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扎实推进科普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了关于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系列科普宣教活动总次数达到30次,涵盖了:线上线下“双轨制”的同步科普宣教活动、“走进”科普基地科普实践活动、“互动”科普宣教学习活动、“宣讲”科普进村屯科普教育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教活动。配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等重要媒体对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媒体宣传30次。制作自然教育类科普视频8部。基地全年面向公众开放,接待公众总量达到了100万人次以上。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2023年我们积极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将科普活动引入校园,领进湿地,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生态科普知识,共开展相关科普活动5次,服务学生200人次。以下是开展活动的具体情况:

1.科普活动进校园:

2023年,我们精心组织“探索候鸟的迁徙旅程”——扎龙科普进校园系列科普活动,如候鸟迁徙科普讲座、宣发扎龙生态科普图册、扎龙生态科普展板讲解等,深入到哈拉乌苏村扎龙中心学校,将生态科普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们。通过互动和实践,普及科学知识和生态环保理念,进一步加深学生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2.科普青少年入湿地:

2023年,我们在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内举办了4次青少年科普宣教活动,引领青少年们踏入湿地,进入自然“感”科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和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东三省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的孩子们,先后走进了扎龙保护区,与科宣中心科普工作者们一起交流学习湿地生态保护相关科普知识并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和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东三省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关注森林·走进大美龙江——加强交流活动,携手共促发展”在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共39名青少年参加本次活动。基地工作人员引领大家走进扎龙湿地,于室外进行了一场生动活泼的观鹤之旅,在走过水禽岛、宣教长廊和名鹤苑等区域,过程中不仅有自然教育讲师的全程科普讲解还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丹顶鹤野化训飞和扎龙湿地芦苇荡的魅力;于室内自然教育讲师为青少年们进行了一堂名为“扎龙的鸟鹤羽踹跹”的自然教育课,通过鹤类的物种定义、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形态差异等趣味科普知识,激发青少年们对鸟类世界的探知兴趣。这次活动的举办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科普自然教育事业、促进地方经济和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带来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场所。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基地组织了以下相关科普活动:

1.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及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员,精心录制了4部生态环境科普讲解视频,并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线上宣传的方式,科普工作人员将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结合生动的给大家展示关于生态保护、湿地保护、丹顶鹤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这4部作品还分别获得了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2023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大赛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部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三等奖,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评为十佳组织单位。

2.在全国科普日期间,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线上线下“双轨制”科普宣教活动。线下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于9月21日在哈拉乌苏村扎龙中心学校举办2023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探索候鸟的迁徙旅程”——扎龙科普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设为室外生态科普展板交流问答与科普纪念品发放和室内的“扎龙金秋 鸟的迁徙”科普课堂两大互动环节,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生态环保理念,进一步加深学生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制作推文“湿地土壤之“镜”下的微观世界——全国科普日系列科普活动”为大家介绍了扎龙湿地的土壤类型,并通过制作的土壤薄片带大家观看了显微镜下的扎龙湿地土壤。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扎龙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账号发布,全年发布数量达35条;另外新华社、人民日报、龙头新闻等其他重要媒体对基地信息宣传数量达30余条,其中部分涉及到基地的展教资源情况报道。

展教资源更新情况方面,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在本年度完善了基地“爱鹤课堂”的布展和科普设施设备引入,用于未来面向科普公众的日常科普宣传。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2023年度,我们共开展了10次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促进环保意识的普及,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事业。活动分别为:.2023年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 、2023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第42届爱鸟周线下宣传活动、黑龙江省湿地日线下宣传活动 、扎龙科普进校园,全国科普日活动、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别等“珍稀”才珍惜”线上宣传活动、外来物种侵害防治踏查监测科普活动、“守住绿水青山,迎来金山银山”首个全国生态日线上宣传活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秋季候鸟迁徙季线上宣传活动。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我们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拓展活动领域,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共同致力于推动自然保护、环保意识的普及。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人员总人数为18人,其中专职人员7人,兼职人员11人,包括了硕士研究生4名,专业方向分别是:动物学、植物学、生态环境和地质学。科普工作经费方面,年度科普经费使用情况为支出18万元,支出用于展馆布展、设备购入等方面。

二、特色工作

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湿地科普教育资源,围绕各类湿地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体验活动与主题活动,通过科普宣教,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孩子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鱼,建立起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孩子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生态、热爱生态,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才能让更多人来保护扎龙湿地”。我们将结合扎龙保护区的特点,结合植物、鸟类和人文精神等内容,为公众打造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课程,希望让公众们深入探索扎龙的美与奇观。

在今年七月份组织开展的“扎龙与东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师生的社会实践交流活动”是基地本年度颇具代表性的特色工作之一。2023年7月21日由马占宇、徐涵老师带队的东北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留学生们来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成员带领师生团队在保护区进行了参观、实践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国际交流学院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行万里路知中国情 中国发展成就观察”及“感知中国——龙江振兴融合发展”,目的是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引导中外学生深入探索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中国的国情社情。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成员结合社会实践的主题与留学生们从保护区生态保护、扎龙精神、动植物种类习性及作用价值等多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进行了一次实践交流会。

实践交流会上科研宣教中心徐卓、刘骅峻分别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概况、历史沿革、生态保护措施、湿地地理位置及形成等相关知识为留学生们进行概要讲解;国际交流学院的带队老师马占宇借助研讨会也和留学生们针对新型国际关系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国际关系等话题进行探讨。

本次活动的特别之处在于是与国际友人进行了一场集自然观察、科普讲解、经验分享、互相交流研讨于一体的全面的实践活动,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让国际留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并了解到了湿地形成、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关科普知识;也让东北林业大学和扎龙保护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增强,为今后的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让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们去了解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会世界大湿地 中国鹤家乡扎龙的美。

三、问题不足

以下是扎龙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在开展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1、科普师资团队建设还需加强,科普教育基地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科普师资队伍,培养科普讲解员、科普教育讲师等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普讲解能力。需通过更多的定期培训和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来保证科普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志愿者是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我们的志愿者队伍规模相对较小,且专业背景和能力参差不齐。我们需要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科普知识和服务能力,形成专业化、有序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来源: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