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增高针在年轻家长圈中变得越来越流行。所谓增高针,其实是重组人生长激素的通俗说法。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妈妈因担心儿子身高偏矮,“病急乱投医”注射生长激素,一年下来花了很多钱,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关于“身高内卷”,家长往往比孩子更加焦虑,注射增高针有哪些误区?

内分泌科进入接诊高峰

家长比孩子更焦虑身高

据了解,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家长对孩子身高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他们认为:“身高是一辈子的事儿,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就业、婚恋等重大问题。”“怕孩子因为个子矮自卑,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专业对孩子的身高有要求,还是高点好……”

除了希望孩子长到“正常值”的家长,不少家长对身高也很“卷”。朱高慧举例说,她曾遇到一个被母亲领来的男孩,身高已经长到174厘米了,母亲希望男孩能再高一点,想借助生长激素长到180厘米。

据了解,早前全球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显示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5.7厘米,19岁女性的平均身高163.5厘米。于是,害怕落后的家长开始将视线投到医学手段上,希望将孩子再高一点。

生长激素不是想打就能打

生长激素,本是人的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促进代谢作用,可增长肌肉块头,还能促进人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骨的生长。而重组人生长激素则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制造的与人生长激素结构一致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在国内被大家广泛熟知就是因为其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具有‘增高’的效果。”朱高慧说,但生长激素也不是想打就打。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家长不了解它的适应症,甚至不了解它的副作用,认为只要对孩子身高不满意就可以打。”朱高慧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部分非正规医疗机构对生长激素的管控就不那么严格。如,有些孩子的骨骺线(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在幼儿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窄,当骨骺与干骺端的软骨完全骨化后,此时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停止生长)已经完全闭合了,却依然忽悠家长注射生长激素。

“有些非正规医疗机构在使用生长激素时没有把安全性放在首位,没有提前排除孩子是否存在潜在的肿瘤,代谢的风险等。”行业人士指出。

朱高慧介绍,考虑使用生长激素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判:比如孩子目前的骨龄发育情况;身高与同龄人的差距;评估孩子现在的发育状态以及发育的进程快慢;父母遗传等。

如果孩子确定需要打生长激素,也需提前对孩子进行各项身体检查。“首先要把孩子矮小的原因查清楚。孩子生长发育异常不仅仅只是跟生长激素有关系,营养状况、疾病、内分泌、遗传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朱高慧表示,还要排除孩子体内是否存在与生长激素治疗相关的风险因素。

此外,注射生长激素也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注射局部红肿、头疼、血糖波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朱高慧说,正因如此,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儿童每3个月要到内分泌科门诊随访,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监测与评估。

家长应树立健康的“身高观”

“从门诊接诊来说,90后、00后的身高比上一代普遍高一些。”朱高慧说,虽然身高很重要,但一定要用科学、合理的眼光看待。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身高过于激进,为了长高不惜尝试各种方法,但有的家长又过于保守,认为孩子只是“长得晚”。

到底如何判断孩子身高增长出现异常呢?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与同龄同性别群体比身高水平,看百分位数。具体来说,就是参照《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找到自家孩子所处的身高百分位。身高值只要在第3和第97之间都属于正常身高。如果孩子自身的曲线沿着其中的一条线平行上升,就表明生长速度正常,家长们不必为了追求中上等而盲目进补。低于第3位就可能存在生长迟缓、高于第97位可能存在生长过速,这时才需要进行医学干预。

另外,孩子每年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值;父母身高偏矮,但孩子学龄前的身高增长快,较同龄儿发育早;女孩8岁前有乳房变大、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变大等性征发育,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女孩月经初潮早于10岁,或月经初潮时身高低于145厘米;男童12岁前变声,身高中等或以下等这些情况出现时,需要及时进行医学干预。

朱高慧说,除了医学干预外,日常的饮食、睡眠、运动、情绪对青少年的身高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应该在这些方面特别注意。