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常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近年来马铃薯早疫病呈明显加重趋势,2008和2009年笔者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和云南的部分地区均发现严重发生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其一,随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有些马铃薯主产区连年种植,土壤中养分不平衡尤其有机质含量下降,导致植株衰弱,由于引起马铃薯早疫病的茄链格孢是弱寄生菌,喜欢侵染衰弱的组织;其二,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马铃薯品种组成的变化,可能导致早疫病菌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使得菌株的致病力发生变化。基于上述原因使得马铃薯早疫病在有些产区呈上升发展趋势严重发生时,甚至个别地块病株率可达100%,造成植株提早枯死,严重减产,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马铃薯晚疫病。

症状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和薯块。首先,在植株下部叶片或老叶上产生小的、近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病斑,病斑可迅速扩大,其上产生黑色同心轮纹和少量黑色霉层。严重时,整个病斑相互连接,但受叶脉限制成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最后穿孔,叶片变黄,干枯,脱落。叶柄受害多发生与分支处,病斑褐色,线条形,稍凹陷,扩大后呈灰褐色长椭圆形斑,有轮纹。块茎受害,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大小不等,有的病斑,直径可达2㎝。边缘明显,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深度一般不超过6mm,在老化的病斑上,可以产生裂缝。在贮藏期间病斑可增大,块茎皱缩。

病原

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E. & M.) Jones and Grout,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Monili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病菌除侵染马铃薯外,还可以侵染番茄、茄子等茄科植物,引起叶斑、茎腐、果腐和幼苗猝倒,还可侵染龙葵、烟草等。培养特征变化大,大多数分离菌株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易产生分生孢子。照射、菌丝体受伤或在营养较少的培养基上可产生分生孢子。菌落扩散呈毛发状,灰褐色至黑色。

成熟菌丝暗褐色,有隔膜和分枝;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直或弯曲,不分枝或罕见分枝,圆筒形,具1~7个分隔,暗褐色、浅黄褐色或青褐色,47.5~106.0×7.5~10.5μm;分生孢子通常单生,倒棍棒形,直或稍弯曲,黄褐色或青褐色,具横膈膜4~12个,纵、斜隔膜0~5个,隔膜处常有缢缩,孢身大小67.0~140.5×15.5~28.5μm;喙细长,丝状,分膈,分枝或不分枝,浅褐色,与孢体等长或略长,孢身至喙逐渐变细。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分生孢子梗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9~23℃,温度高于32℃时,分生孢子梗的形成受到抑制,这种抑制是可逆的,当温度低于32℃时,分生孢子梗还可再形成,其中分生孢子梗的形成需要光照。分生孢子形成温度15~33℃,最适温度为19~23℃,15℃以上时,光照抑制分生孢子的形成,温度高于27℃时,不再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温度1~45℃,最适26~28℃,55℃ 10min可致分生孢子死亡。

病害流行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薯上、土壤中的病残体或其它茄科植物上越冬,并可保持一年以上的生命力。翌年马铃薯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菌通过表皮、气孔或伤口直接侵入叶片或茎组织**。**在生长季节的早期,初侵染发生在较老的叶片上,然后是幼嫩的组织。然而,活跃的幼嫩组织和重施氮肥的植物,可不表现症状。在许多地方,早疫病是一种重要的衰老植株的病害。早疫病菌在马铃薯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很容易脱落,并借助风、雨或昆虫携带向四周传播。条件适宜时,病菌潜育期极短,5~7d后即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引起重复侵染,经过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未成熟块茎的表面容易被侵染,相反成熟块茎的表面较抗病。通过成熟块茎表皮的侵染,一般是从伤口侵入。在秧蔓死亡和起薯之间三四天,或更长的时间,块茎的抗性显著提高。

早疫病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远没有晚疫病那么密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像晚疫病那么严格。正因为如此,凡栽培马铃薯的地区,年年都有早疫病的发生,即早疫病的发生很普遍。

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发病。通常温度在15℃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开始发病,25℃以上时只需短期阴雨或重露,病害就会迅速蔓延。因此,7~8月雨季温湿度合适时易发病,若这期间雨水过多、雾多或露水多,发病重。在湿润和干燥交替的气候条件下,该病害发展最迅速**。**

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至孕蕾期抗病性强,始花期开始抗性减弱,盛花期至生长期抗性最弱。品种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但无免疫品种。一般早熟品种易感病,晚熟品种通常比较抗病。

沙质土壤,肥力不足,肥料不平衡如缺锰;病毒病、黄萎病、线虫病以及虫害严重;生长衰弱的田块,都会诱发病害加重。收获时机械损伤多,储藏期温度偏高(10℃以上)的薯块,发病重。过早过晚栽种,氮磷肥多量可增加感病性,多施钾肥可提高抗病性。温度对块茎发病的影响较大,贮藏在5~7℃或25℃条件下的块茎,病害发生缓慢;13~16℃最适合于块茎早疫病的发展。

病害防治

防治策略以选用抗病品种、增强地力、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马铃薯抗性为基础,积极采取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案,尽量减少薯块受伤以及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等措施。

1. 制定合理的化学防治方案:在植株封垄时结合预防晚疫病喷施80%代森锰锌(大生M-45、进富),100克/亩。发病初期喷施内吸性专用杀菌剂,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40mL/亩、10% 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100g/亩、25%金力士乳油10mL/亩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由于世高和金力士对植株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世高和金力士要在封垄后使用。

2. 加强栽培管理:清理田园,掩埋植株病残体,以减少侵染菌源,延缓发病时间。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提高寄主抗病能力。加强管理,增施钾肥,及时灌溉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3. 合理贮运:收获充分成熟的薯块,薯块成熟后收获、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尽量较少块茎受伤,病薯不入窖,贮藏温度以4℃为宜,不可高于10℃,并且通风换气。




马铃薯早疫病块茎症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