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养蜂大国,蜂产品生产与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这与从业人员和科学家们对蜂产品的安全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密切相关。

面对蜂产业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的养蜂人一头钻进山林,潜心研究蜜蜂。这其中,由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吴黎明研究员领衔研发出的“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获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要“养好”蜂,先养“好蜂”

养好蜜蜂,首先是要保证蜜蜂繁殖快、存活率高,那么,蜜蜂就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蜂产品,还可以减少相关药物的使用,从源头上提高蜜蜂的生产力和蜂产品的安全性。那么,如何让蜜蜂“强身健体”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俗语也适用于蜂。对于蜂群来说,早春是蜂群繁衍的黄金季节,直接关系到它们全年的生产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一旦遭遇长时间的“倒春寒”,传统的养蜂方式下,蜂群可能会遭受致命打击,不仅会导致许多幼小蜜蜂在低温环境中不幸丧命,还会白白消耗成年蜜蜂的体力。吴黎明团队以蜜蜂的生理机制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他们认为,在早春时节,通过控制蜂王的产卵数量,虽然暂时减缓繁殖速度,但却可以繁育出更为强壮的蜂群。于是他们决定打破“多子多福”的传统思维,发明了一种早春低温繁殖新技术,适度控制蜂王的产卵量,而且限制工蜂哺育行为,将早春蜂群发病率下降70%以上、生产能力提高30%以上,不仅增强了蜂群体质,还减少了药物用量,可谓一举两得。

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让同处一室的多只蜂王可以和平相处,不再因争抢领地而打架,它们可以在同一产卵区自由活动、正常产卵,从而改变了1个蜂群只有1只蜂王的传统饲养模式。这样一来,蜂群的工蜂数量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减少了群体病害发生率与药物使用量,使蜂产品变得更加安全。

给蜂产品“更新迭代

蜂胶是蜜蜂腺体的分泌物,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蜂产品。传统的蜂胶加工方式常采用聚乙二醇作为溶剂对蜂胶进行溶解,虽然聚乙二醇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长期服用仍存在安全隐患。为提高安全性,部分企业采取胶体磨碎的方法对蜂胶进行加工,但这样加工的蜂胶往往存在颗粒直径较大、易分层等问题。吴黎明团队使用“低温湿法超微粉碎技术”来对蜂胶进行加工,大幅降低了蜂胶的颗粒直径,同时采用更为安全的食用油作为溶剂,还减少了萜类物质等功效组分的损失,更多地保留蜂胶的营养价值,一举多得。

蜂蜜是产量最大的蜂产品,因其中富含葡萄糖,十分容易结晶,这样的蜂蜜容易分层,货架期较短。对于蜂蜜加工而言,传统的方法是用热水化开蜂蜜中的结晶,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蜂蜜的品质大打折扣,还容易积累有害物质。针对此问题,吴黎明团队研制了“气体射流冲击蜂蜜解晶装置”和“抗结晶蜂蜜生产工艺”,降低了蜂蜜加工接触温度和时间,加工后蜂蜜不结晶、不发酵,商品价值提高,安全性也得到提升。

此外,吴黎明团队不仅关心蜂产品加工,他们还在蜂产品品质评价技术的研发上下足了功夫。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10种全新的蜂产品品质评价技术被研发出来,为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项成果解决了中国蜂产品加工、生产和评价等方面的诸多难题,对中国蜂产业的贡献立竿见影。其中的关键技术已经在全国多个蜂业合作社、养殖大户、蜂产品加工企业推广应用,大力推动了养殖标准化,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

(文:四川大学博士 牛明泽 把关专家:中关村国科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馆员 汤波)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来源: 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