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大楼旁,学校历史系师生曾对一座东晋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并推断古墓的主人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帝王。日前,“帝陵迷踪——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特展”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大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实物遗存、考古资料、古籍文献的展示,首次系统完整地向公众展示墓葬的考古发掘过程、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
一次缘于意外的考古发掘
北大楼是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鲜为人知的是,1972年4月,在南京大学校园内一次防空洞设施建设中,工人们发现地下埋藏着一个重达五吨的明代石柱础和一些琉璃瓦残片。闻讯赶来的著名六朝考古专家、南京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蒋赞初教授迅速带领师生开展抢救性发掘,发现了沉寂于地下1600多年的东晋大墓。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考古界发表过多篇关于南大北园东晋墓的考古简报和考证文章,但墓中的出土文物却一直深藏在南京大学博物馆,没有进行公开展览。本次展览展品共180多件组,分成了3个单元。其中“中兴正统”单元,通过出土文物,全面还原了南大北园东晋墓墓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
据介绍,南大北园东晋墓全墓南北总长8.04米,东西总长9.9米,由墓门、甬道、主室、侧室甬道、侧室等部分组成。从建筑特点看,墓甬道内设置两道门,主室采用穹窿顶,侧室面积较大,是六朝帝陵常见的做法。此墓虽经过盗掘,但依然出土了陶、瓷、金、银、铜、铁、玻璃、玛瑙、水晶等各类文物百余件,其中卧龙陶座、卧虎陶座、金银器、玻璃器等暗示墓主身份尊贵。蒋赞初结合种种线索判断该墓是一座帝陵。
“南京作为正统王朝的首都,始自东晋,定都建康。这座发掘自南大校园内的东晋帝王陵墓,在六朝考古界颇为知名,因其规模等级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我国南方地区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陵墓。同时,在大学校园中发掘出帝王陵,也是非常罕见的考古成就。”南京大学博物馆馆长史梅说,这次展览的意义一是揭示尘封半个世纪的一段历史。二是展示南大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因为这是由南京大学的教职工抢救性发掘的文物。三是想唤起公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所以这个展览的名称叫“帝陵迷踪”,希望大家都过来看看这到底是东晋哪一个皇帝的陵,查找历史,查找文献,仔细观察这些文物,找出它的一些线索或者蛛丝马迹,形成自己的观点。
金珰、玻璃杯,见证古代丝路交流
展览展出的一组4片金珰,包括一片蝉纹金珰、一片方形兽面纹金珰和两片骑兽纹金珰,无疑是展厅中最耀眼的文物之一。它们历经千年仍光亮如新,同时也彰显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
展览执行人、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魏美强介绍,金珰为古代的一种金质冠帽装饰,据传源自胡服,“附蝉为饰”则是金珰传入中原后,受到汉官服饰影响的结果。貂尾并用附蝉金珰是汉晋以来皇帝的高级侍臣侍中、常侍所用的冠饰。据介绍,金珰往往佩戴在帽檐的正中间。在传世绘画作品、壁画及墓葬考古发掘中,均可见到金珰的图像或实物资料作为印证。如传唐初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中,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等帝王的冕冠上饰有附蝉金珰;传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曹植身边的侍从冠帽上的装饰也类似于珰。在已发掘墓葬壁画中,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中侍从亦着貂珰;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南京郭家山温氏之墓、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等高等级墓葬中亦多次发现金珰。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4片金珰,还会惊喜地发现上面的图案竟然是由一颗颗细小的金珠排列组合而成。原来,金珰的制作采用了一种非常高超的金属工艺——炸珠。简单来说,炸珠就是把黄金碎屑放在炭火上加热,融化时金屑呈露滴状,冷却后成小金珠。然后工匠把这些极细小的金珠通过串联焊接制成图案。据说最细小的金珠直径只有0.01厘米左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不沉。据记载,最早的炸珠器物可追溯到约公元前25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随着汉代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一精妙技艺也通过曲折的路线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它把黄金的精细特性推向极致,故为历代贵族所追捧。但由于非常耗工费力,在后来逐渐衰落,到近代几乎失传。
除了金珰,展品中的一件玻璃制品残件颇为引人注目。据推测,这本来是一件敞口折唇、腹部略鼓起的玻璃杯。经分析,为典型的钠钙玻璃,其中钾、镁的含量较低,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格。玻璃亦名“颇黎”“陆离”“琉璃”等。魏晋时期,光洁剔透的玻璃主要由罗马、波斯等地输入中国,并为上层贵族视若珍宝。
墓主或为东晋元、成帝之一
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虽然偏安江南,但带来了大量北方世族及皇族,将晋朝又延续了一百多年。东晋共经历11位皇帝。据唐代许嵩所撰《建康实录》等文献记载,除废帝司马奕葬于吴县吴陵之外,其余10帝均葬南京。随着南大北园东晋墓出土文物的首次公开展出,人们不禁会问:这座东晋帝陵的主人究竟是谁?
目前,在墓主身份的认定上,考古界存在多种说法。据介绍,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尊卑、东晋帝陵实行分区埋葬。其中,鸡笼山(即今南京鼓楼岗一带,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正在此范围)是西陵陵区,葬有元、明、成、哀四帝,他们都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因此身份最为尊贵。钟山之阳,即南京紫金山南麓富贵山一带,是东陵陵区,入葬康、简文、孝武、安、恭帝,这五帝均以旁支身份承继大统。另外,南京幕府山南麓是北陵陵区,最特殊,只葬了穆帝。
魏美强介绍,蒋赞初作为发掘者,对南大北园东晋墓墓主人的身份进行了推测,认为是东晋初年元帝、明帝、成帝、哀帝的4个皇帝之一。现在的学界把墓主人的身份进一步压缩,把范围缩小到元帝司马睿、成帝司马衍这两个皇帝。目前有一种推测:墓葬主室是成帝和他的皇后杜氏;侧室后来葬入的,是成帝的妃嫔、哀帝的祖母。
也有学者指出,成帝去世时已是东晋中期,墓中第一组出土器物属两晋之交,时代上不符,墓主很有可能就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
据了解,从2017年起,南京大学博物馆联合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全面整理大墓出土的所有文物,编纂成《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一书,即将出版。据悉,本次“帝陵迷踪——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特展”将持续半年。
记者 吴宇 通讯员 于玥晗
来源: 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