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奋斗热情,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普部制作推出“电力之光”科学家精神系列有声微信,积极提升传播效能,通过回顾老一辈电力科学家生平事迹,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切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坚持守正创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王国松,字劲夫,1902年6月29 日出生在浙江省永嘉永强(今温州瓯海),1983年12月3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2岁。王国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电机工程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电机学科的一代宗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浙江大学电机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副校长、代校长,一级教授。王国松先生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浙江省人大代表,并担任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浙江省科联副主席、杭州市科联主席、民盟中央委员、电力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顾问等职务。
王国松先生从事教育工作近60年,为发展浙江大学,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培养电机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在国内外电机工程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聪颖不忘努力,动力来自理想
王国松先生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加工银首饰的手工匠家庭。他于1916年秋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第一中学)。王国松聪颖俊达,诚恳朴实,学习努力踏实,每学期的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数学基础扎实,心算敏捷,深受师友赞誉。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在进步教师和校友的影响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参与罢课斗争和抵制日货等宣传活动,开始领悟到读书不忘救国的意义。1920年8月,怀抱“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理想,王国松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前身)电机工程科。1925年3月,因得到日本退还的庚子赔款,政府决定派遣中国学生去日本参观,王国松也在其中。40天的参观中,王国松看了日本的学校和工业建设情况,得到不少启发。同时他也从展览馆中设有满洲馆而感觉到日本有侵略中国的野心。1925年夏,王国松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助教,从此开始了他在浙大长达近60年的执教生涯。
1930年6月,王先生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浙江省公费留学考试,8月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深造。王先生仅以两年半的时间,先后获得了电机工程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王国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时期(1932年5月)
他的博士论文《平行导线的集肤效应》具有独到见解,他运用矢量磁位概念进行研究和分析,解出了圆导线的集肤效应和平行导线的邻扰效应。王先生还帮助解决了美国教授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如某教授提出的“不振荡R、L、C串联电路放电电流最大率”的科研题目。
国难当头西迁保浙大,临危受命挺身护浙大
1933年8月,王先生学成归国,受聘为浙江大学电机系副教授,讲授电机、电路、电工数学、发配电等课程。1936年5月,我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接任浙江大学校长,王先生被任命为浙大工学院电机系主任,次年晋升为教授,肩负教学和行政领导的双重任务。
1937年7月7日,日寇侵袭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8月,日军在进攻上海的同时,开始轰炸杭州。11月,在日机轰炸中坚持上课3个多月的浙江大学,不得不走上西迁流亡办学之路,初迁浙江建德,继迁江西吉安、泰和,再迁广西宜山,终迁贵州的遵义、湄潭和永兴。王先生与浙大师生同甘苦共患难,在极度恶劣的物质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学研究。在遵义,教育经费十分匮乏,只能因地制宜建立简陋的浙大工学院实验室。在王先生的亲自筹划下,在紧靠着遵义老城城墙外的湘江之滨建立起数百平方米的一群群草顶、泥墙、土地坪的电机、化工、机械等实验室。远远望去这些实验室很像是一排排农民草舍,但里面却井井有条地安装着各种机床,一台台交、直流电机,仪器设备以及木制的实验桌和开关柜。1944年,王先生被任命为院长兼电机系主任。在这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在祖国僻远而贫瘠的大西南山区,艰难困苦可想而知,王先生竭尽全力,辅佐竺可桢校长,和工学院全体师生一道艰苦地生活、学习和斗争,勤奋执着地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在西迁期间,王先生先后发表了《三刷发电机》《平行导线的集肤作用》《矩形导线的集肤作用》《不振荡电路之极大放电率》《直流电机之短路电流对于磁场之反应》《复卷电动机之起动》及《阻抗算子乘积之运算》等数十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是我国电机学界初期的一批优秀而重要的论著,为我国电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西迁时在广西宜山留影(前排左3为王国松)(1940年1月)
抗战胜利后,1946年浙江大学迁回杭州。王先生继任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他认真贯彻竺可桢校长的办学主张,通过各种渠道,罗致有声望的教授和国外归来的学者,实行“民主办院”,使教授们各安其位,爱校胜己,形成了学术核心。他作为工学院院长‘上交不谄,下交不黩”,身正令行,以身作则,以道德和才学带动及影响着全院师生,使全院师生精诚团结,“求是”“诚朴”蔚成风气。
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祖国的生死存亡都牵动着王先生的心。在浙大西迁时期,王先生坚持正常教学、科研的同时,还带领大家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王先生协助竺可桢校长于1940年初和1945年初两度组织“浙大战地服务团”奔赴抗日前线和部队驻地;1943年末至1944年初与1944年冬,又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劳军运动”,以义演募集劳军费用,给开赴前线的过路部队赠送衣物、香烟、草鞋、毛巾等慰问品;组织进步社团“拓荒社”“黑白文艺社”“黎明合唱队”“塔外画社”“铁犁剧团”等,通过壁报、演出等形式宣传抗日救亡。
爱生如子为育才,宗师精神成丰碑
王国松先生学识渊博,授课条理清晰、引人入胜,并能因材施教。他爱生如子,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安排工读,对毕业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一视同仁、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找工作。他总勉励学生要实事求是,不务虚名,并以“人生应以服务为目的”等格言相赠。他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也重视实验教学,并很注意对学生的德育和体育培养,是一位有远见卓识、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家。
王国松先生开设的课有《直流电机》《交流电路》《电厂设备》《输电配电》《电工数学》等,尤其是《电工数学》,堪称国内首创。王先生自编讲义,应用数学来论证和解释各种电磁现象,效果很好。王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他从作业中、考卷中发现了错误或疏漏,便会有针对性地、不厌其烦地逐个指正并讲解清楚。他对计算的准确性非常重视,王先生说:“若在工程设计中错1位小数点,按此数据制造产品必将报废,将给国家带来损失。”
在浙大西迁的岁月里,正是民族灾难深重、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多学生到内地求学要背井离乡,穿越火线,经济时常陷入困境,但又举目无亲,无所依靠。王先生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和学生们建立了同患难、共生死的浓厚感情。
由于王先生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差不多每年都要带领学生到浙江省各地电厂去实习,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感念王先生对电力事业的贡献,弘扬王先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严谨的治学精神,在王先生仙逝后,由浙江大学与浙江省电力局发起,于1996年11月22日集资成立了“王国松教育基金会”,用于支持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激励“求是”学子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追求真理、报效国家。
创立电机学会,为祖国建设事业建言献策王国松先生是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前身)的发起人之一。1934年7月,王国松先生和李熙谋、顾毓琇、章名涛、张廷金、杨耀德等教授联署发表了《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缘起》一文,倡议国内从事电机事业的同志组织一个学术性团体,希望在学术理论和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以作政府建设之后盾和电工企业之咨询。1934年10月14日,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在上海成立。
世事烟云孰能料,磊落坦荡真君子
1979年2月,王先生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和工资待遇。从1957年被划为“右派”一直到1979年彻底平反,他豁达乐观,长年如一日,依然执着于他的教育事业。1980年5月,得到平反的王先生却患了结肠癌,动了大手术。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先生依然为祖国和浙大奉献着自己。他还在研究加强教研室工作、发挥教研室作用、打好教师和学生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等问题。正如他对子女们所说的:“我虽然年事已高,但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关怀。我要竭尽全力为国家多做点事”。
改革开放后,王先生亲自安排浙大代表团访问美国,但终因身体原因而未能同往。但这次访问增进了国外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和情谊,也推动了浙大与国外院校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会见北美校友合影(前排右2为王国松)(1979年)
1980—1982年,王先生仍然带着病弱之躯,频繁地参加各种活动,为发扬浙大优良校风和增进国内外校友与母校的联络而操劳、尽职。1983年12月,王国松先生在杭州病逝。遵照王先生的遗愿,其部分骨灰撒在了浙江大学“求是”花坛之西的桃李园内,永驻浙大,完美地实现了王先生的话:“我这一生和浙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驾鹤去,丰功伟绩留人间。王国松先生在浙江大学60多年,其中担任电机系主任15年,工学院院长9年,堪称“浙大的中流砥柱”,是我国杰出的电机工程学家和教育家。
王国松在资料室(1980 年)
(选自《百年电力 星光璀璨——中国电力科学家故事选编》,有删减。)
致谢: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王国松教育基金会”和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意。
策划:伍晶晶
创作:闫文丽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