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科普基础科学研究,展示中国力量崛起。习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将科普工作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基础科学研究,专注高端科普,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科普中国设立“基立未来”科普专家系列沙龙,围绕基础研究领域,邀请三位“老中青”科学家代表,通过对热点话题及时科普,向公众展示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阐述基础科学的内涵,专注高端科普,引导公众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的数量日益增多,地球有限的自然净化能力已经难以承受日益沉重的负担。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已经超过了20亿吨。垃圾的产生不仅加速了地球资源的消耗,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还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大约需要多久的时间,那些被随手丢弃的垃圾才能完全依赖自然力量分解呢?面对这些难以降解的“顽固”垃圾,科学家又有哪些“破解之道”?保护地球家园,我们每个人还可以做什么?

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清洁地球日,每逢此时,全球超过1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万热心人士都会积极参与地球清洁行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出品,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参与支持,科普中国“基立未来”科普专家系列沙龙“世界清洁地球日专题:守护美丽地球”栏目即将播出。栏目邀请到了3位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他们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海洋垃圾国家联络员刘瑞志,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邹天森,以科普演讲的方式对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生动而精深的分享。此外,主办方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印刷学院的学生参与现场问答互动环节,加深了参与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

刘建国:科学解决全球性垃圾挑战

刘建国教授明确指出,垃圾问题既是区域性的挑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既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又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他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从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工程应用-管理策略-治理体系的完整创新链条。”需要针对关键问题开发相应的技术,推动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的工程应用,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管理策略,最终形成科学精准的治理体系。“基础科学的作用,就是让我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路径。”刘建国教授强调,基础科学在解决垃圾问题、为垃圾处理提供更加科学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基础学科的支撑,才能实现垃圾分类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通过加强对源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垃圾的来源和组成,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垃圾的产生并降低其危害。刘建国教授不仅专注于在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领域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还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方面的科普宣传,他认为垃圾分类实际上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事情,呼吁全社会更多的人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还要再上一个新台阶,要用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付出更大的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瑞志:创新工作模式,探索海洋污染解决之道

被科学家戏称为地球上的“第八大洲”的,其实是一座由从陆地进入海洋的各种垃圾随着洋流的汇聚而形成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浮动垃圾岛。这个海洋中的巨大垃圾堆,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深刻影响和海洋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刘瑞志研究员在演讲中表示,海洋垃圾危害严重,不仅破坏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破坏生物栖息地,还对许多海洋生物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这些垃圾的降解速度慢,长期存在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持续性破坏。不仅如此,海洋污染还对会人类健康、生存环境、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造成显著影响。因此,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刘瑞志研究员分享了团队在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一线的科研工作。团队采用了一种“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工作模式。首先,以高标准深入开展环境问题的诊断排查;然后,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短期管控治理方案和长效根治方案;最后,提供全过程、全流程的技术帮扶,协助构建真正的大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团队全力协助山东省寿光市打造出的“寿光模式”,已成为渤海攻坚战的典型。“十四五”时期是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攻坚阶段。刘瑞志研究员向有志于研究海洋、清洁海洋的年轻人才抛出了橄榄枝,期待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列,共同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邹天森:科普与科研并重,讲好长江大保护故事

邹天森副研究员,作为新一代的佼佼者,自硕士学习阶段开始,便在中国环境科学院师从张金良研究员,从事水污染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目前他的研究涵盖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问题诊断、来源分析及治理对策等。据邹天森副研究员介绍,随着长江大保护、长江禁渔的深入实施,长江干流水质已连续三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流域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恢复,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正在逐渐回升。长江联合研究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明确了影响长江生态的主要限制因子、鱼类生态受损病因及湖库富营养化成因等,并科学精准支撑了多项整治工作。但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基数大和重点湖泊蓝藻水华频发等问题仍亟待突破。他认为水生态保护既要做好基础科学研究,又要加强对公众的科普。通过为公众提供准确、深入的科学解读,科普工作可以提升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公众的疑问,可以形成良好的科研与公众之间的反馈机制,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发展的进程。“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前所未有,当前我们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春天’。”在此背景下,他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一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演讲结束后,三位演讲嘉宾与线上观众进行了实时互动,对“人类产生的垃圾是否会超过处理垃圾的能力?”“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最佳治理方案”“目前长江流域主要污染物及其应对措施”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他们的精彩解答不仅解决了观众心中的疑问,更是激发了青年一代对科学探究的强烈热情,提升了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

不惧众流,方为江海。科技文明宛如浩瀚的大海,多姿多彩,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影响。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对其生态的保护是确保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一代代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家们,坚定树立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们身处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前线,致力于寻找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他们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敬业、精益、专注的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当前,我们正迈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春天,有理由相信,通过一代代生态环境保护人的不懈努力,地球定会恢复清洁、蔚蓝。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