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眩晕别忘耳石症

铜官疾控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统计数据来看眩晕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尤其是我们的中老年人群体。对于眩晕发作的恐惧及长期伴随的不稳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眩晕知多少?

眩晕就像发热一样,其实只是一种患者自身可以感受到的症状,找到眩晕发病的根本原因,才是临床治疗最重要的一步。眩晕症涉及多个临床学科,包括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科、康复科等。我们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可能是颈椎病、低血糖、高血压这三种疾病,但其实临床上引发严重眩晕的罪魁祸首往往不是它们,而是我们耳鼻咽喉科的周围性前庭性眩晕和神经内科的中枢性眩晕。在周围性前庭性眩晕中又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最为多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主要表现为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或头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分钟)。位置试验中出现眩晕及特征性位置性眼震,目前为止报道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年患病率约1.6%,终生患病率约2.4%。本病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男女比例为1:1.5—1:2.0 ,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为何会得****耳石症呢?

我们每个人的两侧耳朵里都藏着一套平衡器官,分别为前庭和三个半规管。

我们的耳朵里还有许许多多像小石头一样的耳石颗粒粘在前庭的椭圆囊一块叫囊斑的区域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它们会从囊斑上脱落下来,然后在我们头部活动的时候“跑到”我们的三个半规管里造成刺激,导致眩晕,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自身漂浮感等平衡症状,还有恶心、呕吐、心慌、肢体麻木等神经刺激症状。

出现眩晕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舒服的姿势保持不动,静止时耳石的活动停止,眩晕等症状也就随之停止,随后我们要马上在家属的护送下到医院找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生或神经内科医生,明确诊断耳石在哪根半规管里,专业医生能帮助我们准确通过头部位置的变化,从而使这些迷路的耳石颗粒回到椭圆囊里去,这时我们的视物旋转、自身漂浮感等症状基本消失,部分人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的轻微头晕和不稳感,但最终我们的大脑会逐渐调整并消除这种感觉。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药物及康复训练缩短这些症状的恢复时间。

来源: 铜官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