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烈日的炙烤,住院部外面的地表温度已经高达40℃,进进出出需要加强监护的患者还在不断增加,面对监护室内堆积如山的病患,大家的心情已经烦躁不安。

高速周转的病房似乎又经历了一波“大洗牌”,病床上躺着不同的面孔,交班仔细且有序地进行着。

“号外……又有新病人要从急诊科转入,目前鼻导管10 L/min吸氧中,呼吸困难,需要重新评估插管指征......”

值班护士小罗一边接听着电话,一边冲大家喊道。

此刻空气仿佛凝住了,最尴尬的事情莫过如此——在交班时要来病人。

“大家先交班,速战速决,准备收病人......”

作为今天当值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我立刻说道。

伴随着转运车的声音,病人来了,大家立刻围了上去,按照平时标准动作过床、吸氧、完成心电监护连接。

我走到病床边,那是一位白发苍苍、胸前皮下还隐约有一枚“勋章”的爷爷,一看心电监护,我本能地反应那枚东西应该是心脏永久起搏器。

为了判断病人意识及症状,我拍拍老人肩膀,问:“爷爷,您知道这是在哪儿吗?”

老人没有回答,但是眼睛在不停地转动,似乎要表达什么,带着一点儿北方口音,但听得不太清楚。我瞬时像明白了什么,于是俯下身去对着他的耳朵大声喊道:“爷爷,您知道这是在哪儿吗?您是不是听得不太清楚?”

老人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此时,我身旁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冲我扬了扬手中的听诊器听筒,我第一反应是她要听诊,于是连忙说道:“我来吧”。

但她却直接把听头给爷爷带上了,并对着听筒大声说道:“老爷子,这样能听清吗?”

老人喃喃地回答:“听清了,听清了……”,慢慢地,他紧崩的神情似乎也慢慢舒展开来。

经过一系列问诊和针对性的处理后,爷爷慢慢睡着了。

病人急性呼吸窘迫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依然有病情随时加重的危险,依照惯例,我们立即联系家属了解老人的病史并进行谈话签字。

通过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我们了解到了爷爷的慢性病史以及本次发病的诱因,还得知爷爷听力不好,这几天辗转各大医院,一直没休息好,病情也越来越重了。

好在经过我们悉心的治疗和照顾,两周后爷爷终于出院了!

门诊复诊时,我看到爷爷耳朵上多了一副助听器,便打趣道:“爷爷,现在声音清楚多了吧?”爷爷笑着回答:“这玩意儿还是没有你们给我戴的东西听得清楚。”

我和家属听完都哈哈大笑起来……

后 记

听诊器的发明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除了可以帮助医生完成重要的听诊检查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成为与病人沟通的桥梁。

从法国医生雷奈克为了诊治患者,第一次提出听诊器的概念,到吴孟超院士在冬天查房用双手先捂热听诊器再为患者听诊,再到为了能让患者听清楚,发现听诊器的新用途……

不同听诊器的故事中,有不同的主人公以及不同的场景,但伴随的都是那份来自医生的爱,那份给予患者希望的爱。

病人与医生之间的第一步,是沟通,是了解,但病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一定是需要被帮助的那个人。

任何人在面对身体的病痛时,或是因为没有足够专业的知识,或是因为疾病带来的切肤之痛,无论是酸胀、麻木、疼痛、无力,还是其他任何一种异样的感觉,都会让其内心产生对于异常表现的无限猜测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恐慌。

初入医学院时的我,心里想的只是如何掌握高精尖的各种医学技术,如何把病看好。进入医院工作多年以后,特别是在经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我深切地体会到,不管医生的技术有多精湛,医疗水平有多发达,医生的关怀和援助永远都是病人最坚实的情感堡垒。

治病一定是依靠科学,但让病人感觉到舒服却更需要医生对于患者那颗帮助的心。从医和患这层关系构建起来的那一刻,就不该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更是共情的,感同身受,同气连枝,才是医治疾病的起点,更是每一个合格医生毕生追求的终点。

临床医生正如其名字一样,需要站在床边仔细观察病人。观察的目的除了正确诊断病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察觉病人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故事中的老人一直处于听不清周围声音的状态,这时候病人可能会感到恐惧烦躁,甚至会导致病情恶化,而一次仔细的观察就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个小小的听诊器,以及听诊器带来的这份“逆向思维”,彰显的不仅是一种临床采集病史的技巧,更是医生把心打开,试图去侧耳倾听病人诉说的耐心,以及尽其所能去关爱病人的慈悲。

因此,听诊器的故事,讲述的不是疾病的诊断,更不是一个病例的转归,听诊器联通的亦非症状与诊断,心跳与鼓膜,而是受伤的心和呵护的手,告诉我你哪里不舒服,我一定会想办法听到你的诉说,也一定会陪着你直到疾病消散。

把痛苦告诉我,把希望传给你,这才是听诊器的真正意义所在,才是医生和病人最正确的打开方式。一如美国医生特鲁多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经典描述——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编辑 丨刘洋 赵娜

审校 丨李娜 李玉乐 董哲 李慧文

监制 丨吴文铭

【版权声明】 《协和医学杂志》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及版权存疑,请发送邮件至medj@pumch.cn,我们会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文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科普内容仅用于大众健康知识普及,读者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自行处置,以免延误治疗。治病就医相关需求请于北京协和医院APP线上或线下就诊。

来源: 协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