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立祥 等 科普时报 2023-11-18 13:15 发表于北京

11月18—19日,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科普时报社联合主办第三期“科普创作能力提升与职业规划培训班暨医疗健康从业人员科普研讨会”。《科普时报》约请专家围绕如何提升健康科普创作能力发表真知灼见,以期给广大健康科普爱好者带来启示。

遵循“三理”路径

构建医学传播良性生态系统

从古至今,健康长寿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把握完好的个体生命健康状态,需处理好人与社会生命健康的关系,包括与生命健康个体、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乃至与个体相伴的生理、心理、伦理和社会适应的相互关系。

医学科普传播路径需要融入全周期生命健康生理、全方位生命健康心理、全维度生命健康伦理的“三理”之径,营造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健康新局面,构建医学科普传播的生态循环系统。

遵循全周期生命健康生理之径

调整好“三能”

健康科普要通过医学科普传播培育出人体生理健康的防护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组数据表明,个人的健康和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这充分说明,个体的生理健康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每天6到8小时的充足睡眠、适当的运动和规律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就能为人体播下生理免疫力的种子,最终长成人们抵御疾病的免疫之树。

基于此,健康科普要从生命健康全周期时间长度出发,构建贯穿生老病死全周期之格局,遵循医学科普传播全周期生理之径,调整好机体器官的生物机能、免疫功能和生活技能——这“三能”,是维系人体有机体生命生理活动的“根力”。

图源:视觉中国

遵循全方位生命健康心理之径

调整好“三程”

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大脑的活动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人体产生负面情绪时,七成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这些情绪。而长期反复的紧张恐惧会使身体发生急性变化,如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和血糖升高、血管收缩、失眠、内脏器官血液供应减少。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造成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而通过医学科普传播,可以让人们构筑起心理健康的防护堤。在人们抵御疾病时,通过放松训练、正念训练、认知训练等来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滋养心理免疫力生长的土壤。

因此,健康科普要从生命健康全方位时间宽度出发,构建覆盖生老病死全方位社会之格局,遵循医学科普传播全方位生命健康心理之径,调整好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三程”,是维系人体大脑对客观现实主观反应心理的“心力”。

遵循医学科普全维度伦理之径

调整好“三才”

医学科普传播全维度伦理之径,应该推崇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尚,体现在深挖医学科普传播的源头上、在细耕医学科普传播的途径上、在保护易感人群上,做足增强社会伦理之功课。

通过医学科普传播,撒下社会伦理文明的养料,筑牢人体伦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从生命健康全维度空间高度出发,构建涵盖生老病死全维度自然之格局,遵循医学科普传播全维度伦理之径,调整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准则中体现“天、地、人”三者相合的道德准则,是培养人伦道德、维系社会伦理的“仁力”。

生命健康永远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它贯穿于每个人生老病死的全过程。通过医学科普的传播路径,要传递给人们这样的理念: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才能构筑起一种健康的状态。愿我们遵循医学科普的“三理”传播路径,迈向立体生命健康的新征程。

rId6

“大家”一起做科普

大众健康更有谱

急诊医生,日常工作相当繁忙。一位急诊大夫平均每天出15次急诊,一位主任医师平均每周看100多位门诊患者,一个40张床位的住院病房平均配备5到10名医师,一个月平均出院200人——以上差不多已到运转的极限。就算医师再加班加点,也只能多服务一小部分患者,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媒体、新媒体却可以打破时间、地域和平台的限制,向更多的人传递健康理念。

媒体传播让医学科普迎来“黄金时代”

如今,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医学科普迎来了“黄金时代”。一篇健康科普类文章几千人阅读、一个健康视频上万人观看、一场科普直播十万人在线已成常态。老百姓轻松获得健康科普知识,健康意识提高了,不仅可以少生病,而且即使生了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畅通。

今年,“心肺复苏”“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热射病防治”“避免动物致伤”等健康知识技能,通过一个个媒体平台的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很多人关键时刻的救命“法宝”。足球场上,接受过急救科普培训的队员成功救治了心脏骤停的队友;三伏天,热射病重症患者明显减少;蛇伤地图让被蛇咬伤的人按图索骥,第一时间获得抗蛇毒血清而得救……医学科普的重要意义被一次次验证。

健康科普既要专业又要贴近公众需求

科普,首先讲究“科”。与一般科普相比较,健康科普的门槛更高。

没有专业知识,或者专业底子薄的人做健康科普,很可能因为缺乏专业性而误导公众。一篇高质量的健康科普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还需要专业的理论支撑。比如,急诊医生在工作场景中突发科普灵感后,还需要阅读最新的顶级期刊文章,对繁杂的数据进行考证与比较,像做科研一样做科普,才能获得好的内容。

科普的“普”,其实就是贴近公众需求,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

急救医学的进步,可以让患者做到上“车”即入院,但打通急救的“最后一公里”往往要依靠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然而,很多人固有的生活、行为等习惯和理念,却藏着不健康的风险。一些公众坚信的“约定俗成”的知识,可能不是“天使”,而是让身体雪上加霜的“魔鬼”。例如,“溺水后控水”“产妇不宜洗澡”等传统观念,经科学研究证明是错误的。要让老百姓接受“反常识”的正确观念,一定会遇到不小的阻力。但即便如此,健康科普还是要直面这些社会痛点。

图源:视觉中国

助力科普成“顶流”,让科学回归科普

在科普工作中,想做、能做科普不是最重要的,“大家”持续做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里“大家”有两层含义。

一是倡议越来越多的大咖来做科普。毕竟,医学大咖做科普更让人信服。大众认可专家们在专业上的严谨性和经验值,相信大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相应的理论、实践经验支撑。

二是鼓励年轻医生投身于科普事业。年轻医生做科普有天然优势,他们的“网言网语”“活力四射”都是科普作品接地气、有粘性的保证。然而长期以来,部分年轻医生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忽视了预防医学;致力于医学科研,忽略了公众个性化健康需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科普策略,助力科普成为“顶流”,引导年轻医生在医学诊疗的同时,学习科普技能,并像健身锻炼一样,“细水长流”地做科普。

同时,也要让老中青医师一起,形成“顶配”,让科学回归科普,做出严谨的、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健康科普作品,不偏不倚地传播医学技能和健康知识,让更多老百姓获益。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王立祥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章晓红 四川省医学会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

吕传柱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尹传红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