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Pseudognaphalium affine)含维生素B、胡萝卜素、脂肪等,嫩叶可食。全草入药,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
花开似白星,闪烁草中萤。
日照三杆上,寻芳五里亭。
**名称:**鼠曲草
**拉丁名:**Pseudognaphalium affine
分类地位:
菊科 Asteraceae
鼠曲草属Pseudognaphalium
**别名:**田艾、清明菜、拟鼠麹草、鼠麴草、秋拟鼠麹草、黄花曲草、清明菜、佛耳草、土菌陈、酒曲绒、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水蚁草、清明香、追骨风、棉花菜、菠菠草、棉茧头、宽紧草、清明蒿、一面青、鼠密艾、水蒿、靶菜、白头草、水曲、绒毛草、丝棉草、羊耳朵草、猫耳朵草、孩儿草、猫脚药草、花佛草、毛毛头草、黄花果、糯米饭青、棉菜、白芒草、毛毡草。
异名:
Gnaphalium affine*、Gnaphalium ramigerum、Gnaphalium javanicum、Gnaphalium multiceps、Gnaphalium confusum、Gnaphalium luteo-album var. multiceps、Gnaphalium luteo-album subsp. affine、Gnaphalium javanum、Laphangium affine、Pseudognaphalium luteoalbum subsp. affine、Gnaphalium luteoalbum subsp. affine、Gnaphalium luteoalbum var. multiceps.*
识别特征:
1、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可达40厘米或更高,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
2、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
3、头状花序多数,近无柄,在枝顶密集成伞房花序,花黄色至淡黄色,总苞片2-3层,金黄色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顶端圆,基部渐狭,内层长匙形,背面通常无毛,顶端钝,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花冠顶端扩大,3齿裂,两性花较少,管状,向上渐扩大,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无毛。
**国内产地:**除东北外遍布全国。
**国外分部:**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
**生境:**生于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见。
**物候期:**花期1-4月,8-11月。
**采收储藏:**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 味甘、微酸,性平。归肺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主咳喘痰多、风湿痹痛、泄泻、水肿、蚕豆病、赤白带下、痈肿疔疮、阴囊湿痒、荨麻疹、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研末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 意:《药类法象》:“少用。款冬花为使。过食损目。”
食用方法:
鼠曲草(Pseudognaphalium affine)含维生素B、胡萝卜素、脂肪等,嫩叶可食。采集嫩叶用沸水焯熟后,加入油盐调拌食用。清明蒸糕:鼠曲草嫩苗,生用或以水略煮,加水适量,与米粉、白糖等揉和均匀,做成糕团,内部可以加入馅料调味,上锅蒸食。但初服时少数人会胃痛、胃部不适、恶心,个别觉口干,头昏,乏力,及出现大便稀薄。
文章来源:物种科普
编辑:Tommy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