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首都青年科技人才在这些重大战略性项目中开展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一系列品牌项目。自2017年起,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已累计培养1090名青年科技人才。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听听青年托举人才怎么说……

▲纪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在托举项目的支持下,我将研究方向聚焦明确为挑战性环境下的卫星信号处理技术及组合导航飞行器智能制导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围绕卫星信号处理技术、高动态飞行器智能制导控制等方向,探索新机理、新方法,发现新效应、新规律,并转化为具体应用成果,争取更大的成绩。

▲符晗,就职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3所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我在托举项目的支持下,重点聚焦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研究,在针对复杂场景地貌景观的自动识别和提取、弱标注条件下遥感图像语义分割和样本自动生成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续以科学大家为榜样,以星辰大海为征途,以科学知识为武器,踔厉奋发,笃行致远,为我国空天信息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周思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卓越百人博士后,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在托举项目的支持下,我延续了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将研究方向聚焦为“月面基础设施智能建造”。月球科研站建设已列入我国探月工程远景规划,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将个人研究方向与国家重大需求联系起来,下一步,我将继续开展月壤原位3D打印的相关研究工作,希望能取得更加优秀的科研成果。
▲吴动波(右侧),清华大学航发院“水木学者”博士后,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我瞄准了我国在航空发动机数字化制造领域的重大需求,突破了薄壁异形叶片加工建模、质量分析及工艺优化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首条航空发动机叶片自适应生产线核心工艺技术的原理攻关难题,发明了多型叶片精密加工工艺与专用装备,在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中取得应用成效。
▲季奕,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我在近5年聚焦复杂动力学系统高性能新仿真技术,开展理论、设计和应用相融合的科学研究。在托举项目支持下,我将围绕多物理场强耦合复杂动力学系统精准高效建模、计算和控制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助力我国仿真技术发展。

▲周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在托举项目的支持下,我将研究方向聚焦在长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与量子网络,相关技术应用于实地的量子保密网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基于量子网络方向,探索多用户多节点的场景应用,提升安全密钥速率,争取实现分布式量子网络从目前的可信中继网络到不可信中继网络、量子纠缠/存储网络的跨越。

▲李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青年教师,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我主要从事先进核能系统研究设计工作,“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宽能谱超高通量试验堆总体设计参数、堆芯燃料管理、核素及燃耗过程分析设计项负责人,在高温气冷堆自主软件研发、高通量堆辐照方案优化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未来,我将在托举项目支持下,继续围绕高通量堆核设计和辐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核能软件研发等开展工作,为大科学装置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王劲卓,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系助理研究员,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在托举项目的支持下,我将研究方向聚焦明确为多组学人工智能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围绕模态缺失下多组学数据整合、多组学间影射和生成,组学指导的生物医学发现等方向,探索新机理、新方法,发现新效应、新规律,并转化为具体应用成果,争取更大的成绩。

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自2017年启动以来,通过引导支持所属学会、基层组织以及在京全国学会积极探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特点,发现和托举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探索经验模式。关于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来了解更多——

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

来源: 北京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