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在我国已有百年历史,与现代人类文明融合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红酒文化,在传播中逐步走进了大众视野。随着红酒市场的不断开拓,消费群体对红酒及其营养价值的认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红酒,了解红酒文化的内涵。
红酒产地:
在我国新疆、宁夏等地区,由于气候、地理环境优势,葡萄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种丰富,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的生产与发展已然成为朝阳产业。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质充裕的原料资源,以及葡萄酒酿造工艺的不断提升,西部地区的葡萄酒生产表现出了巨大的产能优势,成为了国内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强有力代表。红酒作为葡萄酒的一个品类,其产地也大多在西部地区。于新疆所酿的葡萄酒,深受大众喜爱。新疆与享有“葡萄酒都”盛誉的法国波尔多同处在同一地理纬度,光热、水土资源十分适合酿酒葡萄种植,新疆盛产葡萄酒的历史有两千多年,是葡萄酒的优生区,更是中国葡萄酒文化的策源地,从汉武帝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开始,向东传播的葡萄酒文化便进入了中国文人墨客的视野。
唐太宗本人就是葡萄酒的铁杆粉丝,他曾经写诗赞誉名臣魏征酿的葡萄酒“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而且唐太宗自己在宫廷参与葡萄酒的酿造,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人们对葡萄酒喜爱的最美诠释,诗仙李白对葡萄酒也情有独钟,他在《襄阳歌》中感叹:“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饮用葡萄酒已成为历来文人生活诗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饮酒文化也一致延续流传下来。
红酒文化:
在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对红酒的重视可见一斑。人们对于酌酒技巧、红酒口感、饮食搭配、红酒酒瓶包装、红酒的酿造工艺、红酒品牌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品味红酒的乐趣,掌握红酒礼仪已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消费者对红酒品质的追求、红酒风味与口感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优雅精致的生活追求。对于红酒的保存,比较理想的存放温度是10℃至15℃之间,5℃为下限,20℃为上限。存放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红酒细腻的口感。
红酒的营养价值:
随着红酒文化的传播,与其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及营养价值也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有不少发表的论文及研究实践表明,红酒具备一定的养生保健功能,具备营养价值。如适量饮用红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脏、预防一些癌症疾病,因此不少群众便忽略了饮酒过量的危害。也有研究表明红酒中某些萃取成分似乎能预防蛀牙,但也有报道指出,酒类中若含有糖分、酸性物质,也会损害牙齿,因此,面对红酒的相关知识,我们需要仔细辨别,科学严谨地辩证看待。
学术界对红酒相关营养价值的认识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由最初,研究认为酒精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现U型关联,也就是在小剂量范围内,饮酒的确可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到后来研究的深入根据大样本数据显示,即便小剂量饮酒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尤其是东亚人群对其更加敏感。同时也会导致心律失常,得出即便少量饮酒也会诱发疾病风险的结论。更有研究证实,酒精与肝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密切关系,即便是少量饮酒,也无法确保对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
被人们认为是红酒精华的白藜芦醇,主要存在于葡萄、桑葚、花生等食用、药用植物中。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是很多种中药治疗炎症和心脏疾病的有效成分。因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含量较高,因此有学者们推测红酒中所含的白藜芦醇有预防疾病的功能,但是之后的研究数据及实践表明,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白藜芦醇确有利于改善某些于人体健康不利的指标,但主要是酒精在疾病预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酒精,我们要尤其重视。
饮酒注意事项:
人民网科普中国曾请专家就饮酒与健康问题进行讨论,明确说明人民常说的“适量饮酒会有益身体健康”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专家解释适当饮酒利于减少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但是无论饮酒多少,都会增加房颤的风险,会增加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因此专家建议“饮酒者要限量,不建议不饮酒者为了预防疾病开始‘适当’饮酒”。
在中国酒文化的渗透下,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酒精已经无法被抹去,所以在饮酒时,需要注意量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儿童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什么概念呢?25克的酒精量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高度白酒50克,或38°白酒75克。而15克的酒精量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对于酒精过敏的人群,已患有某些疾病(如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肝脏疾病等)的人都不应饮酒。血尿酸水平过高的人不宜大量喝啤酒。
红酒文化的发展,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艺术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代表着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精神追求,一定程度而言,红酒的存在,为人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优雅与感性。因此,对于红酒文化的内涵精神,我们可以进行传播,对于饮酒这件事而言,全面禁酒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违背,千百年来的中国酒文化,已让酒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要掌握 红酒虽好,并非“神话”!切记合理控制,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1] 王晓军。发酵温度对玛纳斯产区赤霞珠、美乐干红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现代食品,2021,7
[2] 王亚亚。白藜芦醇潜在的有益健康作用:药代动力学带来的困惑。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1,8
[3]周琦. 红酒可以防止蛀牙[J]. 科普天地(资讯版),2010(02):4
[4]吴欢. 西部红酒:等待新的机遇[J]. 中国西部,2006(Z1):52-59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刘顺,李赫宇,赵玲. 白藜芦醇降血尿酸、抗炎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16,39(02):304-307.
[7]李金梁。葡萄酒中铁、铜、锰的形态分析及其分布特征研究。西北农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21,5
[8]刘顺,李赫宇,赵玲. 白藜芦醇降血尿酸、抗炎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16,39(02):304-307.
来源: 寇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