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很注意食品卫生的,怎么也得了肠胃炎?”近日,我院消化科收治了多名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消化道疾病患者,尤其老年人居多。不少患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医生仔细询问后,发现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经常把未吃完的食物放在桌上罩起来,而不是放进冰箱;或者中午的剩菜不加热,晚饭接着吃。**65岁的蔡婆婆更是理据充分:

“热菜不能直接放冰箱,会浪费电。”

对此,金银潭医院专家提醒:夏季炎热,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食物如果未及时合理储存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所污染,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或损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影响身体健康,尤其老年人和儿童更是常见。

只要温度合适,饭菜里的细菌会暴增

其实食物上通常都沾有细菌,既有大肠杆菌,也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数量不多时没有问题,一旦大量增殖,再吃进肚子里就会出问题了。

影响细菌增殖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营养成分、酸碱度、含水量、烹饪的方式等,但影响最大也最普遍的因素还是温度

那么,细菌增殖适宜的温度和不适宜的温度分别是什么呢?

研究显示,超过60℃,绝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低于4℃,细菌增殖明显缓慢(并不是不增殖)。而在60℃—4℃ 的这个区间里,细菌都能较快地生长,因此4℃~60℃也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区”。

另外35℃~37℃,正好是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代表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武汉的夏天天气炎热,菜放凉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温度。所以,饭菜在进冰箱之前的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多在室温下放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同时,冰箱取出的剩菜剩饭,一定要热透再吃。

食物放冰箱做到:尽快 + 密封

要降低食物上的致病微生物繁殖速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食物烹饪好以后,尽量缩短在“危险温度区”状态的时间。通俗的讲,就是任何食物只要你不准备吃了,就应该尽快降温至4℃以下保存。

尽快到底是多快?

哪怕是一盘热气腾腾刚出锅的菜但你不准备马上吃,也可以密封起来,放进冰箱。

总之一个原则,趁热放,越早降温越安全。

这里要特别强调下,食物要生熟分开,蔬菜水果分开,密封保存。既可以让食物不串味儿,还能减少水分蒸发,好处多多。

除了做好的菜,买回来的不准备马上吃的菜,也要尽快放冰箱。生肉、禽肉、海鲜、蛋类及其他需要冷藏的食品,都不要放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如果室温超过32℃,这个时间要缩短到1小时。专家提醒金银潭医院消化科副主任程海林介绍,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或不伴发热,儿童发热多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食物容易变质,进食不洁食物后,最短几个小时即可发病,起病急,主要表现为上吐下泻,腹痛多以中上腹疼痛为主,腹泻轻者每天数次,严重者每天十余次,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因肠道黏膜破坏可出现黏液脓血便,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头痛、肌痛等症状。如有上述症状,请迅速就医,避免拖至重症。

来源: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