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激光科技馆面向全国各地社会公众开展激光及光电子产业科普教育。截止到2023年11月30日,激光科技馆向公众开放科普服务约263天、累计接待参观约1400场次、23000余人次。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相结合的展品及装置开展教育活动,加深公众对激光知识及其实际应用的理解,激发公众对智能制造的广泛兴趣,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升大众科学素质。

(数据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

月份

开放天数

接待场次

接待人数

1月

16

43

587

2月

27

138

1529

3月

26

150

1978

4月

26

131

2455

5月

24

168

3062

6月

23

145

3149

7月

24

123

1675

8月

27

148

2132

9月

24

116

1829

10月

23

125

2056

11月

23

147

2611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为积极响应“双减”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学普及、广泛协作、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系统工程,截止到2023年11月30日,激光科技馆已承接148场、5145人次的学生教育科普活动。其中,26场次,964人次来自光谷一小、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光谷第四小学、光谷未来学校、华师一附中、理工大附小、韩家墩小学、应城一中等中小学学生的教育科普活动,让小学生广泛了解和亲身感受激光的魅力与神奇,丰富见识,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另有122场次,4181人次,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的学生参观学习和实训教育工作,为行业长期发展储备人才,提高从业者专业度。

(数据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

月份

中小学

重点高校

场次

人数

场次

人数

1月

0

0

3

122

2月

4

120

2

90

3月

2

60

9

377

4月

4

151

8

217

5月

0

0

21

638

6月

1

30

12

500

7月

0

0

18

492

8月

1

33

12

312

9月

1

45

5

173

10月

12

540

9

389

11月

1

35

23

962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激光科技馆作为国家级教育科普基地,积极履行科普职责,在湖北省科协支持与指导下,2023年共开展了“激光科普开放周”、“走进神奇的激光”科普开放日、“云游激光科技馆”、激光第一课堂、激光知识实地训练营、“追光之旅,与你童行”儿童节主题科普等科普活动30余场,受益人数达近3000人。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互联网时代,为适应新媒体特点提供更全面的科普服务信息,扩大科普开放信息的辐射面,加强科普宣传力度,激光科技馆在主流网络渠道搭建服务阵地,包括视频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并通过开发小程序软件让公众可以更为便捷了解到激光科技馆相关科普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服务信息,全网用户覆盖面超2000人次,全网科普服务信息阅读量超1w+。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作为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激光科技馆结合自身场馆、专业人员等资源优势,在园区内部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公众、讲究务实的志愿服务,工作汇报如下:

1. 积极组织群众参观科普基地

结合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东湖论坛”、“看光谷”创新创业生态考察交流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重要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青少年学生、社区、协会、镇乡群众代表到激光科技馆开展科普活动,免费开放激光智能制造体验、科普展品、光电互动设施等,供青少年和群众参观学习。2023年向青少年和群众开放的科普志愿服务近300场,受益人数超10000人次。

2. 积极开展“每个人都能讲一分钟激光”主题活动,切实培养科学素养

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激光科技馆开展“每个人都能讲一分钟”主题活动,鼓励青少年及群众在参观学习结束后用一分钟的时间讲述参观激光科技馆印象最深刻的激光知识或激光应用,帮助公众开拓思路,真正做到学有所获,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3. 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好的完成普及激光知识,提供更完善的科普志愿活动,激光科技馆在企业内部发出倡议,公开召集科普宣传、激光科普讲师相关志愿者,2023年度共征集11名激光科普志愿者,并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经费来源:2023年激光科技馆科普经费主要来源包括企业自筹、市场收入等。企业自筹是我们科普经费的主要来源,此外,我们也通过市场途径售卖相关激光文创产品获取了一定的收入。

2.经费支出:激光科技馆经费支出主要用于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普展品的更新与维护、科普宣传和推广等方面。因激光科技馆为企业型教育科普基地,相关经费支出统一由上市公司财报披露。

3.人员情况:

现从事科普工作人员,专职5名,兼职11名,具体明细如下: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本人专长

园园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展陈布展

王园园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网络传播

任秀杰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播音主持

陶梦洁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视频拍摄剪辑

胡芯怡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发展部主管

创意表达、文创设计、活动组织

冯书云(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副总经理

激光产业发展及应用研究

程伟(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总工

精密微纳激光技术应用研发

祁小勇(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部副经理

超高功率激光技术应用研发

刘祎(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发展部经理

(兼)科普教育及立体化传播

闫俊捷(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

许琳琳(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推广专员

科普教育、幼儿教育

杨汝茜(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策划专员

科普网络传播

曾爽(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工程师

激光工艺研发

余潇潇(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编导

科普素材制作(图片及视频拍摄/剪辑)

廖婵(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编导

科普素材制作(图片及视频拍摄/剪辑)

周锐(兼)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编导

科普素材制作(图片及视频拍摄/剪辑)

二、特色工作

1. “东湖论坛开放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两地三区”(世界科技前沿策源地、国际创新人才集聚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先导区、全国产业创新引领区、全国创新生态示范区),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23年10月19-22日在武汉举办首届“东湖论坛”。“东湖论坛”突出“科普+科创”特色,论坛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暨主旨论坛,11场科普系列论坛和11场科创系列论坛,同期组织科技场馆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和科普创新互动体验,搭建成果展示、互动交流、务实合作的高端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传播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融合互动的国家级论坛。

在论坛期间,激光科技馆以“走进神奇的激光世界”为主题,开展“开放周”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线下参观,来自11所重点中小学的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师生;不同地域的社区群众、不同年龄生活背景的退休老人、镇乡群众代表等都通过此次科普活动了解到激光工作的原理以及激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光科技馆还为每个参观团体准备了激光智能制造的文创体验礼品,让公众在学到激光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激光在生活中的痕迹,达到了良好的贴近群众的科普效果。

2. “云游激光科技馆”

为贯彻落实“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战略意义,2023年9月28日,在湖北省科协指导下,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开展“云游激光科技馆”科普活动,通过激光科技馆视频号平台,将激光科学知识送到“家门口”、让科技爱好者们“零距离”接触激光科普。“云游激光科技馆”科普活动,打破传统科普方式,多元化展现激光科学,增强公众的科普参与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领略科技魅力,切实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问题不足

由于科普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未来激光科技馆应开拓科普经费来源,提高经费利用率,定期更换与科技创新同步的展品与展现形式,完善各类设施,打造有特色的激光科技馆。

四、工作建议

特色科普活动建议加强专项资金支持,加强各场馆间基地共建、联动,共同推进科普的特色化、可持续化、效益最大化。


来源: 激光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