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之间也是有沟通的,但不能称之为“通信”。蚂蚁通过互相碰触角、狼嚎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鸟通过各种叫声来向同伴表达不同的含义,也许是发现了一块不错的食物要与同伴共飨,也许是发现了敌情通知同伴做好战斗准备。

通信本就是人类的本能,但远距离通信则起始于文明时代。人类最早有记录的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工具之一,就是本章开始时讲述的烽火,用于“发送”烽火的设施,就是“烽火台”。

用当前的分类方式去理解,烽火通信是典型的“存储—转发”模式的、半双工模式的(两个相邻烽火台可以互相传递但不能同时互相传递信息)、广播模式的(传递给所有可看到的地方)、可视模式的(必须视线可达)、无线模式的(没有连接线)、数字化的(只有两种状态“无”和“有”)通信手段。

当最临近敌人的烽火台的守候部队发现敌情,守兵会点着狼烟。古人用“狼烟四起”来形容到处都在爆发战争,说明国家危机,百姓要遭殃!距离这支发现敌情的部队比较近的烽火台守候部队接着燃起狼烟,逐步向国内扩散,很快,国家中枢机构就得知前线有敌情,要么派兵增援,要么赶快挑几个王昭君这样的美女去议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周幽王,一手导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就是利用诸侯国对烽火系统的敏感,在无敌情的状况下点燃狼烟,等各路诸侯派兵救驾,当诸侯们火速赶来,却发现这不过是个玩笑,周幽王的目的只是为了博得褒姒开颜一笑,却因此失去了诸侯们的信任,在真有敌情的时候却无人来救驾。

这个故事给了通信人几点启示:

第一,古代的军事通信工具简陋而有效,传送介质可以借助一切自然力量和周边环境 ;

第二,再先进的通信工具,也需要合适的人使用它,才能发挥效能 ;

第三, 千万别拿两样东西开玩笑 :一个叫作战争机器,一个叫作通信设施。而周幽王,都违反了。

人类发展几百万年,是通过几个网络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是水网。西亚的两河流域、印度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淡水养育了勤劳、勇敢、智慧的人类,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接着是路网,驿路、驿站以及当代的公路、铁路和飞机航路的使用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有了路网,人类创造了一种文本语言的通信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件”;到了当代,电话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通信网的发展,让人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网络的发展史。

--摘自《大话通信》

来源: 《大话通信》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