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过一觉醒来枕头被口水浸湿的经历吗?中医诊病时非常在意一个细节:涎,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口水,通过查看口水的状态,可以判断身体的状态。
孩子嘴唇力量弱,口腔不具备控制口水吞咽的能力,流口水是正常现象。可成年人为什么还会流口水,而且总爱在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呢?
口水,到底是哪里来的?
口水,也就是唾液,主要是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无数小唾液腺共同分泌,其分泌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它不仅能湿润口腔环境,还能帮助消化、杀菌、清洁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唾液的分泌量大致为1000至1500毫升,即使在没有食物或者其他外界因素刺激的前提下,大约每小时能分泌30毫升唾液。
人在清醒时能够主动吞咽口水,而睡着时,大脑皮层收到“睡觉信号”,会减少口水的分泌。若此时有大量口水流出,就有必要自查原因,除了一些生理性因素,要警惕是不是疾病找上门。
生理性流口水的4大原因
您中招了吗?
生理功能退化
随着人体生理功能退化,面部和嘴部的肌肉松弛甚至萎缩,肌张力减退,睡觉时容易有口水流出。
睡姿不对
趴着睡觉、侧卧位睡觉时,手臂或枕头会加大对面部的压力,刺激唾液腺产生过多的口水。
用嘴呼吸
当睡觉时用嘴呼吸,口腔和喉咙中的唾液可能会在嘴巴中积聚,口腔肌肉松弛时唾液流出口腔,从而出现流口水的情况。
用脑过度
白天用脑过度时,可能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睡觉时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这时大脑会发出错误信号,从而出现唾液分泌增加以及流口水的现象。
睡觉流口水可能是疾病信号
千万警惕!
脾胃虚弱
流口水较常见于脾气虚弱者。脾虚运化失常,肌肉弹力不足,便容易松弛。脾胃虚弱的人睡着后,往往会自然张开嘴巴,造成口水外流。
口腔疾病
咽炎、口腔炎、齿龈炎、唾液腺炎、蛀牙、咬合不正等都会造成口水溢出。佩戴假牙不适应或牙齿出现松动的老人也可能有此烦恼。
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
罹患这两种疾病的老人有口角流涎现象,前者常伴有明显记忆力衰减,后者可能表现出以呆滞为特征的“面具脸”。
脑血栓前兆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如果总是单侧流口水,可能是脑出血或脑血栓先兆。若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活动不利等,一定不要忽视,尽快去医院检查。
面瘫
面瘫老人除了单侧抬头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不能鼓腮、吹哨子外,一侧嘴角还会流口水。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本来已经进入到胃中的食物和胃酸等发生倒流,重新回到食管及除了胃部以外的其他部位,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口水反射性分泌过多的情况。
鼻部疾病
鼻甲肥大、鼻息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都会让呼吸道不顺畅,这让人在入睡后不自觉地用口代替鼻呼吸,更容易流口水。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会导致大脑和肌肉缺血、缺氧,从而造成面部肌肉松弛,再加上老年人吞咽能力减弱,就会导致睡觉流口水。老年人经常睡觉出现流口水,即使没有发生口角歪斜、头痛等不适,也建议去医院检查。
做好这几点,改善睡觉流口水
调理饮食,健脾益胃
多食用健脾益胃的食物,有助于调养脾胃
山药、红枣、生姜、豇豆、茯苓等均可健脾益胃,山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磷、皂苷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调养脾胃,其汁液富含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弹性、润肺止咳;红枣有助于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生姜健胃祛寒、缓解胃溃疡。
呵护好胃黏膜,是保护脾胃的关键
呵护好黏膜是关键,小麦低聚肽修护胃黏膜,岩藻多糖保护胃黏膜,可饮用含有红枣、生姜、小麦低聚肽、岩藻多糖等成分的饮品。
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的稳定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出现睡觉流口水的情况。要学会放松身心,不要让自己经常处于高压的环境下,保持情绪的稳定,如参与健康社群活动,多交朋友互相倾诉,参与健康运动释放压力。
口腔清洁工作做到位,不让细菌有繁殖机会
清洁口腔要采用正确的刷牙姿势,将牙齿里里外外刷干净,连舌头也不能放过。刷牙时间要满三分钟,彻底清洁牙缝之间的食物残渣避免细菌繁殖,如有牙周炎和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积极去牙科检查治疗。
保持良好睡姿,尽量平躺
避免侧身和趴着睡觉,尽量平躺,保持颈椎和腰椎的一致性,颈椎处不要悬空,不然睡完起床脖子容易出现异常酸痛;膝盖处可用低枕垫高,放松身体。
改变生活习惯,睡前清淡饮食
吃完晚餐不要马上睡觉,睡前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吃油腻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