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5日22时9分34秒,在西藏察隅、墨脱一带发生了8.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8.4度,东经96.7度,震中烈度达12度。此次地震,是二十世纪中国境内最为严重的地震,同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第六大地震,地震影响范围极大,持续超一年之久。造成的余震数量巨多,其中超过4.7级的余震有80多次,最高的余震等级达到了6.3级。此次地震造成了西藏境内死亡3300多人,受伤260多人,损失牲畜17700多头,并且造成了印度境内死亡约1500人。

一、地震发生经过

地震发生于夜晚,初震开始,墨脱大峡谷中上下所有的建筑物系数崩塌,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山崩与滑坡,产生了一、二米宽,数十至数百长的地裂缝,墨脱的海拔仅为800-1200米,是一块膏腴之地,藏语意为“花朵”。地震发生时,大地开裂,喷水涌砂,雪峰震裂,冰川跃动,巨型山崩滚滚而下,壅阻江河,森林毁没,温泉、瀑布荡然无存。墨脱至四境间数百公里的山路崩塞,连日飞尘蔽日,经旬不散。雅鲁藏布江溃决,水势暴涨。布拉马普特河两岸洪水为患,堰渠冲毁,道路切断,桥梁损坏。整个雅鲁藏布江河弯地区和米林、察隅等27个县及印度阿萨姆邦的部分地区都被卷入这场灾难之中。地震破坏面积约40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距离达1300公里。西藏境内倒塌房屋9000多柱(藏式室内宽度标准),死亡僧俗、喇嘛、差民3300多人,损失牲畜1.77万多头。印度境内死亡约1500多人。仅阿萨姆邦就因地震及洪水损失2000万英镑。地震造成巨大破坏。雅鲁藏布江边山腰上的耶东村,被地震连房带人一起从江西岸被抛到江东岸。毕波村也被整个抛落江心。据档案文献记载,雅鲁藏布江堵塞而溃决形成50米高的浪头,江面由20多米宽,崩展到80多米。山峰被“一分为二”,形成箭鞘状。各教派寺庙、佛塔、佛像的破坏十分严重。扎西绕登寺29米高的菩提树心佛塔,从塔台、塔瓶颈部折裂。该寺嘎尼庵13层法轮和一层楼高的佛塔从底部倒塌。强嘎林寺两层高的泥塑弥勒佛、释加牟尼佛像也被震断。100余尊金佛像被震坏。临震前人们看到高山上闪出巨大的火光和闪电。地光一过随即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后人们没有得到及时救济,瘟疫蔓延。灾区的人们无力维持生活,纷纷逃亡他乡。

当时,在美国与法国的仪器,记录了这次地震的等级:8.6。仪器定位震中在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县的西南处,以至于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出版的《中国强震名录》中,至今仍以“察隅地震”为其命名。但业内更广泛的说法已是“墨脱地震”。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局长朱荃认为,统计很不完全,西藏实际的死亡数字应该比3000余人多得多。

地震发生原因

地震的引发原因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板块运动有关。主要原因包括:1、板块运动:地球的外部被分为多个大型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移动。当板块之间存在摩擦力时,当累积的应变超过岩石强度时,会发生地震。2、地壳断裂: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能导致地壳断裂。当地壳断裂时,释放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3、地幔对流:地球内部的地幔是由高温岩石组成的流动层。地幔的对流运动也会使板块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引发地震。4、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时,岩浆从地下冲出,造成地壳的变形和震动。这种地震称为火山地震。需要注意的是,地震的发生通常是由以上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具体的地震机制取决于地震发生的地点和地质条件。科学家们通过地震监测和研究,努力理解地震的引发机制,以提高地震预测和抗震减灾的能力。

墨脱地震是由于聚合板块边缘碰撞引起,同时加以西藏地区的高原地质因素、地震源地区周围的峡谷等河流环境等,使得地震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损失程度提高。

地震的危害

发生地震时,不仅仅会带来直接性的灾害如破坏房屋、毁灭工业设施、摧毁环境等,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比如房屋倒塌导致电器短路等引起的火灾、破坏工厂房屋导致器材爆炸、因地震引发的海啸等。并且地震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客观的伤害,一场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对于人类而言是无法估计的,地震使得灾民在短时间内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损失亲人和朋友,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

地震安全知识

培养地震意识

地震发生时,切记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离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容易掉落下来的物品,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当被埋在建筑物内,尽量保存体力,周期性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等待救援人员。

注意安全措施

地震逃生时,切记不能使用电梯,一旦发生断电,电梯就会卡住。从安全通道撤离时,要听从指挥人员的安排,切勿荒蛮冲撞,引发骚乱。另外不能慌忙跳楼,即使是楼层较低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的情况。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困境

地震尽管可怕,但我国目前已经高度普及地震防震意识,即使面对地震,不幸被困,也不要灰心,用自己能用的一切条件创造一个能够存活的环境,坚持下去,救援人员一定会到来。

------本文有关文献记载内容均来自百度百科

供稿:鲜文镔

来源: 科普岩石力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