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核物理学家,填补中国原子核理论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 “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青年时代的于敏

学生时代的于敏与父母合影

故事一:读书不费力 骑车倭寇显蛮横

1926年8月16日,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一个普通家庭迎来第二个孩子,这是一个男孩,父亲于兆鲲给他起名“慜”,寓意机灵聪明。小于慜果然非常聪颖,6岁进入芦台县的小学读书,尽管贪玩,但功课很好,读书不费力。对于父亲给取的名,他长大后觉得这个“慜”字太生僻,自行改为“敏”字,这是后话。

识字后的小于敏迷上了阅读,尤其喜欢看中国传统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红楼梦》《杨家将》《说岳全传》。他崇拜书中的英雄人物,幻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像他们一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北平、天津相继沦陷,百姓生活在屈辱和恐惧之中。第二年,小于敏随家人搬迁到天津与父亲团聚,并在天津读中学。

有一次,他在河堤上骑自行车,因为刚刚学会还不太熟练。可是,一辆日军吉普车迎面对着他冲过来,没有一点避让的意思。情急之中,他将自行车拐向堤坝斜坡,才躲过一劫,日本兵却在哈哈大笑中扬长而去。侵略者的残忍和亡国奴的悲哀,让于敏痛恨万分、铭记在心。

故事二遇伯乐老师荐良校 啃窝头路远靠步行

于敏在天津读高中时转了三次学。他最早入读的是天津一中,这是一所公认的好学校,由日本人管理,学校规定中国人见了日本人必须鞠躬。于敏受不了这种屈辱,自作主张转到了私立学校——木斋中学。在这里,性格沉静、学习自律的他,很快脱颖而出。高中二年级时,于敏参加学校组织的基本知识统考,试卷题量很大,还包含高三年级知识内容,但他考了全校第一名。

木斋中学刘行宜老师十分爱才,她觉得于敏应该去更好的学校,帮于敏联系到天津最好的私立学校——耀华中学。而耀华中学也破天荒接收了在高三转学的学生。

来到耀华的于敏如鱼得水,这里名师众多,图书馆馆藏丰富,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这里“学霸”也很多,但于敏的“光芒”依然无法掩盖,数学老师夸他做题简洁明了,一下子就能抓住问题实质。他每次考试除了日语,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

于敏的家离耀华中学很远,来回要步行两个小时。中午不能回家,他就待在教室或图书馆,用一个窝头或一张饼打发中餐,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尽管如此,于敏不以为苦,不以为累。读书让他感到快乐幸福。

故事三遭变故辍学伏危机 资助曲线上大学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于敏临近高中毕业时,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并因此失业,家里经济支柱轰然倒塌。这之前,于敏正在考虑读大学选理科的事,可辍学的危机已经降临。

还有一句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同班同学陈克潜知道了于敏的困境,回家告诉父亲陈范有。陈父是一位实业家,担任大型民族工业企业启新公司副经理,觉得这样一位有天分的年轻人,不应该失学。

启新公司全称为天津启新洋灰(水泥)公司,有着清末官宦尤其是“北洋系”的政治经济背景。1943年前后,公司为了自身发展壮大,广招人才。陈范有向公司推荐了于敏,公司为于敏提供助学金,资助条件是必须上工科,而且毕业后要来启新公司工作。

虽然有附加条件,但对于当时的于敏来说,无疑是久旱遇甘霖,不至于中断学业、失去升学的机会。1944年夏,他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46年,国民政府开始给大学生发放助学金,于敏勉强能维持温饱了。他谢绝启新公司资助,转学到理学院物理系,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理论物理专业。

阅读链接:“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