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早稻开镰。7月13日,在浏阳市沙市镇河背村,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浏阳片)传出好消息,经过专家组现场实收实测,该试验示范区早稻亩产654.8公斤,同片区与去年相比增产10.14%。

“四高”即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记者在试验示范区现场看到,高标准农田内,选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谷粒饱满,随风掀起了层层稻浪;田间应用了智能灌溉、苗情监测、虫情监测、气象监测、生物诱控等种田“高技术”,与之相关的注解牌插在田旁;数台收割机、拖拉机在机耕道上整齐排列,蓄势待发……

智能灌溉系统(左)和二化螟信息素诱捕器(右)。

“测产正式开始!”随着一声令下,收割机缓缓使入专家组选定的高、中、低三个丘块,稻穗随即被卷入收割机腹中,打碎的秸秆从机尾均匀吹撒还田。柏连阳院士带领专家来到田中央,查看了稻谷的生长情况,细数了稻谷颗粒。

正在田间作业的收割机。

柏连阳院士(右一)在田间细数稻谷颗粒。

收割完毕后,在专家组的见证下,经过过磅计量、水分测定、质量检测、计算统计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得出实测结果。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张玉烛告诉记者,该试验示范区是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的第一年种植,经过挖、填等方式平整后的农田耕作层受到了一些影响,肥力水平有高有低,导致田内早稻禾叶有黄有绿,稻谷水分含量偏高,往后根据今年的情况对农田肥力水平进行调整后,这些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今天测产超650公斤,已是相当高了,以往种植大户早稻产量约450公斤左右。”测产现场,亚华种业工作人员介绍,该试验示范区所种品种为该公司生产的陵两优268高产早稻品种,除每亩增加20元左右的肥料成本外,“四高“试验示范对农田的改造,以及杀虫灯等产品技术的应用,对该品种高产的帮助非常大。

“院士团队助力,今年收成好,亩产创新高。”种田大户朱兴仁介绍道,今年他在“四高”示范区承包了360亩地,有院士领衔的“最强大脑”为稻田“把脉问诊”,给予技术指导,他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增收更有奔头。

收割后装袋。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建文表示,今年以来,长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科技和人才优势,集成配套推广一批以整好田、选好种、育好秧、施好肥、防好病、全程机械化“五好一化”为主推的先进适用技术,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今年长沙在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建设了四个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分层次打造千亩核心示范片、万亩综合试验区、十万亩辐射带动区,其中长沙县、浏阳市两个示范区也是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所在。

粮食生产“四高”的“长沙模式”

农田“高标准”,稳粮“有底气”。长沙认真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质量完成2022年18.04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实施5.12万亩高标准农田投融资模式创新,亩均建设投入达到3200元,增加1倍左右。启动小农水项目建设,铺排建设沟渠、闸坝、机埠等小农水项目353个,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生产“高技术”,增产“有信心”。“四高”试验示范区集成了以全程机械高效生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智能管网节水灌溉、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气象预警避灾减损和智慧田园数字管理等为关键技术的双季稻绿色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院士“智援”,打出“组合拳”。长沙按照千亩核心示范片、万亩综合试验区全覆盖的方式,邀请柏连阳院士专家指导组,逐乡镇逐片区深入田间开展巡查问诊,通过面对面问诊,送上技术指导,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全力打好选配良种、智慧育秧、培肥地力、绿色防控、全程机械“组合拳”,力争种好粮、多产粮、产好粮,全方位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齐上阵”。长沙开展了品比试验选良种,在该市范围内铺排8个试验点,筛选出适宜在长沙范围内推广的品种20~30个。以“四高”试验示范区为例,主要选择高产优质品种,双季稻采取“早高晚优或者早专晚优”模式合理搭配,实现核心示范片优质高产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与此同时,大力扶持集中育秧大棚建设,该市新建工厂化育秧中心23个;发展早稻集中育秧主体3450个,落实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11.6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的75.7%。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发展,该市工厂化育秧面积和机插机抛面积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 科普湖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