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伙伴们

有没有挠别人咯吱窝的爱好

趁别人不注意时突然挠向他们的

腰、腋窝之类的地方

然后看着他们笑得

无法自拔

大家应该都有过被挠痒痒的经历,别人一挠就忍不住地笑,但无论多么努力地胳肢自己,就是不痒。同样是挠痒,为什么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自己挠痒和别人挠痒有何不同?

被蚊子叮咬的痒和挠痒的痒一样吗?

挠痒痒会“传染”吗?

在人的皮肤中有一种痒觉感受器,就是我们俗称的“痒痒肉”, 它多分布于人体淋巴与神经区域,与脑神经直接相连,因而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以致我们会忍不住发笑。

当身体某部位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把这种痒的信息传给脑神经,脑神经接受到信息时,便作出某种反射行为来抵消痒感,比如会发出笑声或者积极地躲避来抵御。

因此,在受到别人的搔痒时,人会不由得发出笑声。那为什么自己挠痒痒却没这种效果呢?

有位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叫布莱克莫尔(Blakemore)教授,通过实验发现了挠自己痒痒的秘诀。通过一只手操控机器,另一只手接受信息。布莱克莫尔教授发现,当动作传导延迟0.1到0.3秒时,就可以扰乱大脑的动作预知功能

实验结束后他们团队得出一个结论,当我们感觉到的触觉刺激和我们大脑发出运动指令的可能结果在时间或空间上越不一致,我们就越感觉到“痒”。也就是说,外界挠痒比自我挠痒更刺激、更愉悦,也更痒。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者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当人自己挠自己时,人的小脑会发出一个信号,告诉人脑的其他部分,不要对这种刺激给予反应。

但是,当被别人胳肢时,即便人预先知道,但小脑却不会发出警告信号,大脑会对外来刺激立刻作出反应,人就会觉得特别痒了。

所以当我们胳肢自己时,我们的动作和动作结果能够被大脑所预测,伴随这个预测我们身体会在精准的区域放电,弱化受到触觉刺激的强度——我们就不能给自己一个“惊喜”,因此正常人是不能把自己挠痒的。

如果你能挠痒自己——这和精神分裂症有关!为了弄清挠痒和精神分裂症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研究人员请来了患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健康人各15名。

实验中每个人都接受自己或研究人员的挠痒,仅仅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反映,被自己挠痒和被研究人员挠痒感觉一样,都非常瘙痒

所以,如果你能挠痒自己并且哈哈大笑不止,那很有可能是你的大脑中的运动系统可能出了点问题。

不同的痒觉

就像是痛觉是为了使动物自身远离伤害一样,痒觉也是动物自我保护机制中的一种。

能够引起痒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蚊虫叮咬、轻微触碰、接触到某些植物、伤口愈合、感染等。对于各种致痒因素,身体也会有很多种受体来感受这些刺激,从而产生痒的感觉。

蚊虫叮咬、荨麻疹等致痒的化学物质是组胺,是组氨酸脱掉羧基而形成的。皮肤受到刺激后,分泌组胺,与皮肤中的组胺受体结合形成痒信号。

目前得到研究的痒觉受体主要包括7大类,分别为组胺受体、白介素受体、蛋白酶激活受体、阿片类受体、大麻素受体、胃秘素释放肽受体以及瞬时电压感受受体。

根据传递通路的差异,研究者将痒觉划分为机械性痒和化学性痒。对于无害触摸,机体会选择无视不做反应;但是对于一些轻微触摸,比如蚂蚁爬过手臂、植物扫过裸露的皮肤等,则会感受到痒。

在机械性痒传导通路中,脊髓背角神经元表达的神经肽Y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它能将某些轻微接触引起的痒觉通过,而对另一些不予理睬。

美国科学家Martyn Gouding发现,如果将小鼠脊髓中的这些神经元切除,小鼠会把所有轻微接触感受为痒信号而不断的抓挠。

在化学性痒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脊髓背角神经元表达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研究表明,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缺失能显著降低化学肽诱发的抓挠反应。

机械性痒能通过非伤害性的触摸、电刺激等诱发,而化学性痒则可通过组胺、氯喹等化学物质激发**,二者通过不同的感觉****神经元产生相应信号**。

例如,挠痒痒主要是轻微触摸产生的机械性痒,而蚊虫叮咬则是组胺引起的化学性痒。所以说,虽然叫法一样,但蚊子叮咬的痒和挠痒痒的痒其实并不完全是同一种感觉。

会“传染”的挠痒痒

看到别人打哈欠或听到有人笑,可能会跟着打哈欠、跟着笑。但是小伙伴们应该没想到过,挠痒痒也一样会传染~

研究人员识别出一些大脑区域,当看到别人挠痒痒时,这些区域的活动能够预测你有多容易会感觉到痒。

英国的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人们挠胳膊上或某个位置痒痒的视频片段。果然,受试者看过视频之后表示觉得更痒,而且大多数受试者在实验期间至少挠了一次痒。

当一群志愿者在功能核磁共振扫描仪(fMRI)里看视频时,扫描结果显示,有几个特定的脑区会活跃,而这几个脑区是已知会对诱导瘙痒反应的组胺注射产生应答的。这其中,有 3 个脑区的活跃与受试者报告的痒觉有关联。

研究小组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论文指出,性格测试表明,最能预测易传染性瘙痒的是神经质(自身情绪稳定性),而不是共情(体会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与一些研究人员此前猜想的一致。

来源: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