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牧民对保护区的鸟都非常珍爱和喜欢,但也有一种鸟当地人不喜欢,见到这种鸟,或听到它的叫声,会产生恐惧感,总认为见到这种鸟或听到它的叫声是不吉祥的征兆,有人找喇嘛破解,有人向长生天祈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这是达里诺尔国家级保护区经常见的一种鸟,当地俗撑“夜猫子”,学名叫雕鸮。

其实,“夜猫子”是鸮类鸟的总称,世界各地有130多种鸮类鸟,因为它们的长相似“猫”,又喜欢夜间出来活动,人们就把鸮类鸟统称“夜猫子”或“猫头鹰”,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原因,在庞大的“夜猫子“家族中,只有雕鸮在这里生存。

当地人说“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古人把雕鸮称为“逐魂鸟”“报丧鸟”“恶声鸟”“哀悼鸟”,都是不祥的象征。

保护区工作人员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监测科的人去沙里河监测水质状况,通知居住在沙里河旁的一名看护员也到现场,那队员帮助监测科的人取完水样后,对监测人员说,他父亲病得很重,急着返回去。监测科的工作人员完成了工作,买点礼品顺路看望那队员的父亲,到后见那队员的父亲病得确实挺重,队员说最近几天似乎好多了。碍于情面,检测科的几位工作人员没有拒绝看护员的盛情挽留,晚上在队员家喝点酒,就住在队员家。半夜时分,他们突然听到“夜猫子”的叫声,大家都知道有关“夜猫子”叫的传言,觉得不吉利,胆大的人冲出房门,要赶走这只不吉利的鸟,推门出去,见两只雕鸮就落在那队员家院中的树上,对着队员家的房子,阴沉而凄凉地吼叫,人们用力驱赶,它才哀叫着离去,第二天,队员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

其实雕鸮在病人去世之前到人家去叫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道理的。

雕鸮通常远离人群,活动在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白天多躲藏在密林或洞穴里休息,夜晚才出来捕猎。雕鸮的这种捕猎习惯,进化出雕鸮的嗅觉非常敏感,它夜晚行动捕猎,几乎全凭着敏锐的嗅觉寻找食物。一个人去世前,会弥散一种常人没有的气味,这气味是从病入膏肓的病人身体发出的,深夜里尤为浓厚。雕鸮夜里出来捕猎,这种气味就会把它引来,它飞来后,常常落在人家院子中的树上,对着病人居住的地方发出“笑声”。

雕鸮的叫声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原因有二,一是叫的时间不对。雕鸮的生活习惯是昼伏夜出,三更半夜才叫,这时间正是人们熟睡休息时间。二是叫声阴沉凄凉,雕鸮夜间发出“恨狐、恨狐”“嗒、嗒、嗒”的叫声,所以雕鸮俗名叫“恨狐”,不是雕鸮恨狐狸,而是它的叫声在说“恨狐”二字,雕鸮这“恨狐”的叫声给人一种人间叫魂的感觉。

《法华文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夜猫子去鹦鹉家做客,见鹦鹉的房子是用水晶、珠玑、琉璃及珍珠建造的,而且一位国王每天都守在鹦鹉面前。夜猫子问鹦鹉,国王为什么这么喜欢你?鹦鹉说,有一次我在国王宫殿上鸣叫,国王喜欢,就让我住进宫殿,守在他身边。夜猫子听后,也跑到国王宫殿上鸣叫,国王听到毛骨悚然的声音,大怒,命卫士把那鸟捉住,拔了它的羽毛,痛打了一顿,赶出宫殿。

雕鸮种类多,形态特征也不全一样,但都具备这些基本特征:脸盘大,两只大眼长在前额前,两只耳朵的耳羽特别发达,突于头顶两侧,貌如猫。脸上羽毛淡黄色,眼的上方有一大形黑斑,头顶黑褐色,颈部和上背羽毛呈棕色,下背和翅上羽毛棕色至灰棕色,腰和尾部羽毛灰棕色,腹部棕白色,眼金黄色,嘴和爪铅灰黑色。

雕鸮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荒野、灌丛、疏林、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中,海拔3000到4500米都有它的影子。 雕鸮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捕捉野兔、刺猬、狐狸、野猫、鼬、昆虫、蛙及一些鸟类。一只雕鸮一年可吃掉1000只老鼠,所以有人说它是草原、农田的保护神。

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大部分动物都已回巢穴里休息。雕鸮才开始了它一天的捕猎生活。它从曼陀山上一处陡峭的悬崖中飞了出来,在达里湖岸边上空飞翔,它在天空中转了几圈,很快发现了猎物,一只老鼠正在赶往巢穴,因为天黑,老鼠没有发现空中的雕鸮,但黑暗中雕鸮看清了老鼠的行动轨迹。雕鸮果断地俯冲下来,老鼠预感到危险,急忙往洞穴钻,但为时已晚,就在老鼠跑到巢穴门口时,它已被雕鸮的爪子抓住。

雕鸮捕猎除了靠嗅觉,还靠视觉。雕鸮的眼睛位于面部的正前方,这让它们捕猎中拥有出色的深度感知能力,特别是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更能看的清看的准捕猎对象,但这种成像只能看清眼前的猎物,对于两侧及后面的猎物,就看不清了。为了弥补这种缺欠,雕鸮经过长期进化脖子非常发达,形成了特殊的颈椎结构,借助特殊结构的脖子,它的头可270°旋转活动,这就好比一台能旋转的摄影机,能看清身后盲区外所有的东西。

雕鸮的听力也非常发达,仔细观测雕鸮的耳朵,发现雕鸮的两耳不对称,左耳的耳道明显比右耳耳道宽,左耳有发达的耳鼓,向人一样形成一个耳廓,这种造型表明雕鸮的听觉神经很强,科学家做过试验,一只体重600克的乌鸦听觉系统的听觉细胞只有2.7万个,而一只体重300克的雕鸮听觉系统中的听觉细胞达9.5万个。

雕鸮捕猎既靠嗅觉视觉还靠听觉,当它发现猎物时,会调动这些器官的各自功能,精、准、狠地捕捉到猎物。

达里湖边的孟轲家,夏季在自家院子前搭建了几个蒙古包,叫牧家乐。体验蒙古风情的外地人总是想住蒙古包,吃手把肉,喝马奶酒。外地游客喜欢在蒙古包外聚餐,这样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味道。烤全羊上来了,炒菜米饭也上来了,正当大家举杯相庆时,一群银鸥飞了过来,起初客人们很是惊喜,太壮观了。待银鸥大军直接扑向餐桌,客人们才惊慌失措,急忙驱赶,可银鸥们根本不怕人的恐吓。这时主人孟轲从另一个蒙古包放出两只雕鸮,雕鸮展展翅膀,鸣叫了几声,银鸥大军瞬间逃得无影无踪。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内蒙古第二大湖达里湖,有美丽的贡格尔草原,有广阔的浑善达克沙地,保护区里的保护地,是旅游开发的好地方。根据保护区的规划,允许当地牧民在自家院里搞经营化的旅游点,旅游季节,牧民临时搭建几个蒙古包,就可以接待四海宾朋。但保护区内银鸥数量较多,这种鸟不怕人,成群地抢夺游客饭桌上的食物这一现象已经影响了当地旅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牧民发现,银鸥怕雕鸮,雕鸮可以家养,因为他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雕鸮必须办理饲养证件,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很有效。

4月初,雕鸮进入繁殖期。它们开始寻找各自的伴侣,配对成功后雕鸮夫妻俩白天躲在隐秘的地方谈情说爱,天暗下来后,它们在空中尽情地玩耍,你前我后,纵情飞翔。当你见到雕鸮成双成对地出没,就标志着雕鸮已经进入到繁殖期了。

雕鸮筑巢非常简单,也非常随便,树洞里,洞穴中,都是它们筑巢的地方,甚至雄性雕鸮在草原上刨个坑,坑里面放些许柴草,就是它们生儿育女的地方。雕鸮每窝产卵2至5枚,一般产3枚,卵呈椭圆形,白色,大小为55至58毫米之间,重50至60克。孵化任务由雌性雕鸮承担,雄性雕鸮负责警戒和捕食,孵化期35天左右。

小雕鸮出生后一直由妈妈照顾,爸爸出去捕食。爸爸把猎物叼回来后,放在巢穴边,由妈妈来分配食物,妈妈会根据小雕鸮的成长状况把食物弄成大块小块,刚出生的小雕鸮吞噬能力差,妈妈就把食物弄成碎末,一口一口地喂养,随着小雕鸮的不断长大,妈妈给的肉块也不断地加大。

小雕鸮渐渐长大,所需要的食物越来越多。雕鸮是在黑暗中捕捉食物的鸟,而此时很多动物已经躲在窝里休息了,这样雕鸮捕猎本来就很艰难。天刚黑,一只雄性雕鸮出去捕猎,到了后半夜,这只雕鸮也没有捕捉到任何猎物,为了孩子,为了妻子,它决定冒一次险,袭击苍鹰的老巢。

在保护区内,苍鹰与雕鸮可以共同占有享受一块领地,经常看到雕鸮与苍鹰在一个区域内共同生活,也经常看到它们之间大打出手,至于胜败,大多平分秋色。建在雕鸮领地的苍鹰巢穴也不少,通常雕鸮不会去袭击苍鹰的巢穴,因为苍鹰一旦反击,雕鸮的胜算率也不大。现在是夜晚,苍鹰及它们的孩子已经熟睡,偷袭是绝佳机会。雄性雕鸮下定了决心,偷袭苍鹰的巢穴,抓走它的幼崽。苍鹰的巢穴雕鸮并不陌生,它准确地锁定目标,疾速地俯冲下去,苍鹰也感觉到有危险,但黑暗中行动不是它们的优势,雕鸮见苍鹰夫妻正在发愣,它们准确迅速地抓起一只小苍鹰飞离了苍鹰的巢穴,苍鹰感觉不对,赶忙出巢应敌,但因为夜间视力不佳,不敢飞得太远。

民间传说雕鸮吐绿球的故事很恐怖,说雕鸮临死时吐绿球,人看到后会招来厄运。其实鸮类的鸟都有吐绿球的习惯。雕鸮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它吃食物主要是鼠类,进食的方式是“囫囵吞枣”,食物的皮毛和骨头也一并吃下,这些皮毛和骨头不能及时排出,长时间积累在胃里形成一个个球状绿色物体,这种东西积攒多了,就要从嘴里吐出。雕鸮并不是临死时才吐绿球,它一生都在吐绿球,只是它经常夜晚出来活动,人们夜晚已经入睡,看不到雕鸮吐绿球,至于有人看到雕鸮临死吐绿球,是因为雕鸮要死了,见到人类,也没有力量去躲藏,所以人们才能近距离地看到它。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鸟类不仅仅雕鸮吐绿球,还有其它二百种鸟也吐绿球。

这种俗称猫头鹰的鸮类鸟,中国人不喜欢它,但有人喜欢它,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就是凭她的爱鸟猫头鹰来判断事情的真伪,在日本这种鸟被视为吉祥鸟,是东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图腾是猫头鹰,名著《哈利﹒波特》的信使就是一只猫头鹰。

雕鸮 摄影 张新伟

来源: 达里诺尔野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