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实施《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提高全社会对极度濒危物种中华鲟保护工作的认识,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到中华鲟保护行动中,我国自2021年起,将每年的3月28日定为中华鲟保护日。今天是第四个“中华鲟保护日”。

活化石、爱国鱼——中华鲟

中华鲟,被称为“活化石”、“水中的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鱼类,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由于受污染、航运、捕捞、水利等影响,使中华鲟的繁衍和生存受到极大威胁。

从中华鲟化石记录上看,它是距今约1亿4千万年前,白垩纪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延续至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较原始的种类,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被称为“活化石”、“水中的大熊猫”,非常珍贵。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繁殖非常艰辛,每年要经过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从大海洄游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产卵,期间不进食、全靠消耗自身营养储备;孵化后的中华鲟幼鱼经过半年左右游到大海,并在海洋里生长15年左右直至成熟,就会回到长江口,从这里踏上回乡之路。世世代代,周而复始。中华鲟游遍天涯也眷恋着母亲河,其坚定不移的方向性和执着的回归性,就像旅居海外的中华游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因此,我国著名鱼类学专家伍献文教授等人称其为“爱国鱼”。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可以反映出大江大河的健康状况,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指示器,警示人类保护河湖生态环境。

濒危保护

1983年,我国全面禁止中华鲟的商业捕捞利用。

1989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96年,设立“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7年中华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

1982年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了专门的机构中华鲟研究所,通过长达20余年的保种养殖和繁育研究,中华鲟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取得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

2009年起,我国禁止科研捕捞野生中华鲟。

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升级为极危级(CR)保护物种。

2002年,设立“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2020年3月28日,中华鲟保护联盟年度工作会议决定将3月28日定为“中华鲟保护日”,组织开展专题科普宣传活动,集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中华鲟保护事业。

来源: 京水野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