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鳞甲、匍匐前进,作为第一批彻底告别水环境,踏上陆地探索的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的生存是如何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影响动物生存的?尊重自然、爱护动物,我们个人需要做哪些努力?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出品,科普中国“基立未来”科普专家系列沙龙“世界动物日专题:保护动物 善待人类的朋友”栏目即将播出。

栏目邀请到了3位动物生态与保护领域的嘉宾,他们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聂永刚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生李梓田,以科普演讲的方式对当前的动物保护工作进行了生动而精深的分享。此外,栏目还邀请了来自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参与了现场问答互动环节,加深了参与者对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理解。

杜卫国: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爬行动物保护

爬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食物网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杜卫国研究员团队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野外模拟气候变暖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的难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联络全球相关学者克服了物种分布数据收集的难题,并基于高精度的模型预测得出: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区仍然是两栖爬行动物的避难所,但两栖爬行动物的灭绝速率还将升高。目前团队的相关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保护动物及其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杜卫国研究员呼吁,“研究和保护爬行动物需要政府、科学家、保护人员和社区之间的密切合作。”

聂永刚:开展有效的保护,需明确濒危动物对人类活动的行为响应

聂永刚研究员表示,明确濒危动物对人类活动的行为响应,对开展有效的动物保护来说至关重要。他带领团队进行的一项全球尺度的数据分析,得出哺乳动物的栖息地选择、觅食、移动等行为都会因人为干扰而发生显著变化,为理解濒危动物对人为干扰的行为响应及潜在生态后果提供了科学参考。“濒危动物生态保护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在野外,跟踪观测研究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如无人机、环境DNA和人工智能等为野生动物的跟踪和识别提供了新的可能。聂永刚研究员鼓励有志于从事濒危动物生态保护工作的年轻人:“以发自内心的热爱、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围绕物种保护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案,为濒危动物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梓田: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一代代研究者持续努力

大学时期开设的保护生物学课程引发了李梓田博士保护大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的浓厚兴趣,因此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领导的动物生态与保护遗传学研究团队。魏辅文院士坚持“好的科学问题来源于野外,只有身处在自然之中,才能产生新的发现。”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经过长期的野外科考工作,发现了“国宝”大熊猫的“滚马粪”等的行为及其发生机制。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物种进化、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种群历史等问题提供更有力的证据。通过长期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大熊猫古代种群历史波动,并与多物种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索种群历史变化的规律,为保护脆弱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提供了启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持续努力,也需要每个人的行动。李梓田博士呼吁:“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通过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保证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性,达到‘天人合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愿景。”

在演讲结束后,三位演讲嘉宾与线上观众进行了实时互动,对“爬行动物多数小而隐蔽,如何准确统计它们的数量?”“濒危动物的生态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互矛盾吗?”“对于特别喜欢小动物的同学未来专业选择有何建议?”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长期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主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引导和推动各缔约方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标志着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治理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其中离不开一代代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的辛勤付出,他们投身于野外科考,对濒危动物进行跟踪调查,寻找最佳的保护方案,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他们以敬业、精益求精和专注的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充分展示了中国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