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咽峡、捣蛋。这几个关键词拼凑起来,你能想到什么?有一个病立刻跳到你的脑海对不对——疱疹性咽峡炎。

1.先说疱疹性咽峡炎长什么样儿?

字面意思,就是咽峡遭到攻击,被疱疹抢占了阵地,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的炎性反应。

咽峡在哪里?来,小朋友张开小嘴巴,努力的张大,看到嗓子眼的一个小拱门吧,没错,就是它。

被谁攻击了?病毒,通常是肠道病毒。

攻击成啥样?首先最直观的,长疱疹。可以长在小拱门咽峡上,也可以长在口腔黏膜,开始是灰白色的小泡泡,周围发红,2-3天后周围的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白色或者黄色的溃疡。

有多不舒服呢?

其实嗓子眼长了小泡泡,不舒服是一定的,发红甚至很疼,孩子可能不会准确的表达说疼,但吃东西咽口水都不好受,这种情况下,他就可能会出现流口水,拒绝吃饭喝奶,甚至呕吐,不适难耐也会烦躁不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发热。家长因为担心,可能反复带孩子就医,身心俱疲。

2.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该咋办?

我们前面提到,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1~5岁是易感染人群,同一儿童可多次患病。大部分有自限性,1~2周可自愈。因此,只需对症处理即可。包括:

2.1口腔护理

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饮食以软烂的流质、半流质为主,忌刺激性强的食物。可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口腔炎喷雾剂缓解口腔不适。

2.2注意消毒

该病可经过呼吸道或粪-口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患儿给予正确的药物治疗尤为重要。因此,对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比如玩具、奶瓶、碗筷、便盆等,都应勤消毒。

2.3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治疗该病毒的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当宝宝发热超过38.5℃时,可选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2.4注意隔离

要知道病毒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密切接触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唾液、飞沫),或者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食具等,只要携带相关病毒就可成为传染源。

防止交叉感染,患儿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1周(总共隔离两周,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疱疹性咽峡炎不可怕,怕的是跟手足口傻傻分不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具有一部分相同的致病病原,且流行季节和临床症状相似,但**疾病预后却大不相同,**咽峡炎的病情一般较轻,而少数手足口病会引起心肌炎、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很快,可导致死亡。其实,两者鉴别起来也不困难,最大的区别是疱疹发生部位不同。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里,而手足口病的患儿一般先是口腔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臀部,家长只需多加观察就能判断。发现苗头不对,速去就医就好。

好在捣蛋的疱疹不会在咽峡长住,随着疾病消退,症状也会逐渐好转,不吃不喝的蔫孩子很快就能“脉动”回来啦!

(北京儿童医院 李英)

-------------------------------延展阅读------------------------------

本文节选自《宝宝健康成长——询医问药宝典》。这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晓玲主任主编,全国多家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20位药师参与编写。本书分为三部分:疾病篇,药物篇,常见问题篇。最后还有附录,药师们整理了一些常用药品说明书,用专业易懂的语言教大家解读,让家长们一看就能明白,值得推荐。


总之,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看待疾病,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更告诉我们生命的脆弱与希望。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购买。

来源: 疱疹又在咽峡捣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