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人节

别人狂撒“爱情狗粮”

咱们囤点儿科学干货

谨以此短文

祝相爱的人越长越像

单身的人健康不肥胖


01/是什么导致中国成为“世界首胖”?

在我国60、70年代,大家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在过去20年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没日没夜地工作,且现在有手机打游戏,有电脑看视频,到了晚上肚子饿了,还想喝个奶茶,就会出现了这种饮食结构改变的情况。

由于工作强度的增加,长时间久坐不动,而我们摄入的能量又超出了机体所需,输入能量和输出能量不平衡就会导致肥胖。目前人们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以及饮食结构,都是更倾向于“输入大于输出”的状态。

我们大量高能量、高脂肪、高油脂、高碳水的化合物,会导致这些能量没有地方去消耗,那么它就会转化成脂肪、糖类,储存在我们机体内。久而久之,这些摄入的食物就会变成脂肪,堆积在我们的皮下,出现类似于“啤酒肚”或者“苹果型”身材。

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人们增加对于肥胖的认知,了解更多肥胖可能导致的各种各样的疾病,那么年轻人们也会更多地去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

02/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久了越来越像?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除了美国的微生物组计划,中国也有自己的微生物组计划。比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教授和广州市cdc所牵头的广东省微生物组计划。

通过地区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肠道菌群的研究数据发现,即使是在广东省内100公里的区域内,肠道菌群也可能出现个体之间的差异。

其实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这些来自于妈妈母乳的肠道菌群、来自于环境里边的微生物,就已经决定了我们喜欢吃什么,我们将来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疾病风险。

这些饮食差异、地区差异以及个体家庭环境的基因差异,都会导致我们出现不同的菌群结构。比如说在四川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吃辣的、麻的;在广东的孩子更喜欢吃清淡的;在山东的孩子或者东北的孩子更喜欢吃比较咸的,这些都跟我们的肠道菌群会有密切的关系。

对比国外,比如美国人、欧洲人是以牛肉、奶酪、面包为食,而中国人是以碳水化合物与谷类物质为主要食物。这种传承下来的不同的饮食结构,也决定了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因为现在研究数据表明,肠道菌群也具有遗传性,它会顺着父母传给孩子。

此外,我们还发现一次接吻可以传递几千万个微生物。当一对夫妻结婚以后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肠道菌群会逐渐地趋于一致,他们的长相变得越来越相似。

03/如何预防青少年肥胖?

在中国,70、80年代的孩子常常吃不饱、饿肚子。而90年代出生的孩子或者00后,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父母的收入显著高于70、80年代,所以现在的孩子主要是摄入过多导致肥胖症的高发。

在过去10年内,我们发现肥胖的现象开始逐渐年轻化,甚至十岁以下的孩子都可能会出现肥胖症。比如有些孩子的BMI(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4,甚至高达30,这种年轻化的“小胖子”,我们提供的建议就是改善他的饮食结构,加强运动。

如今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的一项最新政策,也是要注重孩子在学校的运动,关注孩子的健康。

因为肥胖症不仅仅是胖了体型不好看,其实对孩子的糖脂代谢和智商发育也会有影响,比如出现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甚至抑郁、自闭等可能潜在的精神类疾病。

所以说我们的建议是调整饮食结构,不要让孩子那么任性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者是加强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

当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饮食结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才可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能够为祖国的明天增添一份力量。

04/喝酸奶调节肠道,真的有用吗?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形态的益生菌,或者是乳制品类的产品,但我们都没有实际去测过从超市里买回去的益生菌还剩多少活菌量。

因为我们所说的这些益生菌,其实都是进行厌氧发酵的,那么在超市出厂时或在乳制品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益生菌会暴露到空气中。

我们研究发现酸奶里边真正的活菌量可能已经没法达到商品上所标注的活菌量数目,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如果为了调节肠道、缓解便秘,或者是补充益生菌,喝酸奶可能不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而相反,市面上有一些益生菌冻干粉或益生菌晶球,是较好的补充益生菌的方式。因为这些益生菌经过发酵冻干之后,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能够保证它们存活更长的时间。

现在也有较好的技术,比如包埋技术,把这些益生菌包埋在一定的材料中,能够保证这些益生菌隔离氧气,延长它的生存期。

05/ 益生菌选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好?

市面上各种益生菌的产品,号称有添加几千亿、几十种的益生菌,但是其实很大程度上,市面上90%的益生菌产品都来自于国外,像美国、欧洲、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现在我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构建中国本土的益生菌。

因为益生菌或肠道菌群具有饮食的依赖性,这些来自于欧美国家的妈妈的母乳、婴儿的粪便里边所分离的微生物,它们由于世代饮食的差异、基因的差异,会导致这些微生物发生一定的变异。

微生物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个人肠道里边的同一种微生物菌种,可能都会存在不一样的变异模式。

刚刚提到这些来自于欧美国家妈妈母乳里边的益生菌,到了中国人的肠道里真的能够适应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构建中国益生菌的菌种库,去筛选真正适合于中国人肠道的、能够调节中国人肠道健康的益生菌。

谢黎炜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品牌立场。

来源: 小象快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