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总有一些特别的美让你难以忘怀。城市的美,凝聚在山水间,凝聚在草木中,更凝聚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建筑中。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文明进步的象征。

“极美钟山•人文篇”之《匠心独运》

读懂南京,必要读懂钟山。

钟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钟山是南京的母亲山,形成于距今1.6亿至1.8 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年代久远,而流经南京的长江、秦淮河、金川河形成于约1 000 万年前。因此,先有钟山,再有南京的江河湖泊,进而才有了南京先人文明的曙光。自古以来,钟山即与南京的盛衰气息交融。古都南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与发展,几乎都在钟山一带留存丰富的积淀,刻下清晰的印记。

钟山气象雄伟,底蕴深厚。诸葛亮曾称南京“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赞叹钟山的壮丽与险要。孙权因而徙治秣陵,修建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后正式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成为都城的先河。南京先后成为东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素称六朝古都。后来,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也立都于此,南京又称十朝都会。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盛赞南京“作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孙中山先生所说的“高山”就是钟山。南京在长达2 000 余年的建城史中,给钟山留下了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读懂钟山,必要读懂钟山建筑。

钟山山水秀丽,名胜众多。自六朝第一位帝王东吴大帝孙权开始,钟山即成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葬地所在。孙权因钟山之缘迁都南京,又以钟山的梅花山作为其长眠之地。东晋五帝、南朝刘宋二帝均葬在钟山。钟山的独龙阜坐落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的明孝陵,孝陵东侧是太子朱标的东陵,钟山之阴分布着明初开国功臣徐达、李文忠、常遇春、吴良、吴桢等人的墓葬。钟山更以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纪念性建筑而著名。钟山北麓还矗立着庄严肃穆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此外,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中央体育场旧址、音乐台、流徽榭、行健亭、仰止亭、永丰社等建筑,以及原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桂林石屋等民国别墅,星罗棋布地分布在钟山之间。钟山成为一处囊括帝王陵园、英雄豪杰墓葬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风景名胜。

钟山建筑经典,中西合璧。东吴大帝孙权墓,成为钟山最早的帝王陵。屡经搬迁的宝志墓,成为南京寺庙建筑的重要代表。开创明清帝陵先河的明孝陵,是古都南京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布局气势恢宏,建筑雄伟壮观,石刻技艺高超,融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天造地设的山川形胜于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传统中“天地人合一”的环境理念,成为明清皇家陵寝的典范之作。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中山陵,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融中西建筑精华于一体,简朴庄严、独具匠心。长空卫士魂归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碑石屹立,望柱高耸,青山不老,英名永驻。此外,还有中国音乐建筑的璀璨明珠——音乐台,东方第一所新兴学校——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别墅建筑的经典——原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天下第一禅林——灵谷寺,见证历史的军事遗址——明城墙紫金山段、紫金山抗战碉堡……这些建筑无一不是经典作品。

钟山驰名中外,历久弥新。它不仅是古都南京的文化高地,更是古都南京的骄傲。时至今日,钟山的建筑遗存焕发出新的活力。历史记载的刀光剑影,都深深地镌刻在钟山的墓园碑殿上,静静地凝聚在钟山的亭台楼榭中。这些建筑沉淀着南京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汇聚了你想触摸的历史和故事,充斥着你想亲自寻找的诗与远方。

《匠心独运》共分为7 个篇章,分别是陵墓建筑、纪念建筑、科教建筑、官邸建筑、军事建筑、寺庙建筑及礼仪建筑。共收录25 个词条,涉及建筑主要集中于六朝、明、清、民国等历史时期。《匠心独运》从独特的视角,将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融于每一篇文章中,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略有遗憾的是,限于篇幅,部分建筑未能在书中一一展示。因时间紧迫、学养不足,错漏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们不吝指正!

本文选自“极美钟山·人文篇”之《匠心独运》(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组织编写,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程薇薇、孙淇、张智峰主编)。

“极美钟山•人文篇”

来源: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