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

“光盘行动”已深入人心

这是践行环保的体现

也是拒绝浪费的实践

实际上

“光盘行动”在古代就早已出现

一个小小的“打包”动作

不仅是古人们

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践行

还饱含着一份对家人的爱意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

探一探“光盘行动”的前世今生~

追溯

周代的礼包仪规

青铜鼎,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

古代打包的法则,也有大小的区别,有“礼包”,也有“罚包”。帝王的御宴上甚至还有“怀归令”——吃不了要“兜着走”的规矩。

这样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有许多食礼仪规,将各类筵宴的细节规定得仔仔细细,从这些礼文中我们可以读到打包的情节。

辛追墓出土的漆食具

以《仪礼·公食大夫礼》为例,所谓“公食大夫礼”,为国君宴请他国使臣的宴饮之礼。

宴饮的程序是:国君先派大夫去宾馆迎请使臣,告以将行宴饮之事。使臣三辞不敢当,最后要跟着大夫到达宴会之所。这时宴会的准备工作自然早已开始,大殿上陈列着七鼎、洗盘和匜等器具。座席铺正,几案摆好,酒浆和馔品也已齐备。国君身穿礼服,迎宾于大门内。宾主揖让再三,答拜接连,然后落座。

很快膳夫和仆从献上鼎俎鱼肉和醯(音西,醋)酱,这些馔品和饮料的种类及摆放的位置都有一定规范,不得错乱。

《仪礼》古籍,图源国学网

有经学家根据《仪礼》上的详细记载,将“公食大夫礼”所用饮馔的陈列格式进行了复原研究,十分壮观,而且非常有条理。

最后献上的是饭食和大羹,摆设完毕,大宴开始。宾主又是互拜一番,宾祭酒食,开始进食。

宴饮结束,使臣告辞,国君送于门边。膳夫等人则将没有吃完的牛、羊、豚肉块盛装起来,一起送到来使下榻的宾馆。

残肉剩饭包送客人,即使是他国使臣,吃不了也得“兜着走”,这在当时显然不会被看成是不尊重使臣的举动。这算是“礼包”,是食礼规范的动作。

带饮

油囊装走珍贵茶饮

在古代,肴馔可以打包,茶饮也可以打包,唐代就有这样的例证。

据《云仙杂记》说,觉林寺僧志崇饮茶时按品第分为三等,他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他以最上等茶供佛,以下等茶自饮,中等茶用于待客。

有客人赴他的约会,都要用油囊盛剩茶回家去饮,舍不得废弃。

喝不了,兜着走,也是因为太珍贵了。这油囊就是一个防渗布袋,功用与当代塑料袋相同。

怀归

唐代打包尽孝义

古代官员有机会赴御宴,自然觉得风光无限,有时还会设法悄悄带回一些馔品,让家人品尝。

这种行为当是窃食,唐代窃食御宴已成风气,不过谁也不将这行为当贼看待。

后来,那些臣子在跪拜皇恩时,不小心将悄悄放在怀中和袖里的食物撒落一地,这一场景让唐宣宗动了情,遂下“怀归令”,从此御宴上没吃完的东西,臣子们都可以大方地带回去了。

此外,皇帝还让太官(官名,掌管百官之馔)专门备有两份食物,让百官带回家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明代陆深的《金台纪闻》,述及此事时这样写道:“廷宴余物怀归,起于唐宣宗时。宴百官罢,拜舞遗下果物。怪问,咸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

按陆深的说法,御宴上的食物,你要吃不了必须兜着走,不然还要治你一个罪名,也许就是“不孝”之罪吧。

皇上办起筵席来,有时是很慷慨的,大臣酒足饭饱之后,还可以带回没吃完的食物,或者加带两份预备好的食物,这就是“怀归”。

唐代金银器

而且,有时怀归的不仅有食物,甚至还有当时使用的餐具,有时是瓷器,有时也可能是贵重的金银器。

清人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谈到明代的情形说:“朝廷每赐臣下筵宴,其器皿俱各领回珍贮之,以为传家祭器。”

有了“怀归令”,御宴上碗净盘光。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本文作者:重庆巴人博物馆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文摘报、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央视一套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审核专家:赵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