖”“J. 安东尼·卢卡斯奖—工作进展奖”等,这些奖项吸纳民间资本,已经成为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奖励的常态。第三种是自有资金和民间资本共同支持,如“英国皇家学会青少年图书奖”“英国科学与文学学会图书奖”“美国笔会文学奖-爱德华·威尔逊科学写作奖”等,这类奖项大多与基金会、企业或个人深度合作,部分奖项还会以个人名字或组织名称命名或联名,在奖项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提升外部合作者的社会知名度。

英美两国科普图书奖项的奖励形式分为显性奖励和隐性奖励两种。本文列出的代表性奖项,大多设有显性奖励,即直接发放现金奖励或提供经济补助,如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的现金奖励高达25000英镑,并对其他入围者也颁发2500英镑奖金。除此之外,这些奖项中还设有隐性奖励,比如获奖证书、奖杯与奖牌、官方徽章、出席颁奖典礼、将获奖图书发布至奖项的官方网站等。法国文学社会学专家罗贝尔·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曾表示:“奖金的价值在票面上是有限的,然而,得奖作品可以保障得到畅销,作者的收入就此大增。”[3]这意味着,奖项除了荣誉,也有助于获得经济层面的收益。

三、他者镜鉴: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奖项带来的启示

我国科普图书奖项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图景。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在奖项设立等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能够为我国科普图书奖项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一)丰富科普图书奖项办奖主体和奖项类别

近年来,我国涉及科普图书评奖的活动数量很多,目前设有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等众多科普奖项。办奖主体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主要由政府部门参与,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重要的推动力量[4]。

英美两国政府对办奖主体没有资质要求,科普图书奖项有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高校,文化机构及企业等多类办奖主体,办奖活动是机构或个人自觉自愿的自主行为,设立的奖项不仅包括所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奖项,也设有针对某一行业或学科领域的专项奖。我国也应当积极发挥民间力量,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基金会、企业、文化机构等主体独立或参与设立科普图书奖项。这能够予以多领域优质创作者充分的肯定和奖励,激励更多精品佳作持续产出,促进高质量科普内容不断供给。

(二)进一步完善科普图书奖项的评审制度

评审制度是遴选优秀科普图书的重要保障。国内多数科普图书奖项对提名人和被提名人有一定的“资格限制”,通常采用推荐评审制,即先由地方相关部门、出版单位或作者进行推荐或自荐,自荐的个人申报者须是该奖项主办方的会员成员,这可能使评选过程出现“熟人效应”等风险。

我国可借鉴英美两国科普图书奖项评选活动“低门槛、高要求”的做法:一是降低评选的资格准入门槛,扩大参选科普图书奖项的人员范围,鼓励多样化的创作者(特别是过去被国内奖项忽视的学科领域创作者和非头部的创作者)参评;二是明晰组织评选的科普图书具体涉及哪些专业领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邀请评审专家组成评委会,具体包括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家、评论家、读者、编辑等,确保奖项评选的客观性与专业性;三是参照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奖项的评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参评科普图书,分别制定具体的获奖要求。

此外,在评审流程方面,可以借鉴英美国家科普图书奖项评选活动中自建线上平台的做法,为创作者、主办方、评审专家提供一个三方信息共享、互动协作的平台:一是为创作者提供申请报名、填报材料、同步评审流程的渠道;二是方便主办方集中发布通知、信息采集与统一管理;三是为评审专家提供在线接收作品材料、反馈评审意见的渠道。

(三)逐步拓展科普图书奖项的经费来源和奖励形式

英美诸多科普图书奖项有着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将包括科普图书奖项在内的科技奖励纳入“慈善活动”的范畴,给予办奖基金机构、科技社团以及向办奖机构捐赠的机构和个人以税收减免的优惠措施[5],由此增强主办方的筹资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可借鉴这方面经验,呼吁政府制定相关优惠税收政策,通过政策杠杆带动民间资本对科普图书奖项活动的投入,拓宽科普图书奖项经费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当前,国内科普图书奖项以荣誉奖励为主,现金奖励相对较少。面向未来,一方面可以增设相应的经济奖励,使获奖者得到相对可观的现金收益;另一方面加大对获奖者的宣传力度,对创作者、优秀作品进行多角度广泛宣传,邵燕君将这类奖励措施比作“象征资本”[6],相关传播活动可以不断扩大获奖者的“象征资本”,最终通过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为优秀科普作品创作“赋能”。

四、结语

卞毓麟先生曾说:“科普,简略地说,就是以‘科’为基础,以‘普’为目的的行为或活动。”[7]科普图书则是以图书形式表现的科普活动。作为科学普及的关键一环,科普图书在助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不断推进科普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科普工作新的时代课题。尽管英美两国的现实国情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其关于设立科普图书奖项方面的方法和经验仍然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科普图书奖项提供了新的启示,有利于真正发挥出科普图书奖项在助力科学普及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国内科普图书创作生态健康发展和科普图书创作持续繁荣。

通信作者:金梦瑶,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普创作、科学传播。

①资料整理自英美国家各科普图书奖项及主办方官方网站。

参考文献

[1] 章道义,陶世龙,郭正谊. 科普创作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 罗贝尔·埃斯卡皮. 文学社会学[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4] 李叶,马俊锋,高宏斌. 我国科普图书评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出版发行研究,2019 (2):27-31.

[5] 李强,孟宪飞. 国际科技奖励的经验与借鉴[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6] 邵燕君. 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

[7] 卞毓麟.“科普追求”九章[J]. 科学,2002(1):23-26.

来源: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