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在天空中张牙舞爪的雷鸣闪电与在大地上安静本分生长的植物有关,你会相信吗?
人们对地球上的雷电天气现象观察发现,雷电会选地方发生,其发生频率高的地方,是植被茂密的大陆。在海洋、南极和北极、沙漠和冻土地带,这些植被稀少的地方,雷电鲜有发生。雷电还会挑季节发生,春夏季节,万物复苏,植物生长逐渐进入蓬勃茂盛阶段,雷电则呈现多发高发状态;到了秋冬季,万物逐渐萧条,大地进入休眠状态,植物落叶枯黄,雷电发生相对要少很多。
陆地上生长着难以计数的植物,这些植物在光合作用下进行着新陈代谢,日夜发生着蒸腾。据统计,全世界所有植物每年挥发到大气中的芳香物质大约有1.5亿吨。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植物的芳香分子在空中向上飞舞,每一个芳香分子都带上正电荷,并成为水汽发生凝结的凝结核。虽然一个单独的芳香分子非常渺小,但它们数量巨大,水汽发生凝结后,裹挟着芳香物质的带电水分子在大气中聚集,最终形成云朵。当云层中电荷越积越多,量变形成质变,云朵变成乌云,云层上下形成巨大的电压差,便开始放电,形成雷电。
有意思的是,雷电发生后,便开始对地放电,巨大电流在空中和陆地上流窜。电流到达地面后又被陆地上的植物吸收,而无论是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对电流的到来都欣喜若狂,因为这些电流带来的能量是植物的天然滋补剂,能促使植物长得更快,让它们的果实更加丰硕。
古代的时候,人们便发现频发的雷电能让植物们早熟,而且使得产量颇丰。在现代,科学家们还实验过用弱电促使植物种子提早发芽,提高产量。在高压线和避雷针附近的植物,因为更容易吸收雷电的电流,确实长得更加旺盛。
植物释放芳香物质从而产生雷电,而雷电产生电流回归大地,又促进植物生长,所以说,其实自然界也是一个轮回。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海洋里有大量植物生长,为什么海洋较少发生雷电?大海里植物是会产生大量芳香物质,但芳香分子大多被海水吸收,到达洋面的芳香物质少之又少,这是海洋较少发生雷电的原因。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