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1917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马家垒村,祖父是前”清秀才,后来信奉基督教,当了牧师。父亲于齐鲁大学毕业后,终生执教。马骥家教甚严,自幼勤奋读书,又因受基督教教规的约束,从不吸烟喝酒,家中还规定不准看戏和看电影。他在大学毕业前,从未进过电影院。马骥少年时有一段时间住在农村,参加过农业劳动,深切了解我国农民体力劳动的辛苦劳累,这对他后来在美国改学农业机械有直接影响。

马骥在中学时期,对农业有兴趣,曾想将来当农艺师。他把从外籍教师那里得到的各种品种的桃、梨、苹果、葡萄等果树嫁接到他农村家里,搞了一个果园,后来马家垒村很多农户也都学他种了果树。马骥在青年时,喜欢阅读名人传记,崇拜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也喜欢宗教领袖艾迪和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使他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懂得人生活在世上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

马骥高中毕业时,正值“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不久安阳沦陷,马骥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跟随叔父南迁到武汉。1938年又转移到重庆,才有机会上大学。他先考入四川三台东北大学,第二年又转学到乐山武汉大学,攻读机械系,当时对内燃机、汽车很感兴趣。1940年大学三年级暑假实习,他选择去贵阳万国红十字会汽车修理厂。在那里实习不到一个月,在汽车兵团工作的同学告诉他:“辎汽一团要到缅甸接收美国新车,需要一个懂英文能给驾驶兵翻译新车说明书的人,如果你愿意跑一趟,我可以介绍你去。”马骥为了增进见识和为好奇心所驱使,遂答应进入辎汽一团。不久便启程踏上抗战后方唯一通往国外的大动脉滇缅公路。他不但看到了祖国西南地区大好河山,也亲身体验了一些不平凡的经历,使他了解到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社会上种种黑暗和腐败现象。有权有势的人都在发国难财,驾驶兵“拉黄鱼”(即中途载人要钱)带私货,官兵合伙分赃,倚仗“军车”欺压华侨和私商的运输车队等,使他感到厌烦和恼恨0回到贵阳后,他决定放弃此工作,以继续读书为理由,请假离开了兵团大修厂,回到学校。

马骥在大学就对研究开发工作发生浓厚兴趣。他曾利用课余时间,搞过不少创造,如四川乐山(当时武汉大学所在地)附近盐井中岀少量石油。当地盐工不知有什么用途,都丢弃了。他发现此事后便和化学系的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炼油设备,提炼出煤油和蜡,在市面上出售(当时抗日战争时期内地煤油很缺)。他们还制做雷管岀售给四川公路局。马骥并利用旧微型电机改制成手摇电筒;将直形计算尺改成圆柱形计算尺,使用更为方便。

武汉大学校风比其他大学好一些,学生中进步势力较强,马骥当时虽然不大关心政治,但他因憎恨国民党贪污腐化,除与一些信教的同学来往外,还接触一些进步思想的同学,使他对皖南事变真相、延安革命热潮等有所了解,感到共产党是中国的希望。

抗战时大学生的生活比较艰苦,晚上坐在床上在菜油灯下做作业,夜里还经常起来跑警报,躲避日本飞机轰炸。有一次白天日本飞机来轰炸乐山,马骥和同学一起跑到城外山坡上,一枚炸弹落在他们身旁,和他在一起的最好的两位同学,一人被炸死,一人受重伤。

1943年马骥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获武汉大学机械系学士学.位。为了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以便为国家多做贡献,他决心岀国深造0-1944年底终于达到他的愿望,被选为河南省资助的十位出国留学生之一(抗战时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设在重庆)。马骥到美国后,进入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汽车工程,并常到底特律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工厂去参观。

马骥在美国生活一年后,思想上产生了两个变化:一是发现美国虽然和中国是盟友,共同与日本作战,但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懦弱无能,丧失了大半个中国土地,美国人从内心里看不起中国人。在白人社会里,中国人被视为有色人种,低人一等,受人歧视。有民族自尊感的马骥,精神上压力很大',他感到必须把祖国建设得国富民强,才能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才能受人尊重,否则,在国外无立足之地。二是他因有机会住在一个美国农民家中,看到美国农民种地使用各种机器,很少用手工作业,不像我国农民那样辛苦劳累。因此给他启发,中国穷,主要是农业落后,要改变祖国广大农村落后面貌,非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尊心,他决心放弃原来的汽车专业,申请奖学金,攻读农业工程,这是他一生屮重大转折点。.

1946年马骥在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以后,向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申请奖学金,并说明申请学习农业工程的原因。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十分赞赏他对改变中国农业落后面貌的观点,并根据他在校优异成绩颁发给他一项两年优厚奖学金。该奖学金规定,可到设有农业工程系的大学学习一年,然后还可自选工厂实习一年。他到依阿华州立大学攻读农业工程,他的硕士论文研究题目是将小型拖拉机齿轮传动改为液压驱动、简化拖拉机结构(当时静液压传动技术刚开始应用),1947年马骥获第二个硕士学位——农业工程硕士学位。

1947年夏,他离开学校进入万国农机公司实习,使他有机会学习到农机生产厂的先进生产工艺及设备(有的厂是二次大战后由军工厂改建的)。在这期间,他搜集了犁铮、收割机刀片、步犁、16马力拖拉机发动机、5马力手扶拖拉机等产品图纸及生产工艺资料,后来都带回国,交给重工业部技术处,在我国设计和生产农机具中发挥了作用』

1948年夏,奖学金计划结束,马骥将两年来对农业机械与工厂实习学习心得,以及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意见,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上交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并会见了奖学金颁发人伊顿教授(Prof.Eaton),向他致谢,感谢他对中国的支持(伊顿教授在抗日战争前曾在唐山工学院任机械设计教授,对中国情况比较了解),他高度评价了马骥的报告。

1948年国内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因暂时不能回国,马骥到费城一家农机公司工作。不久,该公司又来了一位中国人陈立,两人见面后谈得相当融洽,都对中国解放后将在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一个新中国表示极大的兴趣。两人商议在适当的时候一起回国。从此,他们住在一起,经常讨论国内解放战争的情况。他们又结识了费城大学一些中国同学中的进步积极分子,共同组织成立了“美中科协费城区会”,马骥被推选为副会长。他们印刷宣传品,举办图片、电影活动,宣传解放区中国人民新气象。1949年6月,美中科协在匹兹堡召开了全美大会,马骥和陈立参加了大会。会议开得十分热烈,每个人都从会中得到鼓励,增强了回国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决心。

正在此时,马骥从纽约华侨日报上看到北京刚解放不久,人民政府便把东郊九龙山一所国民党的兵工修械所改为华北农业机械总厂,生产水泵和喷雾器的消息。他感到异常兴奋,认为回国为祖国服务做贡献的时候已经来到。于是他和陈立秘密策划立即回国,毅然抛弃了美国优越生活和工作,冲破了美国当局种种阻挠,一同于1949年9月回到祖国北京。

投身科研创制新机具

马骥回国后,在北京华北农业机械总厂任工程师,从事农机具设计研究工作,参加了多项创新项目的研制。1954年马骥担任我国第一台大型牵引式联合收割机(GT-4.9)的设计、测绘、试制、试验的主任设计师。该机于1955年通过国家鉴定生产,成为我国国营农场主要收获机械技术装备。该联合收割机生产达25年乏久,总产量超过一万台。

马骥认为一个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脱离不开本国的农业耕作制度、农村经济现状和工业制造水平的制约。国外大型农机具只能作为参考,我国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农机工作者要有志气改进和创造新型机具,使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符合农民要求。马骥于1957年开始研究釆用“茎杆不进入滚筒”原理,设计联合收割机(后被称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由于茎杆不进入滚筒可大大减轻滚筒工作负载,使之能适应高产作物的收获要求;并保持了茎杆的完整,可用于农村编织副业原材料,因而较适宜于我国农村条件。当年第一代样机“高产1号”问世,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釆用“茎杆不进入滚筒”原理设计的联合收割机。1958年第二代改进样机“高产2号”在海南岛进行了收割水稻试验后,送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参加展出。这一原理试验成功,为研制水稻半喂入联合收割开创了一条道路。

'精密播种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一些工业化国家已广泛采用,它具有能节约大量种子(特别对节约杂交优良种子意义重大),减少或免除人工间苗,有利于幼苗生长,能增产等优点。当时国外采用的精密方格点播,机具结构复杂,加以水平圆盘式排种器播种精确度不高,有断苗现象。为此,要发展精密播种新技术,需要将方格穴播改为单粒点播,并研究改进排种器,提高排种精确度。1960年马骥和有关人员合作,开始研究精密点播排种器,将国外水平圆盘式排种器种子由上面填充改为由侧面填充,增设了导种台,充填系数增高,排种精确度也相应提高了。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在较髙作业速度下排种,新排种器充填系数达95%,而在同样条件下,苏联、美国的排种器充填系数仅75%,比苏、美的提髙20%。这表明新排种器不仅漏种率低,而且还能达到高速播种的要求。

1963年采用这种排种器的精密播种机曾在新疆和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大面积试验,效果良好。1964年定型为BJT-6通用精密播种机,通过国家鉴定,成为我国第一代的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它能播棉花(光子)、玉米、高粱、大豆等中耕作物。根据大面积试验调查表明,精播棉花每亩能节约种子6〜7公斤,玉米节约1.5-2.5公斤,高粱节约0.5〜1.5公斤。如果国内半数棉花、玉米播种面积实现精播,仅此一项就可为国家节约1亿多公斤粮食,增产3500万公斤油料。但当时因对精播宣传不够,多数人对其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再加上种子选种不配套,整地不合要求等原因,仅在东北和新疆国营农场部分地区使用,另为援助阿尔巴尼亚曾岀口三四百台。

在逆境中坚持科研

“文化大革命”中,马骥被当作“反动权威”、“特嫌”对象,遭到打击迫害。但他在隔离审査期间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却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认真考虑他今后如何工作问题,以及思考新机具的结构,绘制草图等。1967年马骥在广东看到一台卧式轴流水稻脱粒机,其脱粒、籽粒与茎杆分离两道工序在滚筒内一次完成,不需要逐稿器,机构简化了,因而使他受到启发,闪出一个念头,如果将轴流滚筒竖立起来,将下部凹板由180。改为360。圆周形,不但分离面积加大一倍,生产能力提高了,而且还有可能在凹板外层增加垂直风道,进行气流清选,省掉清选筛,这样将脱粒部件的脱粒、分离、精选三个工序合为一体,设计成最简化的“三合一”脱粒装置。从此,他便与轴流滚筒和立式轴流脱粒部件的研究结下不解之缘。1968年马骥被关入看管室隔离审査,但他没有忘记“三合一”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构想。他利用写检査材料的时间,仍不断画草图构思整体结构,一次被看管人员发现,大声申斥他:“你不写材料交待你的罪行,还在胡思乱想画什么!”。

1969年马骥去湖南干校劳动,在劳动之余,他根据我国某些农业贫困地区需要半机械化收割工具的情况,设计了一种手推式收割机,用以代替镰刀收割,工效比镰刀高2〜3倍。此种设计方案,后来为其他单位釆用和发展,曾一度批量生产和推广使用。

马骥经常在考虑,什么是农民现在最迫切需要的农机具?应该抓什么研制项目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感到全国很多单位研制的收割机,没有达到性能可靠和适用的要求。他在“文化大革命”前虽然搞过卧式割台收割机,增加了集堆装置,已经基本成功,但并不理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马骥认为对引进的日本立式割台收割机加以改进是一条较好路子。因为立式割台与卧式割台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与拖拉机配套机器前伸量小,地头转弯灵活,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它存在着一定缺点,如在地头造成散穗损失,割幅不能增宽,只能割1.2米,效率低,收割倒伏作物性能差等问题,因之未能很好推广。如能改进设计,克服这些缺点,保持其优点,将是一种较理想的收割机。1972年马骥从干校一回到农机院,立即到湖北黄陂收割机厂蹲点,和一位助手开始了新型立式割台收割机的研究工作。在两年中经多次试验,从气吹、拨禾杆等不同方案的试验中,终于研制岀星轮扶禾器是最有希望的方案,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星轮扶禾器能解决上述的主要缺点。

一心扑在事业上丰收结硕果

年近六旬的马骥,为了振兴我国农机事业,继续战斗在科研第一线。1975年,北京郊区为了实现稳产高产,普遍推广间作套种制度,在玉米行间如何实现机械化收割小麦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马骥承担了这项任务,到通县收割机厂蹲点,将他研究的星轮扶禾器新结构应用到间套作收割机上。经过一年的反复改进和试验,北京一185立式割台间套作小麦收割机诞生了,收割时,小麦能够顺利地铺放在手扶拖拉机后面,不会伤害玉米苗。经过小麦和水稻两次大面积生产试验,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该机虽在1976年尚未进行正式鉴定,收割机厂已生产了1200台,当年通县机收小麦17.7万亩,占收割面积的42%。全县有72个大队,256个生产队基本放下镰刀。

由于所发明的星轮扶禾器使立式割台在性能上有所突破,不仅解决了间套作收割,而且也为平作地区提供了较好的机型。随后,很多省市农机研究所和工厂,根据这个原理和结构,按本地区的配套要求,设计生产了多种型号规格收割机。从1976年至1977年这种收割机迅速发展到全国十四个省市。国务院和农机部十分重视该机的推广。1979年9月农机部在济南召开了全国小麦收获机械会议,总结了山东、河北、河南使用这种收割机“减少劳力,减少收割损失达到显著效果”的典型事例。1979年12月农机部向国务院上报“关于积极发展小麦收获机械的报告”中提岀推广这种小麦收割机的三大好处。到1982年该机在全国已生产8万多台,迄今仍有相当的生命力。此项成果1983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在菲律宾获得专利。

这一新型收割机,不仅对国内机械化收割有较好效益,还扩大到东南亚国家。197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一位农业工程师访问我国,看到这种收割机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认为也适合东南亚地区推广使用。于1980年7月聘请马骥及两位助手赴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将此机型设计配置在当地生产的手扶拖拉机接着又在菲律宾参加了联合国亚太地区农机网召开的第二届收割机会议,并进行了现场表演。会议代表一致赞赏中国的星轮扶禾器立式割台收割机比日本的单圆盘收割机和印度的TNAU倾斜单帆布收割机收割效果好。会议决定向与会各国推荐此机。后来成为亚太地区农机网的重点推广农机之一。现在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韩国、缅甸等国均在生产使用,日本还在泰国设厂仿制生产。

马骥利用在菲律宾工作的机会,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和联合国亚太地区农机网建立了国际技术交流的渠道,与国际水稻所农业工程系主任拟定了双方技术交流协议书。中国农机院每年可派人参加国际水稻所主持的有关农机国际会议、培训班或奖学金学习。亚太地区农机网还邀请中国专家到东南亚六个成员国去表演示范中国收割机。

由于星轮扶禾器立式割台收割机在东南亚推广的盛誉,联合国亚太地区农机网于1985年聘请马骥到巴基斯坦国家农机研究所工作一年,讲授设计经验,培训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改进产品设计。

马骥的另一个创新项目是立式轴流脱粒机。众所周知,传统的脱粒机所采用的籽粒分离装置是很长的逐稿器,籽粒清选装置是往复式震动筛。这些部件都需要占据很大的体积,不但消耗钢材较多,同时也为设计悬挂在拖拉机上的联合收割机造成困难。马骥的设计方案是采用轴流脱粒原理,将传统的卧式轴流滚筒竖立起来,成为立式轴流脱粒部件,取消了逐稿器和震动筛,使脱粒、分离、清选三个工作过程在一个立式圆筒内完成。这样体积小,结构简单。这种“三合一”新结构的脱粒装置,马骥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开始孕育酝酿,由于当时无法试验验证这种设想,直到1977年,马骥在立式割台收割机研究成功之后,才得以正式开始这一创新工作。

这种新设计构想是一项艰巨的研究课题,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必须一切从头开始。马骥经过六个寒暑艰苦努力,无数次室内和田间试验,终于在1982年,这种新型脱粒机构获得了成功,性能达到指标,而重量仅为同等级生产率的传统脱粒机的2/3至1/3。同年该部件通过了部级科研鉴定。在这期间,与这一研究课题进行的同时,马骥培养了两个硕士生和一个博士生。该脱粒部件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

马骥从事农机科研40年,为我国农机事业作出了贡献,是一位深受科技人员尊敬的工程专家、学者。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坚持在科研第一线,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艰苦朴素和严以律己的作风,给科技人员树立了榜样。

搞农机科研工作是很艰苦的,他经常深入到车间和田间,不怕苦不怕累。例如1973年在湖北黄陂蹲点,湖北炎热的夏季,白天田间试验烈日当头,气温高达摄氏40。,晚上蚊虫叮咬还要加班修改图纸。又如在北京通县研制收割机时,他年已六旬,从家里到通县收割机厂要换乘五次公共汽车,还要骑自行车。到工作忙时,就住在通县。因为经常挤乘公共汽车,一次被挤摔倒,膝盖跌破化脓.,两个月才痊愈。在通县收割机厂夜间加班时,因条件差,凌晨煤气中毒。这样奔跑了四年,才完成了北京一185收割机的设计、生产和立式轴流滚筒部分的研制工作。

新产品和新原理部件研制成功,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工农服务的决心,不怕遭受失败和挫折,才能走上成功之路。马骥在研制立式轴流脱粒部件时,经受了不少来自内外的阻力和挫折。有些合作的工厂和课题组成员,不了解课题的艰巨性相继中途退岀,这样调换有四、五次之多。有时因一时试验不成功,也遭到同行人员的非议。

马骥平时工作勤恳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平易近人,没有高级工程师的架子,在工厂试制产品时,和工人打成一片,受到工人好评。

年逾七旬壮心不已

马骥正在攻研的最后一个目标是新一代的低成本联合收割机。准备将他发明的立式割台和立式轴流脱粒部件联合起来组合成联合收割机,配置在中型拖拉机上,成为中国式的联合收割机。当前国内主要收获方法还釆用收割机和脱粒机分段收获,这是过渡的收获方法。国外工业化国家几乎全部实现联合收获化了。联合收获劳动生产率高,能减少田间运输和场上作业所产生的粮食损失和劳力消耗。但是,时至今日,传统的联合收割机机身庞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农民买不起,这是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未能实行联合收获的最大障碍。研制中的新型联合收割机的成本仅等于一台收割机和一台脱粒机的价钱,农民能够买得起。马骥现已年过七旬,但他“老骥伏栃,志在千里,英雄暮年,壮心不已”,他仍在伏案设计制图,勤奋创新,愿在有生之年,继续为解决农民的辛苦劳动,为我国的农机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精力。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机械卷I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