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被称为中国“卫星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青年时代的孙家栋

孙家栋小时候居住地(瓦房店市许屯镇老爷庙村)

故事一:呱呱落地分得口粮 随父搬迁转学数次

1929年4月8日,辽宁省盖县盖平师范学校教员孙树人的第六个孩子呱呱落地。家人和邻居都觉得这孩子好有福气,因为老孙家计划在4月9日按人头分家。小家栋不早不晚赶在这个时间点来到世间,一出生就分得一份口粮。

家栋三岁前在盖平师范学校院子度过,父亲忙于主持学校工作,母亲勤劳操持家务,一家子颇让邻居羡慕。1932年,父亲到哈尔滨市地亩管理局任职,举家迁往哈尔滨。1936年,7岁的家栋就读哈尔滨建设小学,不久转学到一所六年制教会小学,读到五年级。1936年父亲再次调动工作到营口市,家栋随之转学到营口的同德学校读完高小。

尽管父亲工作变动较为频繁,家栋也因此多次转学,但他的学习并没有受到影响。聪慧的他,读书从来不让大人操心。他话语不多,不急不躁,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故事二:长大理想建楼修桥 巧学俄语打牢基础

1942年6月,13岁的家栋以优异成绩被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录取。这是一所四年制的专科学校,设有电气系、土木系和机械系三个专业。家栋进入到土木系学习,一门心思想学好本领,长大后建高楼、筑水坝、修大桥。他对学校日本教师实行的奴化教育感到愤慨不满,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战争导致学校停课,学生读不了书。当他到草甸子村去找先期回老家的父母,结果父亲去了沈阳任教。他找到沈阳,父亲又到了海城教书。当在海城找到父亲,他表达了想继续读书的强烈愿望。经父亲托人帮忙,他进入锦州大学先修班读“预科”,补习两年的中学课程。没想到,又是因为战争,这“预科”也没读完。1948年,他去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为苏式管理六年制,他又得从“预科”读起。

家栋进入哈工大不久,就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哈工大被国家确定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俄语繁杂的语法、多样的变格、饶舌的发音以及清浊音结合,令初学者望而生畏。家栋知道只有打好语言基础,才能学好专业课程。他首先找学俄语的感觉,讲究学习方法,为未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三:吃红烧肉改变人生 进空军航校做翻译

红烧肉对一般人来说,只是一道美味佳肴,对家栋来说却意义非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50年年初农历正月十五,家栋准备午饭后去姐姐家,但听说学校晚餐有红烧肉,便改变主意,决定吃了红烧肉再去姐姐家。

吃红烧肉的时候,学校主管人员来到饭堂宣读了一个通知:新中国的人民解放军空军要在他们这批学生中挑选人员,有意者可立即报名。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期间,语重心长对刘亚楼说,必须加强空中力量。

为了组建航空兵部队和培养中、高级飞行干部,刘亚楼在列席七届三中全会时当面向毛泽东建议,扩大航校规模和从陆军选调一批营、团级干部入学学习飞行。1949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作出决定:第一航校设在哈尔滨,第二航校设在长春,第三航校设在锦州,第四航校设在沈阳,第五航校设在济南,第六航校设在北京南苑。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

在学校吃着红烧肉的家栋,得知空军挑选人员时非常激动,他想起了几个月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场景,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方队迈着矫健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的场景。

他没来得及与家人商量,当天报名,当天批准,当晚就登上去往第四航校的列车,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航校急需俄语翻译,家栋凭着扎实的俄语功底,给苏联航空教官当授课翻译,而这又为他将来投身我国航天事业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

阅读链接:“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