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还是个试管婴儿,家长肯定为了这孩子没少花心思,真的挺遗憾的。

在这起事件中,接种的两个疫苗均属于非活疫苗,即:「灭活脊灰疫苗」(IPV)和「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

IPV和PCV13中,前者是灭活病毒制备的,后者是提取了细菌荚膜多糖结构结合载体蛋白制备的,均「没有致病性」,但会激发身体免疫反应,其中后者大约10%孩子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

考虑到儿童接种后,出现包括发热、咳嗽加重、贫血的情况,但未用药应该是结合检查结果,所以要么儿童本身可能存在「基础性疾病」(偶合),要么「无法排除」疫苗和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疫苗合格,个体差异的异常反应)。

虽然很想说不能忽视家长在家自行用药(结合图片信息)和医院开具中成药,但个人认为后续症状与所用药物的关联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在「调查诊断」(而非司法鉴定)结果出来之前,任何人都无法(也无权)认定婴儿死亡是否与疫苗相关或不相关。

总之要么是「偶合」,要么「异常反应」,要么「不排除」。

如果是偶合症,那么证明和疫苗无关,或许家属能收到一定的「人道主义补偿」;要么与个体差异有关但和疫苗质量无关的异常反应,保险公司会进行「补偿」(各方无过错,因此不是赔偿)。

最后还是想吐个槽,每次看到这类话题和这类新闻都非常感慨这个「」字用得好,既没有直接说婴儿死亡与疫苗有什么关系,又带动读者第一时间感觉和疫苗脱不开关系。


=丸=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兴趣创作,仅为让更多普通人对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内容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机构,未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公开平台,如果内容有误,大家多做自我批评(不是)。

来源: 卤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