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蔓延,大概80%的感染者症状有发热,发热在感染性疾病中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

适当的体温升高可以诱导热休克蛋白90(Hsp90)选择性结合,可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发热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反应,在感染期间有助于生存。温度升高可以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繁殖及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效果,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当正常机体感染了较多的细菌或病毒时就会启动体温升高,体温每升高1℃,自身免疫力可以提高大约4-6倍,结果使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

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关于COVID-19文章中发现,入院体温≥38.1℃相对于<37.5℃有较好的预后;中位体温在预后不良组为36.8℃,预后良好组为37.3℃。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空气中存在着各种细菌和病毒,大多数时候,我们与90万亿左右的微生物和谐地分享我们的身体。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可知,无数的细菌生活在我们的舌头、牙齿、皮肤和肠道内。人体的抗体正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免疫激活”出来的。我们永远不可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杀灭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也没什么好处。

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后我们身体会发热,可以说如果没有发热的过程,就没有抗体的产生或者抗体产生较少。一定程度的发热是战胜疾病的关键,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是一种保护性的适应性反应。

出现发热时,一定要明确发热的原因,再进行处理。如果连续发热,体力消耗较大,适当饮水,应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宜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同时注意补钙,易消化、清淡、不易生痰的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可以经常食用山药薏米粥、枸杞百合粥等。

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后体温过低或不发热的感染更加容易被忽视,往往这部分人的疾病发展更加严重。对于老年人或儿童等特殊群体出现发热时,及时看医生,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发热并不一定是坏事,不要只想着退热,因病处理才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 孟璐,李婉,黄毅等.发热是病吗?[J].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 刘湘云,吴淡婉,郑雪霞.从发热病治疗经验探讨“非典”辨治规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来源: 营养师张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