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都属于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出血为主要表现,但二者在发病机制、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上都有所不同。

1****血友病

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突变(主要是因子VIII或IX),患者体内不能合成对应的凝血因子,导致血液不能正常凝固,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1.1****血友病的病因及分类

根据患者凝血因子缺乏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血友病A, 即因子Ⅷ促凝成分(Ⅷ:C)缺乏症,也称抗血友病因子A缺乏症,是传统的血友病。

血友病B,即因子Ⅸ缺乏症,其发病数量较血友病A少。

血友病C,即因子Ⅺ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血友病。

15~20/10万男孩中有发病,此发病率在所调查的不同的种族和地域之间没有差异。发病率以血友病A最多占85%,血友病B占15%,血友病C较少见。

1.2****血友病的遗传

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22对染色体为男女所共有,另外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个体的性别,男女不同,男性为XY,女性为XX。对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而言,因为致病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都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二者的遗传方式相同,主要是男性发病,女性传递。这是因为男性性染色体上的X染色体只有一条,只要 X染色体发生了相关基因突变,就会发病;而对于女性而言,因为其有两条X染色体,只要有一条X染色体正常就不会发病(传递者),只有两条X染色体同时发生病变,才会发病。

具体说来其遗传有以下3种情况:①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均正常,而女孩均为传递者。②女性传递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男孩可为血友病患者,也可以是正常,而女孩一半为传递者,一半为正常;③患病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为50%,也就是说所生的男孩约有1/2为正常,所生女孩中,可有血友病,也可有传递者。可见血友病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只传男不传女,只是女性发病的概率更低。

血友病A除遗传方式发病,还可由基因突变所致。另外,还可能继发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肝癌转移、肝外癌转移、某些血液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毒症,这些由继发而来的血友病称为获得性血友病。

血友病C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

1.3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

血友病常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虽然肉眼可见的外伤出血是困扰血友病患者的大麻烦,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出血也严重威胁着血友病患者的健康。血友病患者的关节、肌肉和内脏都面临着出血难止的问题。儿童由于负重大关节周围缺乏足够的肌肉组织覆盖,软骨发育也尚不成熟,更容易发生出血及损伤,进而导致关节畸形,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1.4****血友病的治疗

对于出血部位,首先要进行局部止血治疗。治疗血友病的有效方法是替代疗法,就是给予输注血浆、冷沉淀制剂或凝血因子VIII/IX制品,目的是将患者凝血因子水平提高到止血水平,以预防自发出血、外伤或手术出血。当血友病的患者出现关节病变,则需要进一步采用关节置换术或者关节融合术来治疗。

2****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亦称为von Willebrand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变,导致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国外报道vWD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

2.1 vWD****的病因及分型

vWF是一种重要的血浆成分,在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血浆vWF数量有显著减低或有质的缺陷,不能完成其正常的止血功能时,则会发生vWD。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vWF委员会根据vWD的发病机制与表型提出的分型方法并被我国第六次血栓与止血会议采用,其中1型与3型为量的减少,2型为质的异常。

1型:vWF量的部分缺失

2型:vWF质的异常,具体又分为如下4个亚型:

2A型:缺乏高-中分子量vWF多聚体,导致血小板依赖性的功能减弱

2B型:对血小板膜GPⅠb亲和性增加,使高分子量vWF多聚体缺乏

2M型:vWF依赖性血小板黏附能力降低,vWF多聚体分析正常

2N型:vWF对因子Ⅷ亲和力明显降低

3型:vWF量的完全缺失

2.2 vWD****的遗传

vWD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型),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型与3型),男女均可患病,患病几率一样。但女性因月经、妊娠与分娩等特殊情况,发生出血的机会较多,因此,在临床统计资料上女性患者占60%以上。

此外,vWD还可后天获得性发病,这种情况比较罕见,通常在无出血史和家族史的患者在成年后才出现。获得性vWD通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包括骨髓殖性疾病、淀粉样变性,良性或恶性B细胞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实体肿瘤(特别是肾母细胞瘤)、心脏或血管缺陷(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有关,并且可能与药物相关:包括环丙沙星和丙戊酸等。

2.3 vWD****的临床表现

vWD患者的皮肤黏膜会出血,并以鼻衄和牙龈出血最常见,而深部组织出血少见。与血友病不同,后者往往是关节、肌肉以及脏器出血,而皮肤粘膜出血的情况很少。但由于vWD的类型不同,临床出血症状差别很大。轻者(1型)仅有月经过多,在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出血不止,或在家系调查时才被发现;2型出血危险为中度;重症(3型)患者出血明显,也可像血友病那样发生自发性关节与肌肉出血。即便来自同一家族中不同成员的出血表现及严重者也不相同。患者的出血倾向可能随着年龄增加而减轻。vWD女性患者常有月经过多或分娩后大量出血。

2.4 vWD****的治疗

vWD患者应尽量避免创伤与手术,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对有局部轻微创伤、鼻出血与牙龈出血者可用明胶海绵或纤维蛋白凝胶填压。对于症状较严重者,需要通过药物(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和输注血浆制品来提升患者血浆因子VIII与vWF的水平。此外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等通过与纤溶酶原结合而抑制其活化,保护血块不被溶解而起止血作用。

以上就是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的各自特点及不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临床表现来初步区分这两种疾病,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确诊。因为两者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因此确诊后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减少疾病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不适以及伤害,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来源: 天坛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