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2022年5月17日是我国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

什么是高血压?

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从2002年的18.8%上升至2015年的27.9%,患病人数已达2.45亿。也就是说约每3位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同时患病率趋势总体还在逐渐增高。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对高血压的概念很模糊。我们的心脏无时无刻就像一个水泵在工作,为全身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压入连接心脏的主动脉,此时主动脉血管承受来自血液的压力,产生的压力叫收缩压(高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叫舒张压(低压),血压其实就是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根据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有3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诊室收缩压(俗称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俗称低压)≥90mmHg,而且这3次血压测量不在同一天内。

诊室血压是个近年出现的新名词,是指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获得的血压值。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即使血压低于140/90mmHg(数值以“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表示),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类型如何划分?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为高血压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

高血压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早期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一般无特异性,比较常见有头晕、头痛、恶心、面部发红以及乏力、发软性软瘫等。

晚期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脑、肾、大血管等靶器官损伤,当累及心脏后,可能表现为憋喘、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最终可能导致心功能下降和心力衰竭等;当累及到脑和脑血管后,会有程度比较剧烈头晕和头痛,最终可能引起脑梗死或脑出血等;当累及肾脏后,也可以出现明显的周身水肿、电解质素紊乱、酸碱失衡等状况,最终可能在外周血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等。

引发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长期高钠、低钾的饮食会提高患高血压的风险,当然肥胖、嗜酒、熬夜、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等也是高血压的诱因;还有一些患者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这类遗传性高血压多为重度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例如有Liddle综合征、Gordon综合征、盐皮质激素增多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抵抗等遗传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这类疾病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诊而精准治疗。

高血压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国《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提到:药物基因组学对于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发挥作用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因基因变异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反应。药物作用的差异表现为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差异。目前,降压药物种类多样,大部分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凭临床经验试验性地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将从分子水平和微观层面为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精准的用药指南就是要将个体的基因型考虑在内,量身定制用药方案,避免用药不当,真正做到精准的个体化用药。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