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关于清明节,你知道多少?
“清明”-节日由来
1、民间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节气起源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传说一
谈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传说二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元宵节)、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说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5、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清明扫墓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清明节传统美食
1.包青团
青团又称艾团,它是由艾叶汁和糯米粉做成,里面可以放置各种馅料。吃青团是为了纪念先人,表达思念之情。
2.煮鸡蛋
鸡蛋的形状是圆润的,象征着团圆与圆满,寓意圆圆满满。在清明节这天,用荠菜煮鸡蛋,寓意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3.吃馓子(sǎn)
在古代,寒食节要禁火三天,只能吃冷食。所以很多人在前几天都做好各种美食,等寒食节吃。馓子是将面粉制成的原料油炸而成。
4.蒸艾粄(bàn)
有的做法类似青团,有的则很简单。把艾草叶洗净,与面粉和匀。然后蒸熟,放入各种调料,搅拌均匀即可。
5.暖菇包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
6.子推馍
是用面粉和大枣、红豆、黑豆、鸡蛋等食材制作而成的一种面食。它不仅是一种面食,更是一种艺术品。因为,人们在制作子推馍时,会用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工具,将面团制作成燕、虫、蛇、兔等形状,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好看又好吃。
7.卷薄饼
清明卷薄饼,寓意包罗万象。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非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8.炒田螺。
清明节前后,是田螺最肥美的时候,有句话叫“清明螺,肥似鹅”。清明前后的田螺,个个肉多肥美,而且营养丰富,一种特色美食。
9.荠菜饭
据说每年农历二月二吃了用荠菜和大米混煮的荠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10.枣糕饼
把红枣打泥状,和入面粉。再倒入模具,放入蒸锅蒸煮即可。也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意为:燕归来,春已至。
11.清明饭
清明饭,更像蔬菜饭(荠菜饭应该属于其中一种)。清明饭,既有纪念先人品质高尚之情,又有勉励后辈清白一生之意。
12.棉菜粑
棉菜粑又叫白蒿粑,野生白蒿是制作棉菜粑必不可少的天然食材。特别是这个季节的白蒿最是细嫩,做出来的棉菜粑是最好吃的。
来源: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