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粗粮不知不觉中
在年轻人的群体中风靡开来
堪称“健康饮食佳品”

粗粮虽然在口感上并不如细粮一样“细腻”,但 “多吃粗粮对身体好”的理念已经渐渐被小伙伴们认可,越来越多年轻人们开始对“粗粮”产生青睐。


“粗粮”备受青睐的同时,披着“粗粮”外衣与之“争宠”的“伪粗粮”也出现了。而“伪粗粮会让血糖飙升”“伪粗粮吃多对身体有害”一类的话题,也让分不清“真伪”的小伙伴很是头疼。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常见的“伪粗粮”到底有哪些?

将粗粮打成粉会更容易“升糖”吗?

吃粗粮需要注意什么?


01 惊!这些竟都是伪粗粮!


日常在家中做饭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加一些藜麦薏米等煮成杂粮饭;买面包时,也有不少小伙伴会优先选择全麦面包......

不知道从何时起,粗粮已从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变成了餐桌优选”的健康美食。很多人都熟知吃粗粮会有很多好处,比如降血糖。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在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伪粗粮”,不仅无法提供相对应的营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利于对热量的控制,可能还会使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大大提高


常见粗粮里的“刺客”都有哪些呢?


1、久煮的粗粮粥


很多人喜欢晚餐喝粥,而且部分的人还喜欢将其煮烂。

久煮的粥虽然营养成分和热量不会流失,但是其所包含的淀粉在熬煮的状态下糊化程度不断升高


这会使得淀粉升糖速度变快,对于我们的血糖控制非常不利


2、全麦面包


真正的全麦面包,其实是指“没有去掉麸皮和胚芽的全麦面粉”制作而成的面包,虽然富含维生素B、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但口感不佳


但是不少厂家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会在全麦面粉中添加精白粉

而这其实就是打着全麦面包的名号售卖普通面包,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仔细辨别,尽量挑选全麦面粉含量高的


3、杂粮馒头


和全麦面包的情况一样,也是有很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的商家,还是以普通面粉为主,仅加入少量的杂粮粉进行制作


02 粗粮打细粉后可能就不“粗”了?


粗粮口感较为粗粝,所以有的小伙伴喜欢把粗粮打成粉,然后冲水喝,觉得方便又营养,还能提升口感。

但是,这些小伙伴可能并不清楚,“粗打细”这一动作的背后会让粗粮的血糖生成指数(GI)变高


打粉后,原本低GI的食物直接成了高GI的食物

所以,如果是需要控糖的人群一定要格外注意,如果实在想打粉冲泡可以选择一些打粉后升糖指数仍旧比较低的粗粮,比如绿豆扁豆等。


03 粗粮虽好,也不能乱吃


很多人把吃粗粮当成养生”的手段,认为粗粮吃地越多越好,殊不知这样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过量摄入粗粮,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所以我们在吃粗粮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以下几个点:


1、注意定量


粗粮虽好,但也不能“贪吃”。粗粮中含有不少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增加血糖代谢的负担,中老年人建议每天食用50~100克即可。


2、均衡配比


我们在摄入粗粮的时候,也要注意粗粮和细粮的搭配


建议通过7:3的搭配进行进食,也就是70%细粮+30%的粗粮。当然,也可以根据小伙伴自身的情况灵活调整相关比例。


3、注意补水


粗粮中所包含的维生素需要人体内的水来进行溶解,如果水的摄入太少,容易导致维生素难以被身体良好吸收。

日常喜欢吃粗粮的话,建议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4、烹饪推荐


粗粮的烹饪方式,比较推荐的是“隔水蒸”,这样会较好地保留粗粮中的营养物质

来源: 祝您健康、北京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