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15人,冰川馆共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2场,开展讲解培训11场,接待团体参观28场,团体讲解21场,周末及节假日免费讲解49场。本年度共计开放天数187天(其中4月17日——9月27日闭馆施工),接待观众23031人次。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冰川馆作为全国科普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馆理念,针对青少年组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系列活动和集体参观。通过品牌活动“流动的博物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把科普展览和科普课堂送进校园,送到孩子们身边:围绕6.5环境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宣传主旨,在6月6日启动“科普进校园,筑梦少年行”科普大篷车,开进石景山区炮厂小学,将科普和环保理念送进校园,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并在5.18博物馆日邀请该校师生走进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参加博物馆活动月主题讲座,跟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张鹏飞教授一起“走进第四纪冰川 讲述地球故事”,科学传播“冰川地质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为丰富广大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在暑假开学前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李四光中队——青少年勘探队”小小冰川讲解员科普夏令营科普研学活动。探访冰川漂砾;参观冰川馆,了解古道人文历史;动手制作古生物动物玩具,从活动中了解更多自然科学知识,把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渴望深深刻印在了小营员的脑海里。
此外,今年已接待石景山区金顶街第四小学、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分校、石景山同文中学和大兴区君宜中学昌平二中共计约1371人次开展“社会大课堂”校外实践活动,提供免费讲解40场次。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传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擎画,推动首都群众性科学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冰川馆深刻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冰川馆围绕“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这一主题,在闭馆施工的情况下,通过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的表现形式,送科普下社区、进学校。5月18日上午,以“走进第四纪冰川 讲述地球故事”为主题的“博物馆大讲堂”活动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拉开序幕。本场活动邀请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张鹏飞教授为模式口村和黄南苑社区居民代表、石景山炮厂小学师生代表打造“博物馆大讲堂”主题讲座,科学传播“冰川地质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次讲座受到了居民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冰川知识的讲解,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的同时,还有效地帮助人们以实际行动做到节能减排,助力国家“双碳”计划。6月6日下午,以“科普进校园,筑梦少年行”为主题的科普大篷车展览在石景山区炮厂小学拉开序幕。大篷车的到来通过校园广播传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全校150余名师生在老师有序的组织带领下,积极热情地观看了每一件标本。一时间,围绕古生物化石和矿石的各种讨论回荡在炮厂小学校园一角的“彩虹走廊”中。化石作为解开地质年代和古生物奥秘的一把钥匙,为了让学生们对生物化石和第四纪冰川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与非遗结合,通过传拓的方式让古生物化石重新复活,邀请区级非遗传拓项目传承人庞献坡老师,在展览之余,为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仿真古生物化石的拓片课。
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充分发挥冰川馆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系列活动。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科普冰川行”举办线上活动共计2场,结合本次全国科普日主题和9.28冰川馆重新开馆这一契机,线上活动以寄语征集和知识问答展开,在冰川馆重新开馆前夕,征集大家对它的祝福,同时,结合知识问答,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冰川;在开馆前夕,组织少年儿童、高校学生来馆参观共计2场。参与人次共计350余人次。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截止到2023年12月9日通过“石景山文旅”公众微信号发布科普活动类推文共计47篇、小视频1个,点击量约15078人次。市级刊登四篇:其中1篇活动类信息在市级报刊(劳动就业报)刊登,过大年活动刊登3篇,中国网、今日头条和搜狐网。开馆活动媒体报道23篇。录制2023年12月12日BRTV北京时间《气候观天下》藏在冰川中“气候密码”。
展教资源更新情况:一是在展陈布局上,清退个人及展陈公司展品1370件,对腾退出的展柜、展品空间,进行展陈展线重新优化调整,突出重点,推陈出新。二是以9月28日重装开馆为契机,举办以冰川之期、冰川之最、冰川之变、冰川之物、冰川之矿、冰川之美为主题的临展,并结合中秋、国庆假期黄金周,举办了“你好!冰川 ”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举办线上互动游戏+全景导览+短视频宣传;线下+集章制作+科普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系列文化活动,突出文化活动的品牌性、系统性,进一步提升冰川馆提升公众吸引力和知名度,助推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为黄金周假期旅客游览增添新的目的地。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本年度共招募志愿者69人,举办志愿者培训11场,参与培训共计86人次,组织志愿者捐款1次。在洪水灾害来临时,冰川馆志愿者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短短一天时间就得到了110人的参与,筹得捐款3万余元。8月11日,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及冰川馆志愿服务队代表满载着捐赠物资与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共赴门头沟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开展了“石景山文化和旅游局和门头沟文化和旅游局心连心,同舟共济,携手共建京西美丽家园”捐赠活动。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7人,现在职在岗5人,编外人员16人。单位组织结构由馆长-副馆长-办公室-社教部-安保工程部组成。主要负责馆内行政、科普教育、服务接待等工作;其中社教部专门负责科普活动,科普专职人员5人,科普兼职人员2人,讲解员6人。2023年度冰川馆科普工作经费共计43万。
二、特色工作
一是围绕传统节日加强与非遗相结合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升社教质量。充分利用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与非遗“和香”元素相结合,在清明节开展了“厚植爱国情怀 一抹桃香忆故人”活动,缅怀地质学家李四光;丰富与金顶街街道地区党建共建共治共享内容,邀请北京市非遗项目京式旗袍传承人在端午节为属地模式口村居民开展了“浓情端午粽飘香 地区共建聚民心”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扩展宣传形式,与“老北京耍活”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发冰川馆文创产品“翼龙”“三叶虫”等代表第四纪冰期文创玩具。二是围绕主题日走出去开展文化宣传活动。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模式口大街居委会门前开展“美满京西 魅力非遗”宣传活动。除非遗文创展示展卖、参与体验外,还为过往的游人发放北京市非遗条例、石景山区非遗项目宣传册和冰川馆简介,并穿戴好冰川馆原创卡通人物剑齿虎、大角鹿、猛犸象跟游客拍照打卡,活动吸引近600名观众参与。三是提质红红火火过大年、科普大篷车和科普夏令营品牌活动。线上举办“红红火火迎新春 冰川馆里过大年”全民春节联谊活动;将科普大篷车开进了学校、军营和社区;暑假开学前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李四光中队——青少年勘探队”小小冰川讲解员科普夏令营科普研学活动。探访冰川漂砾;参观冰川馆,了解古道人文历史;动手制作古生物动物玩具,从活动中了解更多自然科学知识,把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渴望深深刻印在了小营员的脑海里。四是发挥基地作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冰川馆自身优势,每年针对青少年组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系列活动和集体参观。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科普冰川行”举办线上活动(有奖竞答、送祝福)共计2场;在充分发挥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作用的同时,组织北外俄语系学生参加“以青春之名 点亮强国之路——冰川馆科普讲堂”线上讲座并到馆参观。五是品牌打造与形象提升,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在区文化中心开展5.18“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讲座,邀请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张鹏飞教授普及冰川知识“走进第四纪冰川 讲述地球故事”。围绕冰川馆展陈内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场馆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志愿者代表、社会企业在冰川馆组织召开了“冰川馆提升改造专题探讨会”座谈交流。在“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举办“你好!冰川 ”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展览+活动、专家+名人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内容和宣传推广途径满足广大观众对冰川馆重新开馆的热情期盼与文化需求。六是强素质狠抓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抓住闭馆修缮和招募志愿者培训的有利契机,组织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请进来,走出去。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专业性培训,聘请相关领域专家针对单位内部及志愿者开展培训,另一方面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同行业同领域的博物馆参观调研,学习借鉴文创、展陈手段和AR技术与科普的运用,提高博物馆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问题不足
科普场馆不仅仅要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科技服务体验项目,更要以此为契机做好科普、科技宣传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活动使公众对科普、科技短暂的热情变成长久的热衷和长期的热爱。
四、工作建议
一是希望能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让业务人员也能通过参观交流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二是或按类别,或按行业,或按区域,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针对专家资源、专业人才、管理水平、藏品数量、策展能力水平较弱的科普基地“精准扶贫”、帮扶输出,逐渐提升所有科普基地的品质;三是加大对中小科普基地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政策。
附件2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科普品牌
征集表
基地名称 |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 所在省份 | 北京市 |
联系人 | 刘芳 | 联系方式 | 13581772637 |
联系地址(邮编) | 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8号 | ||
基地类型 | □科技场馆类 □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 □“三农”类 □企业类 ☑自然资源类 □其他类 | ||
品牌名称 | “李四光中队—青少年地质勘探队”科普夏令营 | ||
品牌简介 | 冰川馆是石景山区校外实践大课堂实践教育基地,为多所学校培养了多名小讲解员和“青少年勘探队员”。利用科普夏令营,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在46亿年中的变化,更深刻的学习地质,自然知识,通过专题讲座,标本采集、制作,岩石、矿物、化石鉴定等各项活动,让学生们学习到在学校学不到的自然知识,在体验中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科学创造和探索求知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兴趣,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 ||
主要内容 | 在为期两天的夏令营活动中,第一天老师们带领“地质勘探队员”们走进八大处公园,探究冰川漂砾的奥秘,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冰川知识及冰川擦痕的形成。“冰川漂砾”见证冰川运动,是冰川曾经存在过的物证。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中,了解冰川知识后,孩子们亲手绘画出《我眼中的冰川》。下午回到在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内,开设了科普课堂《穿越第四纪 探寻古生物》,通过观察第四纪古生物化石,感受凝结的历史,认识第四纪代表性古生物及生活环境和特征,感受自然环境与动物之间的密切联系。老师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最为古老的动物---斯普里格蠕虫。第二天,活动主要以模式口区域地质研学活动展开,开设了科普课堂《寻冰记》,通过老师的专业讲解,孩子们了解了西山地区的地貌特征、冰川擦痕的发现经过及冰川擦痕的确认对于世界冰川史、古气候研究的重大意义。 | ||
推广情况 | 8月28日-29日,冰川馆开展为期两天的“李四光中队——青少年勘探队”小小冰川讲解员科普夏令营活动,活动通过公众微信号报名的方式,包括冰川馆志愿者在内约20名青少年报名此次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考察八大处冰川漂砾、老北京玩具制作(斯普里格蠕虫)、科普研学、参观讲解、绘画等内容。活动中小营员们充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从活动中体会到地质学家探求真理的艰辛与坚持,把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渴望深深刻印在了小营员的脑海里,把“科学强国”的理想抱负外化于永攀科学高峰的行动中。 |
附件3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科普活动案例
征集表
基地名称 |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 所在省份 | 北京市 |
联系人 | 刘芳 | 联系方式 | 13581772637 |
联系地址(邮编) | 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8号 | ||
基地类型 | □科技场馆类 □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 □“三农”类 □企业类 ☑自然资源类 □其他类 | ||
活动名称 | “你好 冰川” 冰川馆重新开馆系列主题活动 | ||
活动时间(2022年3月至今) | 9月28日-10月6日 | 活动参与人数 | |
主要活动形式 | ☑展览展示 ☑互动体验 □现场咨询 ☑科普讲座 □科普表演 ☑科普宣传 □科普开放日 □网络活动 □科技服务 □科教课程 □其他(请注明) | ||
活动设计思路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冰川馆自2023年4月17日闭馆施工,到9月下旬的重新开馆历时接近5个月,公众对“他”的重新开馆充满了期待,为了充分发挥基地职能,让大家重新认识冰川馆,特在开馆之际开展“你好!冰川”—“追光科普 探求冰川”系列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旨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宣传科学知识。积极深化科普供给,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促进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基础支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 ||
活动实施过程 | 阶段一:线上预热+宣传推广 根据计划,冰川馆计划于9月28日上午举办开馆仪式,并于当天下午2点正式对外开放。正式开放前夕,通过“石景山文旅”公众微信号,对外发布互动游戏“冰川消消乐”、全景导览和快闪视频进行活动的宣传预热工作。 阶段二:开馆仪式当天 9月28日上午10时许,开馆仪式在石景山炮厂小学学生带来的非遗武术表演中拉开序幕。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训练,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秘书长马岩,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副馆长葛旭,中国地质博物自然资源科普工作办公室处长李雯雯,李四光纪念馆高级顾问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女士作为嘉宾莅临开幕仪式现场。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尹圆和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等有关领导、专家出席活动现场。随着破冰锤的落下,三个可爱的冰川动物徐徐走来。仪式上,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领导和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训练为冰川馆重新开馆致辞,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领导授予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葛旭、中国地质博物馆自然资源科普工作办公室处长李雯雯、国家自然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研究馆员高源为冰川馆荣誉顾问。开馆仪式结束后,有关领导和专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你好!冰川——追光科普 探求冰川”系列活动的展览部分,并参与座谈为冰川馆的建设和发展献言献策。当天下午两时许,冰川馆迎来了正式开馆后的第一批游客,除了参观游览,大家还有幸参与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张继民老师带来的“地球三极科学考察的奇遇”开馆讲座,讲述与冰川相遇的经历。 阶段三:中秋、国庆科普天天乐 为持续落实2023年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冰川馆将在中秋国庆期间持续开展“你好!冰川——追光科普 探求冰川”系列“科普+”线上线下活动,从“冰川之期、冰川之最、冰川之变、冰川之物、冰川之矿、冰川之美”六个主题,以互动游戏、科普讲座、观影展览等多种形式,为市民朋友打造一场全方位的科普盛宴。通过线上活动,观众可参与冰川消消乐互动游戏,还可以掌上云游冰川馆。 | ||
特点及亮点 | 活动主题“你好!冰川”——“追光科普 探求冰川”,以重新开馆为契机,结合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以线上及线下展览、活动等形式进行科普活动。线上围绕“互动游戏+全景导览+短视频宣传”展示新馆全景,线下通过“科普+”的形式,围绕“线下展览+主题活动+集章制作”,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科技服务体验项目。 | ||
活动科普效果 | 本活动以“你好!冰川”——“追光科普 探求冰川”为活动主题,以线上互动游戏、线上新馆全景展示、线上及线下展览等形式进行科普活动。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开馆之日,根据馆内展厅的特点,以“破冰寻宝”启动仪式为开端,围绕冰川之期、冰川之最、冰川之变、冰川之物、冰川之矿、冰川之美六大主题设置展区或活动,“科普+”的活动形式包含破冰启动、互动游戏、观影、讲座、展览等,通过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宣传科学知识。 | ||
宣传推广情况 | 冰川馆开馆活动在石景山新闻、文旅局公众微信号和中华网、北京首都网、文化发展网、热搜中国网、华夏焦点网、北京新闻信息网、朝闻天下、北京您早、科普中国等20余家网络、纸媒刊播。中秋、国庆期间每天安排1场活动和1场免费讲解。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2543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68%,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131%。 |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