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植物发育生物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主任。

专研农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专门研究农业“芯片”。2022年4月1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相关情况,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主任杨维才表示,这对种业科研工作者来说,既是鼓励,也是要求。杨维才重点介绍了未来育种技术、野生水稻人工驯化、适合工厂化立体种植的小型化作物,以及实验室规划和建设进展。

“我将和团队成员一道,把实验室打造成‘南繁硅谷’科技核心和种子创新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将牢记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杨维才说。

5月30日,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主办新刊Seed Biology(《种子生物学》)正式创刊。杨维才担任主编,专注于刊发基础种子生物学研究。

营造科研生态

科研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宽松的科研环境下,科研人员能够专心致研,敢碰硬问题、真问题。敢于挑战难题,敢于创新,科研工作才能走得更远。杨维才称:“科研人员应对科研工作充满激情,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有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坚持,以及因为热爱而专心科研、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精神。”

良好的科研生态,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近些年,我国对科研人才的不断引进,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都将助力科研体系的良性循环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

杨维才还表示,要注重培养一批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才,并激发其内在动力。对生命现象充满好奇心,不断开拓视野、探索未知,不断成长和收获。这几十年,国内科技人才迅速增长、科技成果大量涌现。这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以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生态。

初心不变

1990年年初,杨维才前往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读博士,主修分子生物学。随着研究的深入,杨维才发现在豆科植物里做基因克隆研究非常困难,而国际上相关遗传学研究也不多见,他决心攻克这一难题。随后,他了解到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被称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与分子生物学摇篮的研究机构)有可能实现他的目标。于是,杨维才开始与该实验室的导师联系。

1996年,杨维才用执着打动了导师,结束荷兰博士后工作,飞往美国纽约。经多方研究论证后,他的研究对象也从豆科植物转向模式植物拟南芥。2003年,杨维才辞去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工作,正式回国,建设特立独行的科研平台。而这时候的遗传发育所刚刚完成合并调整,正值建设期。

2011年,杨维才团队首次发现了一个控制花粉管响应的因子,命名为POD1。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内质网蛋白在花粉管响应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杨维才介绍:“这是我们通过遗传方法找到的第一个控制花粉管响应的因子。”

一直以来,杂交育种都是人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比如袁隆平院士研制的杂交水稻亩产达上千公斤。杨维才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利用生殖关键基因打破部分生殖隔离,为克服杂交育种中的杂交不亲和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关链接:

杨维才院士简介

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植物发育生物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植物发育分子机制研究,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根瘤发育、生殖细胞发生、雌雄配子体识别及胚胎发生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PNAS、Plant Cell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引用5000余次。

曾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获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国际植物有性生殖研究会杰出服务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

来源: 中科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