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至24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和同济大学灾难医学工程研究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2023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

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种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严重威胁。新时代对灾难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灾难防治和应急救援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战略部署。而在前不久,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支援,也再次将“灾难医学”这个名词带入大众视野。

受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中民教授委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秘书长王立祥教授主持大会。“医学的本质在于关爱生命,而灾难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项使命。”在大会开幕致辞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首先点明了大会立意。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充分肯定了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并对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上海市医学会邬惊雷会长谈到灾难医学作为交叉学科,得力于各学科以及学会之间相互帮衬。上海医学会未来将更加配合医院以及学协会交叉融合发展,促进灾难医学更加深入地发展。紧接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虞涛副主任对上海应急医疗体系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表示未来将对灾难医学建设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刘文处长从国家医疗应急司的角度分享了我国灾难应急方面取得的成功及成果,强调灾难医学建设是当前医疗体系的紧迫任务,这不仅仅是医学的需要,更是国家整体卫生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吕培明进一步表示将发挥同济大学医工结合的优势,为城市的防灾减灾救灾打造安全屏障,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安全为人民的生命至上的理念。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白岩松的“话灾难”,使会场的精彩氛围继续升华。

开幕式上隆重举办了“二书”和“一站”的发布仪式——刘中民教授主编《现代灾难医学》及国家工信部、卫健委5G+心脏猝死防治救系统工程项目“2022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蓝皮书”,同时发布了“2023典赞科普中国”救在身边的5G+生命急救平安站工程。近千名与会者反响热烈,异彩纷呈!

大会为新一届委员会颁发聘任证书。主任委员刘中民教授向全体委员发出倡议:愿大家携手共同着眼于灾难医学的热点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地呈现灾难医学及相关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进展,并承诺将积极努力地为各位专家、学者营造多层次的学术交流环境,为青年委员和分组成员提供多形式的学习交流机会。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付小兵院士、蒋建新院士分别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主旨演讲。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候任主委及秘书长就灾难医学学科前沿发展发表引领性报告。俄罗斯卫生部副司长Natalia Sergeevna和俄联邦灾难医学中心院长Mikhail Nikolaevich详细介绍了“全俄灾难医疗援助的结构和职能”以及在俄联邦国家“向紧急情况中的受害者提供医疗援助”的现行方案,共同探讨全球灾难医学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之后,分会场上由来自国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就灾难医学进行了多维度精彩讲座分享。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创始主任委员,亦是本届现任主任委员刘中民教授,因亲历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刘中民教授于2008年在同济大学设立了全国首个灾难医学系,并提出了“始于灾难、重于灾中、延于灾后”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并组建了三个层级的国际、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参与了国内外历次重大灾难救援实践。随着国家应急管理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和建立,15年来,灾难医学分会引领着灾难医学的学科发展,不断地扩展灾难医学的学术边界,致力于提升应对各类灾难的能力,并为国际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在国际灾难医学救援论坛上,俄罗斯国家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灾难医学工程研究院长刘中民教授与俄联邦灾难医学中心Mikhail Nikolaevich院长签署灾难医学救援合作协议,为中俄双方在灾难医学救援领域深度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大会还组织了圆桌讨论,面向灾难医学分会全体委员、青年分组以及护理分组委员,共同探讨灾难医学面临的挑战、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学会未来发展提供交流思路和政策建议。除正式论坛外,大会设置学术交流与互动环节,包括成果展示、学术展览、互动问答等,为与会者提供更多交流机会,促进多领域的合作与创新。会场内外,科技展览、救援车队展示、救援队伍技能展示等多个环节同步进行。

大会在全场嘉宾的支持和参与下圆满落幕。相信在刘中民主委带领下,诸位灾难医学同道齐心努力,牢记灾难医学是科学更是使命,乘20023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盛会之舟,乘风破浪谱写灾难医学新篇章!

作者:周丹、李静、孙同文

来源: 灾难医学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