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但长夏难消,蚊子依然出没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无关卫生与否。蚊子能传播疾病是我们从小到大深谙的一种常识,我们遇见蚊子的第一反应也就是将其拍死,条件反射到了极其娴熟的程度。

联合国发行的抗疟邮票首日封

疟疾,是蚊虫传播的一种疾病,历史悠久。在许多欠发达地区,这种病魔依然是致人于死命的主要原因,只是近年来才被艾滋病等新兴疾病所赶超。在许多多湿地、沼泽的国家,抗疟是一种常态。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还为此专门发行宣传的邮票。下图为印度发行的一枚抗疟邮票。

疟疾(malaria,意大利语意为"坏空气"),是由一种名为疟原虫的寄生虫引发的。这种极小的原生动物先在吸血的按蚊体内生长与繁殖,再进入脊椎动物宿主的肝脏与红细胞中。雌性的按蚊会将寄生虫从已感染的个体传到新宿主身上。目前在已发现的100多种疟原虫中确定有4种疟原虫会使人得疟疾,其中尤以恶性疟原虫最为危险。

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

疟疾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传染病,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兴风作浪,是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发病的症状有:头痛、干渴、发烧、颤抖、恶心、精神错乱、抽搐等等。发烧时会一阵冷,一阵热。一般有三种发烧的状况:每隔3天发烧一次、每隔4天发烧一次及间隔1天发烧一次(前两种属良性,间日的为恶性)。在中国,老百姓形象地将疟疾称之为"打摆子"。而中医则称之为瘴气。

在没有治疗良方时,疟疾如洪水猛兽。直到17世纪奎宁(俗称金鸡纳霜)的被发现。

奎宁(quinine,西班牙语)之名源自印第安土著语kinin,意为树皮。这种树皮来自秘鲁的金鸡纳树,下图邮票图案即是。(卢旺达发行的一枚纪念奎宁发现150年的邮票)

金鸡纳树的树皮及根、枝、干中含有25种以上的生物碱,干树皮中就含有7%~10%的生物碱,其中70%是奎宁。1820年,法国药剂师Joseph Bienaime Caventou和Pierre Joseph Pelletier合作,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得到了奎宁单体,证实奎宁就是抗疟疾的有效成分。1822年,Pierre Joseph Pelletier 开设工厂生产奎宁,拯救了不少生命,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药物。法国曾为纪念奎宁发现150周年特别发行了纪念邮票,邮票图案即为两位药剂师的头像。下图为两枚当年法国发行的首日封,分别有两位药剂师的肖像画。另外邮票与首日封上都有奎宁的化学分子结构式。

来自天然产物的奎宁为人类的抗疟史提供了300多年的健康保障。奎宁后来有了全合成的化学药,但并未工产化生产。

由于人体对奎宁及化学合成药物氯喹都产生了耐药性,于是催生了青蒿素的诞生,这是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团队的成就,屠先生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如今,九十多岁高龄的屠先生仍然在为青蒿素的不断改进而努力着。

来源: 《今日头条》文化之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