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勇攀高峰。挥拍逐梦的王发、奔走山间点亮孩子梦想的郑德杨、探索佤族音乐的茶艾南……近年来,临沧市涌现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在佤山大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皮肤黝黑,笑容憨厚,身背颇具民族特色的竹编小背篓,里面装着两把网球拍……2022年夏末,来自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少年王发,在网球场上过关斩将,一举夺得U14男子组单打冠军。
7年前,因出色的耐力和爆发力,王发被选入廊坊野象网球俱乐部。走出佤山靠的是天赋,走得多远却要靠勤奋。深知此理的王发坚持每天早晨6点早操、9点训练。多年来,他每天训练挥拍7000次,穿破近60双鞋,击败10余个省份选手,最终夺得了省冠军和全国冠军。然而,他没有停下训练的脚步,因为他的梦想是世界冠军。
“对我来说,网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希望能和网球走得更远,成为像费德勒那样伟大的运动员,成为父母的骄傲、祖国的骄傲。”王发说。
暑假期间,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科创中心主任郑德杨更加忙碌。他辅导的学生刚在《发明与创新》杂志发表了文章,要在学校的太空种子果蔬园劳作;接下来还要带着学生参加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6年,临沧一中成立科创中心,此后,郑德杨带着同学走上了科技创新教育实践赛道。通过与高校和航天航空机构合作,他带着学生做了大量实验,并多次应邀赴西昌、酒泉等卫星发射中心参观航天器发射,先后将自己和学生的声音通过运载火箭送上了太空。他辅导的学生团队还获得了太空实验项目全国冠军。
“用一颗小小的种子,唤起学生内心与广袤宇宙的链接”,是他深耕多年的理想。肩负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等众多荣誉,更让他明白了作为一名边疆科技教师的责任。从“百名专家科技下乡”到“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为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他一直奔走于山间学堂间。
不久前,“春日傣族舞挑战”在短视频平台火了。轻盈且富有韵律感的曲调,配合灵动的傣族舞蹈,吸引了各地网友争先模仿。佤山深处,作品创作者茶艾南说:“是佤族血脉给了我音乐天赋,是阿佤山让我走得更远。”
茶艾南生长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创作了《司岗里之恋》《阿佤人民幸福歌》等家喻户晓的作品。学生时代,茶艾南便一边旅行一边创作,毕业后还受邀到北京的一家文化公司任音乐总监。身处文化中心,多元的音乐流派让他目不暇接,也让他愈发明白佤族音乐的珍贵。
此后,他更加系统化地学习创作,并回到家乡组建了以佤族音乐为主的“巴绕乐队”。他常常向民间艺术家请教马鹿舞、蝴蝶舞、孔雀舞,也和从事摇滚、电子乐的朋友探讨,尝试结合现代流行音乐重新表达佤族音乐。“佤山音乐潜藏很多的可能性,希望未来能建立一个佤山艺术中心,搭建更好的展演舞台,让佤山音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茶艾南说。
云南日报记者 吴沛钊 刘宇丹
来源: 郑德杨校园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