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文科

图一 楼兰铁板河古尸(楼兰美女)

一 古尸概说

古尸,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没有腐烂分解的尸体,最为洋气的称呼则是借鉴国外的命名,称之为“木乃伊”。2011年,“首届古尸保护和研究国际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这类古代文化遗存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公认的名字:“古人类遗骸”(ancient human remains)。尽管古尸有了权威的称谓,但是公众对于这种文化遗存的认识和理解未必深刻。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被公众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墓穴中有古尸吗?”而提起古尸,公众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港台的僵尸电影、湘西的“赶尸人”、欧美文化圈中的吸血鬼……当然,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这些所谓“古尸”千奇百怪,却有着共同的特征:不腐。

因为不腐,古尸大多拥有完整的身体、较好的皮肤,有的容貌甚至依然保存较好。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古尸的记载,如“面体如生,恰似寐中”。人死之后,被描述为“面体如生”,可能有些夸张,但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时,其皮肤弹性尚好,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发现的冰尸“冰雪公主”,其身体上的刺青尚很明显。可知文献记载所言非虚。

古尸在世界范围内多有发现,著名的有新疆“楼兰美女”(图一)和“小河公主”、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女尸、阿尔卑斯“冰人奥茨”、埃及的木乃伊等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古尸分布于世界的不同地区,同时也代表着不同的几个古尸类型。古尸分为干尸、湿尸、冰尸和鞣尸。这些不同类型的古尸和外部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干尸就是尸体完全脱水,丧失了水分而保留下来的古尸,干燥是这类古尸的形态特征,多发现于气候干燥少雨的地区。新疆发现的古尸、埃及的木乃伊,秘鲁发现的木乃伊包和智利发现的木乃伊,就是此种类型。湿尸则是指在密闭的墓穴内发现的、含水量较大的尸体,马王堆汉墓女尸属此类型。冰尸是发现于冰雪之中的古尸,冰人奥茨属此类型(图二)。还有一类发现于沼泽之中的尸体,被称为鞣尸。

图二 冰人奥茨

综观全球,根据目前古尸的发现情况,我们基本可以勾勒出古尸出现的一个区域分布图:埃及、秘鲁、智利发现的木乃伊,北欧地区的沼泽古尸,高山大川上的冰尸,中国的干尸和湿尸。

二、古尸成因:技术or环境

生物的腐烂是动物蛋白质及其有关之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回到大自然物质循环的过程。生物死亡后,内部自身保护功能丧失,各种真菌便开始在尸体内大行其道。生物的腐烂速度与环境、地点、曝光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尸体在夏天腐化速度较快,在冬天则腐化速度相对慢。暴露于空气中的尸体,其腐朽的过程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而放在墓穴里的尸体,腐朽的时间则更长。这里腐朽的定义是人和动物的白骨化,就是尸体的肌体完全腐烂分解,只留下骨头。尸体腐烂与分解是自然界的规律,而古尸的出现却打破了生物腐化的一般规律。这种打破建立于严密的制作标准和规范之上且有实践性的的是防腐技术,建立于偶然因素之上的则只能归结于自然界的神奇。

根据目前出土古尸的种类和成因初步分析可知,古尸的形成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原因,其一是客观因素——环境。特殊环境可以阻断尸体腐朽和分解的过程,从而使尸体保留下来。其二是主观因素——人类干涉。人类通过一种系统的、完善的科学的严谨的技术方法,使尸体避免遭受细菌的分解而保留下来。在世界上有着许多因为这种防腐技术而留存下来的干尸,而这类技术在古埃及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古埃及的人们为了保证尸体的不腐,通过非常严密的手段将尸体较为完好的保存,首先将脑组织从鼻孔勾出,注入一种合成液体,同时将所有内脏取出,用酒精和树脂浸泡。然后清洗遗体,用涂油树脂的棉布带子将遗体包好。最后用布将整个遗体包裹起来,装入石棺。木乃伊制作的技术层面过程结束。这一技术在整个埃及非常流行,不仅上至国王图坦哈蒙,下到埃及平民,同时他们也将这一技术发挥到极致,从牛到鸟类都有被制成的木乃伊。这样的制作过程在法老的金字塔壁画中有着非常清晰的描述。(图三)同样,在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也有这种大量的木乃伊的发现,这些大量木乃伊存在是成熟的防腐技术的产物。

图三 木乃伊制作壁画(图源埃及考古学)

相对于古埃及成熟的古尸制作技术而言,世界其他地区出现的古尸则少了点技术的成分,而多了点幸运。阿尔卑斯山上的半裸男尸,起初众人皆以为其是不幸的的滑雪者,但是其周边的燧石短剑却暴露了他的身份,于是警察换成了考古学家,一场谋杀的官司就变成了考古学家的解密之旅,冰人奥茨的死亡之谜就由考古学家解开了。(图二)同样,在苏格兰、丹麦一带,那些沼泽中的尸体常常让人们猜测他们是谁家的走失人口,其实他们当初作为祭品,或是斧钺加身,或是四肢残断,已经躺在那里几千年了。相对于古埃及的木乃伊,这些古尸的形成很显然是没有主观意识干扰的偶然之作。冰人是因为山上的气候极其寒冷,分解尸体的生物无法存活,故而尸体保存了下来;沼泽的古尸是因为沼泽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细菌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存活,同时,沼泽中的苔藓分解出来的丹宁酸会将尸体分解为皮革的样子,所以沼泽中的古尸,也被称之为鞣尸。于是在大自然的捉弄下,这些尸体在特殊的环境下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三 中国古尸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差异较大,是古尸发现较多的国家之一,根据目前的发现,大约有2000多具。从类型上说干尸、湿尸、尸蜡、鞣尸各个类型均有,从分布区域而言,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如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广西、上海等地,干尸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中国最早的干尸距今约3800多年,而湿尸始见于战国秦汉之际的墓葬,下可达明清。

南疆是中国干尸保存最多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罗布泊、哈密等地,其中仅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地,就曾出土古尸305具。这一区域内的气候干燥,土质疏松,透气性较好,墓室外高温干燥的空气可以使尸体内的水分迅速蒸发,使尸体内微生物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这一区域发现的许多干尸都应该是环境与气候的“杰作”。

长江流域发现的大量古尸,除极少的干尸外,大部分属于湿尸。它们大多是以深埋于地下的棺椁装殓,全部浸泡于棺液之中,尸体表面湿润,其中比较有名的古尸出自马王堆汉墓、凤凰台汉墓、连云港汉墓等,不过明代以前的古尸数量总体较少,到明代激增,远远远远超出了以前的所有时代的总和

通过观察已发掘的古尸墓葬,结合中国历史文献,可以发现在古尸出现的墓葬中,很明显有些共性存在。这些似乎可以被称之为古代墓葬的防腐技术。首先是墓葬的结构上,深挖墓室,让墓葬深埋地下马王堆一号墓葬就深达20多米。其次,厚大的棺椁结构,用松柏做成的棺椁,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和字母扣。都能使墓室内形成一个缺氧环境,从而有效的抑制需氧病菌的生存繁殖,再次,在墓室内用具有吸水防潮性能的木炭、灯草、松香、草木灰、石灰等来干燥墓室,并且通过尸殓,对尸体多穿衣服以保护皮肤等。最后,在墓葬的建造方法上,加强墓室和棺木的密闭性。用厚厚的白(青)膏泥、三合土等夯实棺椁与墓室之间的空间,增加墓室的密闭性。通过铁钉、生漆粘缝等加强棺木的密闭性。经过这些处理措施,整个棺椁内外形成一个相对恒定且缺氧的环境,尸体的腐烂速度会因为氧气的消耗殆尽而减缓,直到异常的缓慢,于是大量的古尸就保存了下来,继宋元以来,长江流域各地区的墓葬更加强调其密闭性,独特的三合土夯筑与糯米灌浆的墓葬营造方法就是其具体的体现。

马王堆汉墓中的古尸因为深埋、4层棺椁、20多层衣物包裹以及厚厚的百膏泥、大量的木炭保持了尸体不腐(图四),凤凰山汉墓则是因为周围的青膏泥的、五花土和封闭严密的内棺使古尸保存至今。北宋时期的衡阳的何家皂墓由木棺、石椁和石灰层构成,木棺由两层木质致密的木板构成,外层用麻布包裹、再涂红漆、棺椁之间填充致密的石膏。南宋的周瑀墓则通过古墓的子母扣合,多次生漆填缝,封闭严密,外椁也以枣核钉铆合。这些措施都意在构建干燥密封的墓室环境,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图四 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尸

此外,还有通过水银来防腐,将其置于棺内或者尸体里,来避免尸体腐朽。《宋史·真宗李宸妃传》中,有关于仁宗即位,“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

根据上文可知,埃及人早已对尸体的腐朽过程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故采用了有效的防腐手段,注重对尸体本身进行处理,通过取出内脏、脑髓等易腐败部位,同时用酒精和油脂处理尸体,注重做好抑制腐朽内在的因素。与此相比,中国的防腐措施则重在对外在环境的处理,注重尸体外在保养,讲究调节外在环境,而不破坏人身体本身。而我国的这种防腐的措施能不能被称之为成熟的技术呢?

首先,综合国内的考古发现,古尸数量并不少,但以中国历史的长时段和地域的广袤作为参照系数而言,数量并不多。其次,中国目前发现的古尸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和新疆地区。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一直是华夏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样的墓葬防腐技术在这一区域的墓葬内未见成效,黄河流域地区鲜有古尸发现。再次,共处一片墓区中的墓葬,同样的防腐技术,在技术的掌控上缺乏精准,防腐所达到的效果确实参差不齐。以马王堆汉墓而言,同一区域发现的三处墓葬,确是因为白膏泥的薄厚不一而仅有一座墓葬尸体被较好的保留了下来。最后,中国古代尸体防腐技术职业人缺失,与埃及相比,我国古代没有出现掌握尸体防腐技术的专门性人才和阶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尸体防腐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成熟性,具有极强的偶然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这种防腐的措施既没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又没有相对规范的执行标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具备预见性。但这些并不能够否认我国古人在尸体防腐方法上的探索和某些手段的理性认识。

本文原载于《大众考古》2014年11期,本次刊发略有修订。

来源: 《大众考古》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