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8004万人,约占全部人口的19.8%,65岁以上老年人20978万人,约占全部人口的14.9%,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各种老年性疾病,如跌倒骨折、骨质疏松、脑中风、冠心病、老年性痴呆等,接踵而至,给老年人的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降低了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指数。

为有效提升我辖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防病治病能力,全面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根据诸城市卫健局关于“一老一小健康管理”的相关要求,我院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居家医护服务延伸,让居民签而有约,共享健康,让居民签约有依靠,健康更牢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紧紧围绕“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对待老年患者实行救护车免费接送,开通院内老年人绿色通道,让老年患者享受到高效、便捷、节约、周到、热情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选派优秀医护人员,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让医疗、护理专家走进家庭,从基本医疗照护、基本公卫管理、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在家不方便就医的患者,也能得到安全、可靠、放心的医疗护理服务。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小知识1:什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与常住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由协议约定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个人)为该居民提供的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个性化的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优先预约服务、优先转诊服务、长期处方服务、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居家护理服务等。

健康科普小知识2:什么是居家护理服务?

居家护理服务是在个人居住场所或家庭中由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和支持服务的健康护理实践,它的核心目标是为患者提供以家庭为基础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将疾病影响减至最低,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是一项便民惠民的活动,该服务从基础医疗照护、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照护,实实在在方便了群众,解决了病人“出行难、看病难、买药难、买药贵”的问题。

健康科普小知识3:长期卧床的病人应该如何照护?

1、防压疮:长期卧床病人局部受压容易造成组织破损、坏死形成压疮,需勤翻身,防压疮。

2、防感染:预防肺部感染,需要勤拍背,两个小时拍背一次。一般是从背部,从下往上拍,由外往内拍,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其次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有些病人长期留置尿管,加之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做好预防工作,可用碘伏棉球擦拭患者会阴部,每天两次;尿管要定时开放引流尿液,以锻炼患者的膀胱括约肌功能;鼓励患者多喝水,促进排尿,减少细菌滞留尿道的时间。

3、口腔保健:需要加强口腔保健,人体口腔内有许多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局部炎症、溃疡,甚至全身感染。平时要坚持刷牙漱口,不能自行刷牙的患者,家属可用湿棉签帮助患者早晚清洁口腔。

4、肢体锻炼:因为卧床长时间不动容易造成人体关节粘连,从而导致疼痛的出现,因此,家属平时要帮患者多做按摩。在做按摩时不能只是捏肉,要针对人体的各个关节进行屈伸、旋转、弯曲等,比如让关节尽可能的弯曲,然后再极度的伸直,每个关节反复操作3-4次左右。

5、保证营养供给:长期卧床病人,需要补充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同时,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因此,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来源: 健康科普:走美丽乡村路,谱老年安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